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过吴源深祠有感】_江源 | 明代

【过吴源深祠有感】作者:江源 朝代:明代

[过吴源深祠有感]过吴源深祠有感原文

弋阳县令几番更,借问循良孰称情。

三十年来遗爱在,邑人香火拜先生。

[过吴源深祠有感]诗词问答

问:过吴源深祠有感的作者是谁?答:江源
问:过吴源深祠有感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过吴源深祠有感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江源的名句有哪些?答:江源

[过吴源深祠有感]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过吴源深祠有感]参考注释

[过吴源深祠有感]县令

官名,旧时一县的行政长官

今之县令。——《韩非子·五蠹》

会县令摄篆。——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县令遣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过吴源深祠有感]番更

轮值巡夜。 宋 范成大 《晚步宣华旧苑》诗:“吏兵窸窣番更后,楼阁崔嵬欲暝时。”

[过吴源深祠有感]借问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过吴源深祠有感]循良

(1).谓官吏奉公守法。《北史·孙搴等传论》:“ 房謨 忠勤之操,始终若一。 恭懿 循良之风,可谓世有人矣。”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出膺贤守,则郡国循良。”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吾每见循良之吏,有活民之心,而民终不能活者,不刚也。” 孙中山 《孙文学说·不知亦能行》:“官吏不过为人民之僕,当受人民之监督制裁也。其循良者,吾民当任用之;其酷劣者,当淘汰之。”

(2).指循良的官吏。 唐 柳宗元 《柳州谢上表》:“常以万邦共理,必藉於循良。” 清 朱彝尊 《送张夫子巡抚山东》诗之一:“循良久数 张京兆 ,副相依然 汉 上公。”

(3).善良。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乌可执一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舟子颇循良,令其糴米煮饭。”

[过吴源深祠有感]称情

衡量人情。《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羣,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 郑玄 注:“称情而立文,称人之情轻重,而制其礼也。”

犹称心。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靡潜跃之非,常傲然以称情。”《南史·范泰传》:“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过吴源深祠有感]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过吴源深祠有感]遗爱

(1).谓遗留仁爱于后世。《国语·晋语二》:“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汉书·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餘思。” 唐 王维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门而鳧舃,皆为政以德,遗爱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广济》诗:“知君忠孝志,遗爱 楚 人间。”

(2).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 晋 陶潜 《影答形》诗:“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壮哉身殉国,遗爱万人怀。”

(3).指有古人高尚德行、被人敬爱的人。《左传·昭公二十年》:“及 子产 卒, 仲尼 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杜预 注:“ 子产 见爱,有古人之遗风。”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孔明 ﹞治国以体,民无怨声,刑罚不滥,没有餘泣。虽古之遗爱,何以加兹。”《新唐书·崔琳传》:“﹝ 崔琳 ﹞ 天宝 二年卒,祕书监 潘肃 闻之,泫然曰:‘古遗爱也!’”

(4).爱未遍及;偏爱。《后汉书·宦者传·张让》:“ 扶风 人 孟佗 ,资产饶赡,与奴朋结,倾竭馈问,无所遗爱。奴咸德之。”

(5).谓抛弃亲爱之人。《宋书·氐胡传·胡大且渠蒙逊》:“臣伏寻 头元嘉 以来,实有忠诚於国,弃亲遗爱,诚在可嘉。”

(6).指死者遗留下的所爱的人或物。《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太后因不悦道:‘先帝遗爱之人,官家如何不惜?’ 神宗 受命,就有个释放之意。”

[过吴源深祠有感]邑人

同邑的人

率妻子邑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邑人奇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谒于邑人。

邑人以为荣。——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过吴源深祠有感]香火

(1) 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

香火甚盛

(2) 燃点的香

用香火点爆竹

[过吴源深祠有感]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

  • 【同严邦直蔡子行渐甫弟饮子礼侄甬东草堂】_李生寅 | 明代
  • 【同严邦直蔡子行渐甫弟饮子礼侄甬东草堂】_李生寅 | 明代 >> 【同严邦直蔡子行渐甫弟饮子礼侄甬东草堂】_李生寅 | 明代...

  • 【七律诗咏齐云山】_唐寅 | 明代
  • 【七律诗咏齐云山】_唐寅 | 明代 >> 【七律诗咏齐云山】_唐寅 | 明代...

  • 【元日独酌】_李孙宸 | 明代
  • 【元日独酌】_李孙宸 | 明代 >> 【元日独酌】_李孙宸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