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原文
入凝冬。香满室。
红地炉。相厌膝。
银铛乱点野驼酥。罍罍酒消鱼眼出。
户外多应冻栗寒。筵中不若三春日。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诗词问答
问:《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注释
1. 押质韵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补遗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参考注释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凝冬
严冬。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虽属凝冬而风不能入,盛夏则清凉自至。”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地炉
室内地上挖成的小坑,四周垫垒砖石,中间生火取暖
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水浒传》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驼酥
亦作“駞酥”。1.指骆驼乳酿制的酒。 宋 范成大 《园丁折花七品各赋一绝·单叶御衣黄》诗:“舟前鹅羽映酒,塞上駞酥截肪。” 明 王世贞 《寄耿中丞子承》诗:“最是驼酥争捧处,不妨飞捷醉中题。”
(2).驼脂。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杂记》:“驼酥割罢行酥酪,又进椒盘剥嫩葱。”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鱼眼
(1).鱼的眼睛。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鰲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清 陈维崧 《采桑子·哭西樵吏部》词:“从兹 东海 无奇气,鱼眼波红,鰲背霜浓。”
(2).鱼眼珠子;像鱼眼珠子之物。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玉与石其同匱兮,贯鱼眼与珠璣。”
(3).指水烧开时冒出的状如鱼眼大小的气泡。旧时常据以说明水沸滚的程度。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白醪酒》:“酿白醪法:取糯米一石,冷水浄淘。漉出,著瓮中,作鱼眼沸汤浸之。” 石声汉 注:“水因热而放出气泡,温度愈高,气泡愈大,最初像蟹眼大小,慢慢便像鱼眼大小。” 宋 黄庭坚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之二:“风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 清 褚人穫 《坚瓠三集·茶瓶汤候》:“煎茶初滚曰蟹眼,渐大曰鱼眼,故俗以未滚者为盲汤。”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邱子明嗜工夫茶》:“汤初沸为蟹眼,再沸为鱼眼,至联珠沸而熟。”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户外
(1) 室外露天处
在正餐时间从户外回来
(2) 作为与室内有区别的室外
在户外度过白天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多应
大概,多半是。 唐 李宣古 《听蜀道士琴歌》:“人间岂合值仙踪,此别多应不再逢。” 宋 曾慥 《类说》卷四九:“定知我死在汝后,多应汝死在我前。” 元 刘庭信 《粉蝶儿·美色》曲:“説甚么芳卿性纯,秋娘丰韵。多应他懒住蟾宫,潜下仙阶,謫降凡尘。”《水浒传》第四二回:“多应这廝走入村中树林里去了。” 清 李渔 《怜香伴·闻试》:“探侦人已归,探侦人已归。看他两颊笑容堆,多应有机会。”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不若
即不如
不若与人。——《孟子·梁惠王下》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八]三春
(1).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汉 班固 《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 李白 《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壶 《斗鹌鹑·踏青》套曲:“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 刘大白 《春尽了》诗:“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个月,暮春。 唐 岑参 《临洮龙兴寺玄上人院同咏青木香丛》诗:“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别同馆诸君》诗:“三春红药熏衣上,两度槐黄落砚前。”
(3).三个春天,即三年。 晋 陆机 《答贾谧》诗:“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将还京洛》诗:“两载求人瘼,三春受代归。”原注:“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唐代,敦煌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