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叔孙通传】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读叔孙通传]读叔孙通传原文
叔孙待诏时,谀言免虎口。
汉王憎儒服,短衣随左右。
绵蕞肄朝仪,百官敬奔走。
尊卑各以次,奉觞起上寿。
稷嗣拜奉常,五百赐金受。
诸生悉为郎,分金不已有。
诸生乃推伏,叔孙圣人否。
子舆辟衍仪,其道比妾妇。
贤哉鲁两生,穷不失所守。
[读叔孙通传]诗词问答
问:读叔孙通传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读叔孙通传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读叔孙通传]注释
1. 押有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三十三
[读叔孙通传]参考注释
[读叔孙通传]叔孙
复姓。 春秋 鲁 有 叔孙得臣 。见《左传·文公元年》。
[读叔孙通传]待诏
(1).等待诏命。《文选·扬雄<甘泉赋>序》:“ 孝成帝 时,客有荐 雄 文似 相如 者……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 张铣 注:“待詔,待天子命也。”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明经思待詔,学剑觅封侯。” 清 惠士奇 《送蒋树存之官馀庆》诗:“待詔吾留 金马门 ,修书君上 南薰殿 。”
(2).官名。 汉 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诏公车,其特异者待诏 金马门 ,备顾问,后遂以待诏为官名。《汉书·王莽传中》:“ 莽 诛灭待詔,而封告者。” 唐 有翰林待诏,负责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等事。后改为翰林供奉。 明 清 翰林院属官有待诏,秩从九品,掌校对章疏文史,为低级事务官。
(3).待命供奉内廷的人。 唐 代不仅文词经学之士,即医卜技术之流,亦供直于内廷别院,以待诏命。因有医待诏、画待诏等名称。 宋 元 时对手艺工匠尊称为待诏,本此。《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裱褙铺里﹞ 璩待詔 问:‘府干有何见諭?’虞候道:‘无甚事,閒问则个。’”《水浒传》第四回:“ 智深 走到铁匠铺门前看时,见三个人打铁。 智深 道:‘兀那待詔,有好钢铁么?’”《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看那娘子,正与浇蜡烛待詔説话。”
(4).旧时农村里称理发师为“待詔”。 李劼人 《 * 》第一部第二章:“ 楚用 几个人早都交卷完毕,在理发室找待诏梳了发辫。”
[读叔孙通传]谀言
(1).说奉承话。《鬼谷子·权篇》:“諛言者博而于智。”
(2).谄媚的话。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諛言顺耳。”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今人连篇累牘,半是颂德之諛言。” 刘师培 《文说·记事篇》:“博採諛言,喻过其体,词没其义。”
[读叔孙通传]虎口
(1) 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
才出狼窝,又入虎口
(2) 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联结部分
[读叔孙通传]汉王
秦 末 项羽 入 关 后给 刘邦 的封号。《史记·高祖本纪》:“负约,更立 沛公 为 汉王 ,王 巴 、 蜀 、 汉中 ,都 南郑 。” 汉 班彪 《王命论》:“ 汉王 长者,必得天下。” 晋 陆机 《辩亡论上》:“ 汉王 亦凭帝王之号,帅 巴 汉 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
[读叔孙通传]儒服
(1).古代儒者的服饰。《礼记·儒行》:“ 鲁哀公 问於 孔子 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 孔子 对曰:‘ 丘 少居 鲁 ,衣逢掖之衣。长居 宋 ,冠章甫之冠。 丘 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 丘 不知儒服。’” 郑玄 注:“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襌衣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 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2).泛指读书人的服装。 清 卓尔堪 《从军行》:“上堂仍儒服,未忍换戎装。” 丁玲 《母亲》:“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里供的是一个凤冠霞帔的老太太,而这里是一个儒服儒巾的少年。”
(3).谓作为儒生。 明 李贽 《答邓明府》:“居士向日儒服而强谈佛,今居佛国矣,又强谈儒。”
[读叔孙通传]短衣
指带短下摆或短后摆的紧身上衣
[读叔孙通传]左右
(1) ∶左和右两方面
主席台左右,红旗迎风飘扬
(2) 附近;两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身边
在帝左右
(4) 近臣;随从
太后明谓左右。——《战国策·赵策》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帅左右登牙城拒战。——《资治通鉴·唐纪》
左右拥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5) 对人不直称其名,只称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史记》
(6) 反正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在六点或六点左右到的家
断断续续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动为她所左右
(9) 身边办事的人,侍从
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读叔孙通传]绵蕞
亦作“ 绵蕝 ”。亦作“緜蕞”。亦作“緜蕝”。1.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 叔孙通 欲为 汉高祖 创立朝仪,使征 鲁 诸生三十馀人, 叔孙通 “遂与所徵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餘人为緜蕞野外”,习肄月馀始成。按,引绳为“緜”,束茅以表位为“蕞”。后因谓制订整顿朝仪典章为“绵蕞”或“绵蕝”。《旧唐书·杜鸿渐传》:“ 鸿渐 素习帝王陈布之仪,君臣朝见之礼,遂採摭旧仪,绵蕝其事。” 宋 范仲淹 《奏乞两府兼判》:“太常礼院,用歷代之礼,或不谨於典法,随时绵蕝,纲纪寖坏,制度日隳。” 沉砺 《感怀》诗之七:“ 叔孙 绵蕝曾何补, 优孟 衣冠聊解嘲。”
(2).引申指经营创建。 宋 刘克庄 《念奴娇·二和丙寅生日》词:“草堂緜蕝,百年栖託於此。”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海内志士,颇跂息辐集,谓庶有瘳,既为言者所阻,绵蕝未定,遽以輟散。” 汤一鹗 《论裁撤领事裁判权之预备》:“以绵蕞草创,而不求其备。”
(3).借指表率。 唐 皮日休 《移成均博士书》:“洸洸乎,洋洋乎,为诸生之蓍龟,作后来之绵蕝。”
[读叔孙通传]朝仪
朝廷的礼仪。《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愿徵 鲁 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宋书·恩倖传·徐爰》:“ 爰 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颇涉书传,尤悉朝仪。”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去国二十七年,復还,朝仪寖有不同。”
[读叔孙通传]百官
各种官吏
[读叔孙通传]奔走
(1) 为某种目的而奔波忙碌
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永之人争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很快地走;急行
[读叔孙通传]尊卑
(1).贵贱;位分的高低。《史记·商君列传》:“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隋书·音乐志上》:“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
(2).指长辈和晚辈。《礼记·乐记》:“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后汉书·乌桓传》:“婿随妻还家,妻家无尊卑,旦旦拜之,而不拜其父母。”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十:“她也很生气,头一回见面,说话这么不客气,简直不拿她当婶婶看待,没有个长幼尊卑。”
[读叔孙通传]以次
(1) 按次序
以次购物
(2) 某点以下
以次各位
(3) 其他
俺家也无以次人丁,便要访问李郎消息,也没个人。—— 明· 汤显祖《紫钗记》
[读叔孙通传]奉觞
举杯敬酒。《礼记·投壶》:“当饮者皆跪,奉觴曰:‘赐灌。’胜者跪曰:‘敬养。’”《汉书·儿宽传》:“臣 宽 奉觴再拜,上千万岁寿。” 唐 李绅 《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诗:“倾手奉觴看故老,拥流争拜见孩提。”
[读叔孙通传]上寿
(1) 旧指高寿
(2) 向人敬酒,祝颂长寿
奉觞上寿
[读叔孙通传]稷嗣
指 汉 叔孙通 。初仕 秦 ,后归 汉 ,拜博士,号 稷嗣君 ,为 汉王 制礼,官至丞相。《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 稷嗣 制礼,下肃上尊。” 李善 注引《汉书》:“ 叔孙通 曰:‘臣愿徵 鲁 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高帝 曰:‘得无难乎?’ 通 曰:‘臣愿采古礼与 秦 礼杂就之。’上曰:‘可。’其仪就。”
[读叔孙通传]奉常
(1). 秦 九卿之一。《汉书·百官公卿表》:“奉常, 秦 官,掌宗庙礼仪,有丞。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太常。” 颜师古 注:“太常,王者旌旗也。画日月焉,王有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持之,故曰奉常也。后改曰太常,尊大之义也。”
(2).保持恒久。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读叔孙通传]五百
(1).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越骑营五百妻有美色, 破石 从求之,五百不敢违。” 李贤 注引 韦昭 《辩释名》:“五百,字本为‘伍’。伍,当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中以驱除也。”
(2).执杖行刑。《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言不逊顺…… 祖 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箠。” 李贤 注:“五百,犹今之问事也。”《三国志·蜀志·刘琰传》:“ 胡氏 有美色, 琰 疑其与 后主 有私,呼五百挝 胡 。”《续通典·职官十五》:“五百本为执楚导引之人,各代皆不特置, 唐 以后皆无此职名。”
[读叔孙通传]诸生
明代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
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诸生许用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读叔孙通传]分金
(1).散发金钱。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诗:“ 陆贾 分金将燕喜, 陈遵 投辖正留宾。”
(2).指掰食黄柑。 宋 苏舜钦 《望太湖》诗:“笠泽鱸肥人膾玉, 洞庭 柑熟客分金。”
共同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 明 李贽 《豫约·感慨平生》:“来而迎,去而送;出分金,摆酒席;出轴金,贺寿旦。”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交际》:“词林交际最简,其始入者,合衙门自政府以下至史官,各送贺仪分金七分。”
[读叔孙通传]不已
不停止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读叔孙通传]推伏
同“ 推服 ”。《晋书·刘毅传》:“ 毅 刚猛沉断,而专肆很愎,与 刘裕 协成大业,而功居其次,深自矜伐,不相推伏。” 唐 白行简 《李娃传》:“雋朗有词藻,迥然不羣,深为时辈推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閔生 ﹞有《渔腹誌》一篇, 棨 尤所推伏。”
[读叔孙通传]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读叔孙通传]妾妇
(1).小妻,侧室。《左传·襄公十二年》:“夫妇所生若而人。妾妇之子若而乀。”《野叟曝言》第一○九回:“寡人不负前言,把这 云氏 赏你为妾。 云氏 自此以后当改邪皈正,尽那妾妇之道,不可再生别念了。”
(2).泛指妇女。《孟子·滕文公下》:“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唐 元稹 《<白氏长庆集>序》:“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宋 文天祥 《虎头山》诗:“妾妇生何益,男儿死未休。”《天雨花》第十一回:“大丈夫作事当光明正大,休只在屏后遮遮掩掩,做那妾妇的模样。”
(3).特指奴婢。《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搬挑口舌媒婆嘴,鞠耸腰臋妾妇身。”
[读叔孙通传]鲁两生
见“ 鲁二生 ”。
[读叔孙通传]失所
(1) 失去安身之处
流离失所
(2) 失当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