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扫易斋先生墓】作者:赵孟坚 朝代:宋代
[拜扫易斋先生墓]拜扫易斋先生墓原文
行乐今非少壮时,一樽聊以酹吾师。
只鸡岂敢方前辈,下马犹能慰所思。
原上松杉新种植,望中桃李半披离。
归途剧饮赓新句,颠倒纶巾不自持。
[拜扫易斋先生墓]诗词问答
问:拜扫易斋先生墓的作者是谁?答:赵孟坚
问:拜扫易斋先生墓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孟坚的名句有哪些?答:赵孟坚
[拜扫易斋先生墓]赵孟坚拜扫易斋先生墓 书法图
拜扫易斋先生墓书法作品
[拜扫易斋先生墓]参考注释
[拜扫易斋先生墓]行乐
一般以为是[寻欢作乐]、[享乐]的同义词,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把[行乐]讲成[持乐观态度]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世间行乐亦如此。——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拜扫易斋先生墓]少壮
年轻力壮;年富力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拜扫易斋先生墓]只鸡
一只鸡。常指菲薄的祭品。 南朝 梁简文帝 《徵君何子哲先生墓志铭》:“ 桥 曰隻鸡, 徐 称酹素。” 唐 周昙 《淳于髠》诗:“穰穰何祷手何賷,一呷村浆与隻鸡。” 李光 《赠别穉兰即次其赠别春航原韵》:“匹马 西泠 辞故旧,隻鸡南国弔 徐 常。”参见“ 隻鸡斗酒 ”、“ 隻鸡絮酒 ”。
[拜扫易斋先生墓]岂敢
(1) 怎么敢;不敢。表示谦逊或讥讽的意思
我岂敢单独行动
(2) 怎敢
他岂敢欺骗她
(3) 我不值得如此称赞。谦辞
岂敢,岂敢!
[拜扫易斋先生墓]前辈
(1) 年岁大的人
前辈之风俗。——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我的前辈
(2) 较老的一代
革命前辈
(3) 生活在先前时代的人
(4) 一个团体或组织的著名的资格较老的成员
(5) 具有共同遗产的早期的人,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缘关系
(6) 在职务或进程上走在别人前面的人
开普勒是 牛顿的前辈
[拜扫易斋先生墓]下马
(1) 从马上下来
我为了减轻马的负载宁愿下马
(2) 比喻某个重大工程或工作项目中止进行
[拜扫易斋先生墓]所思
(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明 刘基 《杂诗》:“欲采寄所思,不惮道路远。”
(2).泛指思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音乐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时候,他便连缀若干声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拜扫易斋先生墓]种植
(1) 栽种植物或庄稼
种植了大面积的小麦
(2) 细胞,尤指肿瘤细胞脱落至一个新的部位并继续生长
种植癌
[拜扫易斋先生墓]望中
(1).视野之中。 唐 权德舆 《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诗:“ 甘谷 行初尽, 轩臺 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宋 周必大 《次韵沉世得抚干川泳轩》:“华闕望中敞,棠阴坐上得。”
(2).想望之中。 宋 王安石 《江口送道源》诗:“六朝人物草连空,今日无端入望中。”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 路。” 明 谢榛 《秋日怀弟》诗:“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拜扫易斋先生墓]桃李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拜扫易斋先生墓]披离
分散貌;散乱貌。《文选·宋玉<风赋>》:“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衝孔动楗。” 李善 注:“被丽披离,四散之貌也。” 南朝 梁 吴均 《共赋韵咏庭中桐》:“华暉实掩映,细叶能披离。” 金 元好问 《自赵庄归冠氏》诗之二:“杏园红过雪披离,杨柳无风緑线齐。”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埃娥五》:“天上的黑云已经披离的四散了,孔雀的尾翎,仪态万方的在空中放射着光彩。”
[拜扫易斋先生墓]归途
回归的路途
踏上归途
[拜扫易斋先生墓]剧饮
痛饮;豪饮;极渴时快速喝东西
[拜扫易斋先生墓]新句
诗文中清新优美的语句。 唐 张籍 《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诗:“迴首吟新句,霜云满 楚 城。” 宋 王安石 《与郭祥正太博书》之三:“承示新句,但知嘆愧。”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纳凉》:“且復哦新句,相嘲 饭颗山 。”
[拜扫易斋先生墓]颠倒
(1) 反而
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水浒传》
(2) 又
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
(3) 究竟;所以
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
[拜扫易斋先生墓]纶巾
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
[拜扫易斋先生墓]自持
自我克制和把持
不能自持
宋代,赵孟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