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会吟行】_谢灵运 | 南北朝

【会吟行】作者:谢灵运 朝代:南北朝

[会吟行]会吟行原文

六引缓清唱。
三调伫繁音。
列筵皆静寂。
咸共耹会吟。
会吟自有初。
请从文命敷。
敷绩壶冀始。
刊木至江汜。
列宿炳天文。
负海横地理。
连峰竞千仞。
背流各百里。
滮池溉粳稻。
轻云暧松杞。
两京愧佳丽。
三都岂能似。
层台指中天。
高墉积崇雉。
飞燕跃广途。
鹢首戏清沚。
肆呈窈窕容。
路曜{女便}娟子。
自来弥世代。
贤达不可纪。
句践善废兴。
越叟识行止。
范蠡出江湖。
梅福入城市。
东方就旅逸。
梁鸿去桑梓。
牵缀书土风。
辞殚意未已。

[会吟行]诗词问答

问:会吟行的作者是谁?答:谢灵运
问:会吟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谢灵运的名句有哪些?答:谢灵运

[会吟行]参考注释

[会吟行]六引

(1).引挽天子丧车的绳索。《周礼·地官·大司徒》:“大丧,帅六乡之众庶,属其六引,而治其政令。”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六引,谓丧车索也。” 贾公彦 疏:“大丧,谓王丧,至七月而葬。大司徒帅六乡之众庶,取一千人,属其六引挽柩。”《宋史·乐志十六》:“攀六引,转悲悽。”

(2).古乐曲名。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雏芳小谱序》:“备子弟数登场,宿諳六引;现妇人身説法,即是三摩。”

[会吟行]清唱

不化妆演唱一段至数段戏曲唱腔的表演形式

[会吟行]三调

(1). 汉 代乐府相和歌的平调、清调、瑟调的合称,也叫清商三调。 南北朝 至 隋 唐 ,以清、平、侧为三调。《文选·谢灵运<会吟行>》:“六引缓清唱,三调佇繁音。” 李善 注引《宋书》:“第一平调、第二清调、第三瑟调、第四楚调、第五侧调。然今三调,盖清、平、侧也。”《旧唐书·音乐志二》:“平调、清调、瑟调,皆 周 房中曲之遗声也, 汉 世谓之三调。”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古乐府有三调声,谓清调、平调、侧调也。”

(2).指调粟(征收粮食)、调帛(征交绢帛)、杂调(摊派劳役)。《南齐书·武帝纪》:“水旱为灾,实伤农稼……三调众逋宿债,并同原除。”《资治通鉴·南朝齐武帝永明十一年》载此事, 胡三省 注云:“三调,谓调粟、调帛及杂调也。”

[会吟行]繁音

繁密的音调。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六引缓清唱,三调佇繁音。” 明 唐顺之 《送陆训导序》:“岂所谓诗之遗耶,抑亦浮艷要眇,繁音促节,悲而助欲者耶!” 清 陆次云 《圆圆传》:“繁音激楚,热耳酸心。”

[会吟行]列筵

(1).张设酒席。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张组眺倒景,列筵瞩归潮。”

(2).谓宴席中的四座。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列筵皆静寂,咸共聆会吟。”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一:“快意且为乐,列筵坐羣公。”

[会吟行]静寂

沉寂无声;寂静

静寂的山林

[会吟行]文命

(1).文德教命。《书·大禹谟》:“文命敷於四海,祗承于帝。” 孔 传:“言其外布文德教命,内则敬承 尧 舜 。” 明 张居正 《恭述祖德》诗:“武功既燀赫,文命迺丕釐。”

(2).传说为 夏禹 之名。《史记·夏本纪》:“ 夏禹 名曰 文命 。” 司马贞 索隐:“ 太史公 皆以 放勋 、 重华 、 文命 为 尧 、 舜 、 禹 之名,未必为得。”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斯则陟方之死,其殆 文命 之志乎?”《旧唐书·哀帝纪》:“著 重华 纳麓之功,彰 文命 导川之绩。”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大家终于知道 鲧大人 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什么效验也没有,上头龙心震怒,把他充军到 羽山 去了,接任的好像就是他的儿子 文命 少爷,乳名叫作 阿禹 。”

[会吟行]敷绩

布绩。谓建功立业。《晋书·魏咏之传》:“ 魏咏之 器宇弘劭,识局贞隐,同奬之诚,实铭王府;敷绩之效,垂惠在人。”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敷绩 壶 冀 始,刊木至 江 汜。”

[会吟行]刊木

砍伐树木。《书·禹贡》:“ 禹 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孔颖达 疏:“随行山林,斩木通道。”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敷绩 壼 冀 始,刊木至 江 汜。” 南朝 梁 沉约 《上<宋书>表》:“臣闻 大禹 刊木,事炳《虞书》。” 唐 宋之问 《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诗:“宗禋仰神理,刊木望川途。”

[会吟行]江汜

(1).江边。汜,通“ 涘 ”。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愿假归鸿翼,翻飞游江汜。”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违利建於 海昏 ,创惟桑於江汜。” 唐 白居易 《长庆二年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诗:“ 餘杭 乃名郡,郡郭临江汜。”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况乃隔中州,伊人渺江汜。”

(2).《诗·召南》篇名《江有汜》的简称。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诗》虽四言,亦开众体,《江汜》发三言之耑,《雀角》肇五言之始。”又因此篇内容是写妇人遭遗弃后的哀诉,故亦用以代称弃妇之怨辞。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旦] 秋英 ,你却疑着甚么?[小旦]怕相抛之子歌《江汜》。”

[会吟行]列宿

众星宿。特指二十八宿。《楚辞·刘向<九叹·远逝>》:“指列宿以白情兮,诉五帝以置词。” 王逸 注:“言己愿后指语二十八宿,以列己清白之情。”《淮南子·天文训》:“荧惑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 宋 方凤 《物异考·金石异》:“ 魏明帝 青龙 中,水涌寳石负图,象如灵龟,有石马七随之,上有列宿鸟兽之形。”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妙峰山》:“人烟辐輳,车马喧闐,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

[会吟行]天文

(1)

(2) 天体在宇宙间的分布、运行等现象

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3) 天文学

[会吟行]负海

(1).背靠大海。《战国策·齐策一》:“南有 韩 魏 ,负海之国也,地广人众,兵强士勇,虽有百 秦 ,将无奈我何!”《新唐书·忠义传中·贾循》:“地南负海,北属 长城 ,林埌岑翳,寇所蔽伏。” 明 归有光 《遗王都御史书》:“ 嘉定 负海,去郡治二百里所,往来以潮汐为候。”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者西方数省,外稍负海,而内有险阻之形势。”

(2).借指边远国家,蛮夷之地。《管子·霸言》:“大国小大有谋,彊弱有形。服近而彊远,王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负海攻负海,中国之形也。折节事强以避罪,小国之形也。” 尹知章 注:“谓以蛮夷攻蛮夷。蛮夷负海以为固,故曰负海。”

[会吟行]横地

横亘或横陈地上。 唐 杜审言 《登襄阳城》诗:“ 楚山 横地出, 汉水 接天回。”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馆门外有故门扇横地, 城 ( 阳城 )昼夜坐卧其上。”

[会吟行]连峰

亦作“ 连峯 ”。连绵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连峯竞千仞,背流各百里。” 北周 庾信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横阶仍凿涧,对户即连峰。” 宋 苏辙 《游太山·四禅寺》诗:“古寺依巖根,连峯转相揖。” 郭沫若 《断断集·青年与文化》:“这种进展,就好像连峰一样,一个峰头接上一个更高的峰头。”

[会吟行]千仞

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清 方文 《陈卧子子龙》诗:“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会吟行]背流

(1).背源而流。《楚辞·贾谊<惜誓>》:“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 王逸 注:“言水横流,背其源泉则枯竭。”

(2).逆流,洄流。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连峯竞千仞,背流各百里。”

[会吟行]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会吟行]粳稻

稻的一种( Oryza saliva subsp keng ),茎杆较矮,叶子较窄,深绿色,米粒短而粗,其米粒不粘

[会吟行]轻云

(1).薄云,淡云。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颻兮若流风之迴雪。”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十二:“轻云齐广甸,微风散清漪。” 宋 苏轼 《醉落魄·离京口作》词:“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清 宋照 《雾凇》诗:“东方渐见升阳曦,还怜化作轻云飞。”

(2).喻薄纱。 唐 聂夷中 《大垂手》诗:“金刀剪轻云,盘用黄金缕。”

(3).名马名。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五:“轻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弰。” 倪璠 注:“《西京杂记》称 汉文帝 马有‘浮云’之名,故马曰‘轻云’,言马壮也。”

[会吟行]两京

(1).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周 代的 镐京 和 雒邑 。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窃强 秦 之三辅,陷隆 周 之两京。”

(2).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汉 、 唐 的 长安 和 洛阳 。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

(3).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宋 代的 开卦府 和 河南府 。《宋史·太宗纪二》:“﹝ 雍熙 三年﹞九月丙寅朔,减两京诸州繫囚流以下一等,杖罪释之。” 宋 梅尧臣 《晚坐北轩望昭亭山》诗:“少客两京间,熟游 嵩 与 华 。”

(4).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元 代的 大都 和上都 开平 。 元 周伯琦 《天马行应制作》:“属车岁岁幸两京,八鸞承御壮瞻视。”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十八:“万古龙门镇两京,悬崖飞瀑一般清。”

(5).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 北京 和 南京 。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祝京兆书<两京赋>》:“昔在 武昌 人家见 祝京兆 行书 都元敬 《两京赋》,两京者,即 明 之 北京 、 南京 。” 陈毅 《读时下杂文因忆鲁迅为长歌志感》:“ 重庆 有 老蒋 ,两京踞敌伪。”

(6).借指两 汉 。《陈书·儒林传·沉不害》:“故东胶西序,事隆乎 三代 ;环林璧水,业盛於两 京 。” 张舜徽 《广校雠略》卷一:“叙及 三代 ,则移録《尚书》;事涉两 京 ,则称举《史》《汉》。”

[会吟行]佳丽

(1) 美丽

(2) 美貌的女子

(3) 美好

[会吟行]三都

(1).三个都城。 春秋 鲁 三 桓 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 季孙 之 费 、 孟孙 之 成 、 叔孙 之 郈 ,称三都。《左传·定公十二年》:“ 仲由 为 季氏 宰,将堕三都。” 杜预 注:“三都, 费 、 郈 、 成 也。”

(2).三个都城。指 战国 赵 、 卫 、 魏 三国的都城。《吕氏春秋·无义》:“五大夫功非不大也,然不得入三都。” 高诱 注:“三都, 赵 、 卫 、 魏 。”

(3).三个都城。 东汉 称 雒阳 为东都, 长安 为西都, 宛 为南都,合称三都。

(4).三个都城。指 三国 时的 蜀 都 成都 、 吴 都 建业 、 魏 都 邺 。《文选·谢灵运<会吟行>》:“两京愧佳丽,三都岂能似?” 李善 注:“三都, 蜀 、 吴 、 魏 也。”

(5).三个都城。指 蜀 之 成都 、 广都 、 新都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蜀 以 成都 、 广都 、 新都 为三都,号名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 洛水 又南逕 新都县 , 蜀 有三都,谓 成都 、 广都 ,此其一焉。”

(6).三个都城。 唐 都 长安 , 显庆 二年(657年)建 洛阳 为东都, 天授 元年(690年)建 晋阳 为北都,与 长安 合称三都。

(7).指 晋 左思 所著《三都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左思 奇才,业深覃思,尽鋭於《三都》,拔萃於《咏史》,无遗力矣。” 唐 齐己 《移居》诗:“欲问存思搜抉妙,几联诗许敌《三都》。” 明 沉鲸 《双珠记·假恩图色》:“失意赋《三都》,驻足将军树。” 清 彭极 《得爰琴兄都门信》诗:“牀头宝剑泣鱼肠,赋就《三都》价未偿。”

(8).三种山都。山都,动物名,狒狒类中最大的一种。旧时传说以山都为居于大树中的山妖。 清 周亮工 《夜登杭川城楼有感》诗之四:“亲心万里苦相关。”原注:“ 汀 ( 福建 长汀 )治初造,砍大树千餘。其树皆山都所居。山都有三种:下曰猪都,中曰人者,其高者为鸟都。即如人形而卑小,男妇自为配偶。猪都皆身如猪;鸟都人首能言,闻其声不见其形;人都或时见形。当伐木时,有术者 周元大 能禹步为厉术,以左合赤索围木而砍之。树仆,剖其中,三都皆不能化,执而煮之於鑊内。”

[会吟行]岂能

怎能;哪能

我岂能反对?

[会吟行]层台

重台;高台。《楚辞·招魂》:“层臺累榭,临高山些。” 王逸 注:“层、累,皆重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东门侧有层臺,秀出云表。”

[会吟行]中天

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会吟行]崇雉

层层的雉墙。《文选·谢灵运<会吟行>》:“层臺指中天,高墉积崇雉。” 李善 注:“《尔雅》:‘崇,重也。’”

[会吟行]飞燕

亦作“ 飞鷰 ”。 1.飞翔的燕子。《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鷰,衔泥巢君屋。”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

(2).指 汉成帝 赵皇后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孝成赵皇后 ,本 长安 宫人……学歌舞,号曰 飞燕 。” 南朝 宋 鲍照 《代朗月行》:“鬢夺 卫女 迅,体絶 飞燕 先。” 唐 李白 《清平调》词:“借问 汉 宫谁得似,可怜 飞燕 倚新妆。” 清 孙枝蔚 《 * 词》:“君恩重 飞燕 ,妾体拟当熊。”

(3).良马名。《文选·张协<七命>》:“驾 红阳 之飞鷰,驂 唐公 之驌驦。” 张铣 注:“ 红阳 、 唐公 人也,并有良马名飞鷰。”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飞燕跃广途,鷁首戏清沚。”《南史·袁顗传》:“ 刘胡 叛走不告 顗 , 顗 至夜方知,大怒,駡曰:‘今年为小子所误。’呼取飞燕,谓其众曰:‘我当自出追之。’”

(4).指古曲名。语出《吕氏春秋·音初》:“ 有娀氏 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臺,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謚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有娀 謡乎《飞燕》,始为北声。” 清 姚鼐 《送侍路川主德州书院》诗:“经谭东 鲁 麟,曲唱西《飞燕》。”

(5).指古卜名。《史记·龟策列传》:“ 涂山 之兆从而 夏啟 世,飞燕之卜顺故 殷 兴。”

[会吟行]鹢首

(1).船头。古代画鷁鸟于船头,故称。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叶法善》:“ 法善 徐谓侍者曰:‘取我黑符投之鷁首。’”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甘棠失目》:“岸先檥巨舟,即挽使登。鷁首掛金书牌,刻‘敕赐职医’字。” 明 张煌言 《舟行阻风口号》之二:“明朝鷁首还东指,禁得谁摶万里风。” 蔡元培 《美术的起原》:“﹝歌词﹞偶然有出于好奇心的:如 澳 人初见汽车的喷烟,与商船的鷁首,都随口编作歌词。”

(2).泛指船。《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浮吹以娱。” 宋 京镗 《雨中花·重阳》词:“惜别未催鷁首,追欢且醉蛾眉。” 清 金人瑞 《送李宝弓司理内召》诗之二:“公代豸冠来接事,我从鷁首得陪游。”

[会吟行]窈窕

(1) 文静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诗·周南·关雎》

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艳城郭。

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2) 幽深的

窈窕以寻壑。——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会吟行]自来

从来;原来

[会吟行]世代

(1) 很多年代

世代隐藏的奥秘

(2) 好几辈;好几代

他家世代行医

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回忆我的母亲》

[会吟行]贤达

贤能通达之人;有才德、声望的人

[会吟行]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会吟行]废兴

(1).盛衰;兴亡。《孟子·离娄上》:“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汉书·董仲舒传》:“ 孔子 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故治乱废兴在於己。” 清 洪昇 《京东杂感》诗:“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 * 《八十抒怀》诗:“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

(2).指官吏的晋升和黜退。《周礼·地官·遂大夫》:“凡为邑者,以四达戒其功事,而诛赏废兴之。”

[会吟行]行止

(1) 行动的踪迹

行止难测

(2) 行动;活动

(3) 犹言一举一动

故大英雄见得定,识得破,不偷一时之欢娱,坏自己与他的行止。——《三刻拍案惊奇》

[会吟行]范蠡

春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出身微贱。仕越为大夫,擢上将军。他与文种协助勾践着手重建国家。经过长期准备,逐步为灭吴作好准备。前484年,吴王已杀谋臣伍子胥,勾践欲发兵攻吴,为他劝止。次年,吴王夫差率国精锐北上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与晋国争霸,只留老弱残兵与太子在国看守,他认为是进攻吴国良机,便与勾践率师伐吴,大获全胜。后游齐国。至陶,改名陶朱公,经商致富。晚年放情太湖山水,爱好养鱼。著《计然篇》、《养鱼经》。其言论还见于《国语·越语下》和《史记·货殖列传》等

[会吟行]梅福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

[会吟行]城市

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会吟行]东方

——复姓 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会吟行]旅逸

谓为客而放逸。《文选·谢灵运<会吟行>》:“ 东方 就旅逸, 梁鸿 去桑梓。” 李善 注:“旅逸谓为客而放逸也。” 唐 韩翃 《送故人归蜀》诗:“自应成旅逸,爱客有王孙。” 朱祖谋 《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词:“招隐处, 大鹤 洞天开,避客过江成旅逸,哀时无地费仙才,天放一閒来。”

[会吟行]梁鸿

东汉 梁鸿 与妻 孟光 相敬如宾,后以“梁鸿”喻指丈夫,亦喻贤夫。 明 张煌言 《得友人书道内子艰难状》诗之一:“尺牘胡然至,寒温不自通……鹿车谁共挽,羞杀是 梁鸿 。”此为作者自指。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 * 》:“盟深金石,妹喜嫁得 梁鸿 ;刼转沧桑,郎忽贫如 司马 。”参见“ 梁鸿案 ”。

[会吟行]桑梓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造福桑梓

世先生同在乡桑梓。——《儒林外史》

[会吟行]牵缀

(1).犹牵制。谓缀其后使不得自由行动。《三国志·吴志·周鲂传》:“如使 石阳 及 青 徐 诸军首尾相衔,牵缀往兵,使不得速退者,则善之善也。”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知兵》:“要知此兵之屯,在於牵缀贼势,使其左顾右虑,不敢併力攻城,而胜算在我矣。” 郭希仁 《从戎纪略》:“幸东南原及 黄河 岸诸路均未开战,各住画定地点,牵缀敌兵,得以无事。”

(2).连接。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弱叶繁,互相交结,每风来,輒自相解,了不相牵缀,树之阶庭,使人不忿。”

(3).牵强凑合。 宋 陈亮 《书<欧阳文粹>后》:“学者又习於当时之所谓经义者,剥裂牵缀,气日以卑。”

[会吟行]土风

(1) 地方歌谣,亦指有这种特色的歌谣

(2) 有地方特色的风俗

[会吟行]未已

不止;未毕。《诗·秦风·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正当穷冬寒未已,借问君子行安之?” 宋 周邦彦 《蓦山溪·大石》词:“落日媚 沧洲 ,泛一棹、夷犹未已。” 明 刘基 《漫成》诗之二:“一寸愁心千万里,不见行人应未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二人喜其词致,谈至月上未已。”

,

  • 【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_阴铿 | 南北朝
  • 【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_阴铿 | 南北朝 >> 【和登百花亭怀荆楚诗】_阴铿 | 南北朝...

  • 【春日离合诗 二】_庾信 | 南北朝
  • 【春日离合诗 二】_庾信 | 南北朝 >> 【春日离合诗 二】_庾信 | 南北朝...

  • 【齐雩祭歌 世祖武皇帝】_谢朓 | 南北朝
  • 【齐雩祭歌 世祖武皇帝】_谢朓 | 南北朝 >> 【齐雩祭歌 世祖武皇帝】_谢朓 |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