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寺·其三十三】作者:释怀深 朝代:宋代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拟寒山寺·其三十三原文
肥鱼死砧机,过在贪香饵。
蚌蛤不吞钩,亦遭人所嗜。
有身则有苦,无身则无累。
跳出业波澜,始到安乐地。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诗词问答
问:拟寒山寺·其三十三的作者是谁?答:释怀深
问:拟寒山寺·其三十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怀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怀深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注释
1. 押寘韵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参考注释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香饵
(1).渔猎所用之诱饵。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香饵非不美也,龟龙闻而深藏,鸞凤见而高逝。” 唐 李群玉 《放鱼》诗:“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銛鉤。”《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姜尚 因命守时,直钩钓 渭水 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2).比喻引诱人上圈套的事物。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是以古之人,知酒肉为甘鴆,弃之如遗;识名位为香饵,逝而不顾。”《新民晚报》1991.12.1:“‘只要价钱合适,可以买进这个数--’战友抛出了‘香饵’,伸一只巴掌,‘50台!’ 小王 将一只装满钞票的密码箱往桌上一堆。”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蚌蛤
亦作“蜯蛤”。蚌与蛤。长者通曰蚌,圆者通曰蛤。诗文中常混用以称蚌。《韩非子·五蠧》:“民食果蓏蜯蛤。”《吕氏春秋·精通》:“月望则蚌蛤实,羣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羣阴亏。” 汉 班固 《答宾戏》:“宾又不闻 和氏 之璧韞於 荆 石, 隋侯 之珠藏於蚌蛤乎?” 唐 韩愈 《送郑尚书赴南海》诗:“风静鶢鶋去,官廉蚌蛤迴。” 艾芜 《印度洋风土画》:“走,去吃蚌蛤呵, 槟榔屿 的蚌蛤真好。”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二·蚌》。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吞钩
吞下钓钩。常比喻受骗上当。 汉 张衡 《归田赋》:“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 唐 元稹 《冬夜怀李侍御》诗:“簪裾詎几许,累创吞钩鱼。”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有身
妇女怀孕,今说[有身子]
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清· 林觉民《与妻书》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无身
(1).道家语。谓没有自我的存在。《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河上公 注:“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当有何患?” 唐 薛莹 《寄旧山隐侣》诗:“旧山诸隐沦,身在苦无身。”
(2).谓身死。《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当此之时, 亮 之素志,进欲龙驤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无累
(1).不牵累;没有牵累。《左传·隐公十一年》:“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宋 王安石 《到家》诗:“身閒自觉贫无累,命在谁论进有材。”
(2).无所挂碍。 唐太宗 《大唐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有道之器》:“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宫商蹔离,不可得已。”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跳出
(1).超越;突出。《汉书·沟洫志》:“ 河 欲居之,当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 沙汀 《风浪》:“正像一九五五年冬天,扩社报名的时候那样,仿佛整个农村已经沸腾起来,跳出了生活常轨。”
(2).古代写章表时另起行头,叫“跳出”。《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成而不结” 孔颖达 疏引《魏晋仪注》:“写章表,别起行头者,谓之跳出。”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跳出》:“写章表,别起行头者谓之跳出,今曰抬头。”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跳出》:“ 褚遂良 《圣教序》:‘我皇福臻。’‘我’字跳出写。 欧阳询 书《醴泉铭》:‘我后固怀撝挹’又‘我后夕惕’亦‘我’字跳出写。盖‘我’者亲戴之词,非臣下自谓也。今人‘我皇、我后’,皆於‘皇’字、‘后’字跳出,与古异矣。”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波澜
(1) * 浪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多用于比喻
文章波澜起伏
[拟寒山寺·其三十三]安乐
安宁快乐
回归故里,度过老年的安乐生活
宋代,拟寒山寺,释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