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作者:舒頔 朝代:元代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原文
视而不问,欢时事之靡宁,哀生民之涂炭,因赋此曲,兼东邑令郭文盾天也多情,巧幻出、天河寒水。
多态度、悠悠**,轻黏窗纸。
万里岂无祥瑞应,四方已在饥寒里。
把溪山、好处纵模糊,须臾耳。
江海阔,风尘起。
狐兔狡,鹰*耻。
假蛮夷威柄,侵渔而已。
诸老忠良皆柱石,九重仁圣真天子。
待明朝、晴霁看青山,清如洗。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诗词问答
问:《满江红 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的作者是谁?答:舒頔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舒頔的名句有哪些?答:舒頔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参考注释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不问
(1).不慰问。《周礼·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积,不问壹劳。”
(2).不过问;不询问。《史记·陈丞相世家》:“ 汉王 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 陈平 ,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唐 李商隐 《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夕,不问苍生问鬼神。” 宋 曾巩 《兜率院记》:“至于浮屠人虽费如此,皆置不问,反倾府空藏而弃与之。” 夏衍 《不愁没有工作》:“但是 上海 就是这样的可以放置不问了吗?”
(3).不管;无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耕田》:“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溼得所为佳。”《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变文》:“雀儿出来,不问好恶,拔拳即搓。”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三折:“不问官妓私科子,只等有好的来你客店里,你便来叫我。”
(4).不依法处分;不追究刑事责任。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朕即赦 元济 不问,迴军讨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武弁杀邑令父子》:“乃父子俱死箠楚,寧非衣冠奇祸,何以置 兴 不问? 兴 寻病,得伏枕死。” 毛 *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实行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即首恶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政策,不可偏废。”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时事
当代的事情,特指近期的国内大事
时事综述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生民
指人民
泽润生民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宋· 苏轼《教战守》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涂炭
烂泥和炭火,比喻极困苦的境遇。也比喻污浊的地方
有夏昏德,民坠涂炭。——《书·仲虺之诰》
民生涂炭。——《广东军务记》
生灵免遭涂炭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邑令
县令。 元 揭傒斯 《庐江县学明伦堂记》:“后九年,邑令 张导礼 更为神像及礼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仰彼邑令,作尔冰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邑令蹙然迎拜曰:‘旅櫬未归,是诸弟子之过也。’”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多情
重感情;富于感情,多指重爱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天河
银河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寒水
(1).凉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所,病旋已。” 南朝 梁 沉约 《游沉道士馆》诗:“开衿濯寒水,解带临清风。”
(2).常指清冷的河水。 唐 杜牧 《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 秦淮 近酒家。” 明 马銮 《冬日偕汉树岩听散步芦渡桥书感》:“桥边秋已去,到此客愁生。寒水难为色,枯荷但有声。”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态度
(1) 人的行为、表情
形体态度。——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我不喜欢他的态度
(2) 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我们必须保持坚定的态度
她处理问题的态度显然是友好的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窗纸
亦作“窓纸”。糊在窗上的纸。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自劝》之二:“身饮数杯妻一醆,餘酌分张与儿女。微酣静坐未能眠,风霰萧萧打窗纸。” 宋 范成大 《初秋》诗之一:“急雨过窓纸,新凉生簟籐。”《隋唐演义》第七四回:“怪底小姑垂劣甚,俏拈窗纸背奴看。”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祥瑞
吉利的征兆
诈称天落祥瑞,池水成醇,树叶藏浆。——《杨家将演义》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饥寒
饥饿和寒冷,多用于缺吃少穿的困难情况
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好处
(1) 对人或事物有利的因素
得到稳定收入的好处
(2) 美好的地方
村逢好处嫌风便,酒到醒来觉夜寒。——郑谷《舟行诗》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模糊
(1) 轮廓模糊不清
模糊人影
(2) 强调难以辨认
字迹已经模糊了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须臾
(1) 片刻
须臾不可离
(2) 一会儿
须臾,蛇不见了。——《三国演义》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江海
(1).江和海。《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 唐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宽。” 苏曼殊 《本事诗》之三:“ 丹顿 拜伦 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
(2).旧时指隐士的居处。《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 宋 苏轼 《临江仙》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餘生。”
(3).引申为退隐。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中丞闻琴》:“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于时 魏特进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 宋 苏轼 《书诸公送周梓州诗后》:“予既有江海之意,而 正孺 亦慨然有归歟之叹。”
(4).泛指四方各地。《后汉书·蔡邕传》:“ 邕 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 吴会 。” 唐 杜甫 《草堂》诗:“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苏,干戈暂止。”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风尘
(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狐兔
狐和兔。亦以喻坏人;小人。 汉 扬雄 《长杨赋》:“虎豹狖玃,狐兔麋鹿。” 唐 崔颢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地迴鹰犬急,草深狐兔肥。”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词:“底事 昆仑 倾 砥柱 ,九地 黄 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清 玉瑟斋主人 《血海花·嚼雪》:“纵横狐兔擅威权,空叫我嫠纬凄凉痛抱天。” 梁启超 《留别澳洲诸同志》诗之一:“狐兔中原恶,干戈旧岁徂。”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蛮夷
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来蛮夷间。——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为降虏于蛮夷。——《汉书·李广苏建传》
北蛮夷之鄙人。——《战国策·燕策》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威柄
威权,权力。《鹖冠子·学问》:“处兵者,威柄所持,立不败之地也。”《后汉书·丁鸿传》:“夫威柄不以放下,利器不可假人。” 李贤 注:“威柄,谓《周礼》之八柄,即爵、禄、生、置、予、夺、废、诛也。” 宋 曾巩 《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之二:“ 和熹 未寤还威柄, 明德 犹疎抑外家。” 清 谭献 《<金元诗录>序》:“感威柄之褻越,悼徵赋之繁重。”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侵渔
侵夺,从中侵吞牟利。《韩非子·孤愤》:“大臣挟愚污之人,上与之欺主,下与之收利侵渔,朋党比周,相与一口。”《汉书·宣帝纪》:“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新唐书·高季辅传》:“为政之道,期于易从,不恤其匱,而须其廉,正恐巡察岁出,輶轩继轨,而侵渔不息也。” 清 魏源 《湖北崇阳县知县师君墓志铭》:“于是把持之生监与侵渔之书役,交相为难,各执一词,弱肉强食,如圜无端。”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五章:“ 元璋 把征粮和运粮的权力交给地主,以为‘这个办法是以良民治良民,必无侵渔之患’。”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而已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忠良
(1) 忠厚善良;诚实
(2) 忠诚贤良的人
杨家将一门忠良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柱石
支撑建筑物的立柱和石基。借指肩负国家重要使命的人
坚强柱石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九重
(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
(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
(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蓬莱 復西归。”京剧《贵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广寒宫 。”
(4).指宫门。 汉 赵壹 《刺世疾邪赋》:“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宫禁,朝廷。 唐 卢纶 《秋夜即事》诗:“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6).指帝王。 唐 李邕 《贺章仇兼琼克捷表》:“遵奉九重,决胜千里。” 明 无名氏 《金雀记·作赋》:“明朝入禁中,奏闻九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人觚》:“先是, 宝 ( 法宝 )出奔时,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词·酒泉子》:“队队雄军惊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宫,祇拟夺九重。”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仁圣
(1).仁德圣明。亦指仁德圣明者。古代多用作称颂帝王的套词。《礼记·经解》:“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列子·杨朱》:“仁圣亦死,凶愚亦死。” 汉 班固 《东都赋》:“案《六经》而校德,眇古昔而论功,仁圣之事既该,而帝王之道备矣。” 宋 范仲淹 《饶州谢上表》:“狂愚之诚,进多冒死;仁圣之造,退亦推恩。”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卷九:“ 中国 皇帝仁圣,且限以行国。”
(2).对皇帝的尊称。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窃以方今仁圣在上,四海九州冠带之属,望其施为以福天下者,皆聚于朝廷。”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真天
真性,天性。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民之性如兰如卵,卵待覆而为雏,茧待繅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此之谓真天。”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明朝
〈方〉∶明天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晴霁
晴朗。霁,雨止。《北史·孝行传·皇甫遐》:“復於墓南作一禪窟,阴雨则穿窟,晴霽则营墓,晓夕勤力,未尝暂停。”《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辉。”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是一夜透雨就要晴霁的 江 南景色。”
[满江红-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看青
守护未成熟的庄稼。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地主们开始破坏庄稼……武委会的人们,夜晚背上枪,到地里看青。”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澄河边上》:“他们看见不远的田野中央,孤零零地有一所看青人的矮草房,别的什么也没有。”
元代,舒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