【偈颂八十七首】作者:释慧开 朝代:宋代
[偈颂八十七首]偈颂八十七首原文
动弦别曲,叶落知秋。
禾山打鼓,雪峰辊球。
睦州担板,投子提油。
赵州狗子,沩山牯牛。
青原垂足,俱胝指头。
一队破落户,各自带风流。
[偈颂八十七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八十七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慧开
问:偈颂八十七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慧开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慧开
[偈颂八十七首]参考注释
[偈颂八十七首]别曲
(1).送别之曲。 北周 庾信 《对宴齐使》诗:“酒正离盃促,歌工别曲悽。” 唐 刘禹锡 《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诗:“离筵出苍莽,别曲多悲辛。”
(2).送神之词。 唐 李贺 有《神絃别曲》。
[偈颂八十七首]叶落知秋
见树叶纷纷落下,就知道秋天到了。比喻从事物发展的微小变化可以预测事物的发展
落叶知秋,举一明三。——宋· 普济《五灯会元》
[偈颂八十七首]打鼓
(1) 击鼓
(2) 感到没有把握
(3) 感到心神不定,忐忑不安
还不知结果,她心里直打鼓
[偈颂八十七首]雪峰
积雪的山峰。 唐 杜甫 《出郭》诗:“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峰西。” 元 袁桷 《上京杂咏》之六:“天锡清凉国,晴霞绽雪峰。”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我跟他们一道走到外面,望着那灿烂的雪峰和羊群。”
[偈颂八十七首]担板
呆板。 宋 华岳 《自讼》诗:“我生素不事詼谐,担板方头唤不回。” 清 黄宗羲 《论文管见》:“叙事须有风韵,不可担板。”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 梨洲 论诗,于情景的关系,说得已很妙,然而犹觉其担板搭实,没有 船山 说得空灵。”
[偈颂八十七首]投子
博具。或云起于 战国 ,或云创于 三国 魏 曹植 ,取其投掷之义。初用玉制,只两颗,后改用骨制,故又称“骰子”,增至六颗。每颗成正立方体,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投掷以决胜负。点着色,故后世又称“色子”。参阅 唐 李匡乂 《资暇集·投子》、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投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或欲大投” 南朝 宋 裴駰 集解:“投,投子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平索看精》:“观下文有律令,有头盘,有抛打,殆亦以投子为之耶?”
[偈颂八十七首]赵州
指 唐 代高僧 从谂 。 南泉 普愿禅师 弟子。因其住持于 赵州 (今 河北省 赵县 ) 观音院 ,传扬佛教,不遗余力,时谓“赵州门风”。世称“赵州和尚”。简称“赵州”。《景德传灯录·池州南泉普愿禅师》:“ 赵州 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 赵州 乃脱履安头上而出。” 宋 范成大 《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神仙懒学古 浮丘 ,祖意慵参老 赵州 。” 清 钱谦益 《石林长老七十序》:“ 赵州 年一百二十八,十方行脚。则七十已后,正其整理腰包,办草鞋钱之日也。”
[偈颂八十七首]狗子
(1).小狗。亦泛指狗。《北史·孝行传·张元》:“村陌有狗子为人所弃者, 元 即收而养之。” 元 耶律楚材 《题万寿碑阴》:“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喫。” 鲁迅 《伪自由书·新药》:“ 吴先生 仿佛就如药渣一样,也许连狗子都要加以践踏了。”
(2).詈词。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汰侈·厨娘》:“汝辈真狗子也。”
(3).比喻奴才;坏人。 瞿秋白 《乱弹·狗样的英雄》:“这种 * 肉喝人血的精神,的确值得帝国主义者称赞:‘好狗子,勇敢得很!’”《革命民歌选·到处红旗飘飘》:“赤卫队吹冲锋号,靖卫狗子没处逃。” 何其芳 《我梦见》诗:“像小说里写的劫法场,几下把狗子们收拾尽。”
[偈颂八十七首]牯牛
* 过的公牛。多泛指牛。 沉从文 《阿金》:“他预备的是用值得六只牯牛的银钱,换一个身体肥胖胖白蒙蒙的、年纪二十二岁的妇人。”
[偈颂八十七首]青原
(1).山名。在 江西 庐山 东南。 唐 耿湋 《寄钱起》诗:“ 青原 高见水, 白社 静逢人。” 宋 戴复古 《汪见可约游青原》诗:“来访 青原 古钓磯,溪流衮衮濯龙奇。”参见“ 青洛 ”。
(2).绿色原野。 宋 杨万里 《永和遇风》诗:“未嫌春晚不多花,只爱青原緑似瓜。”
[偈颂八十七首]垂足
见“ 垂綫足 ”。
[偈颂八十七首]指头
手掌前面的五个分支,可以屈伸拿东西。也指[脚趾]
[偈颂八十七首]破落户
(1) 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
(2) 无赖
咄!你是个破落户。——《水浒传》
[偈颂八十七首]各自
(1) 各人自己
他们各自的家
各自解决食宿问题
各自弃甲投戈。——《三元里人民抗英》
(2) 各方中的每一方
各自多做自我批评
[偈颂八十七首]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宋代,释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