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原文
毅鸟夜鸣曰求旦,金禽曙唱类司晨。
遇冬乃便噤其唤,报晓何当认作真。
赞郭既称饰武士,传袁又纪服幽人。
较于反舌无声异,寒暑其间实不伦。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诗词问答
问:《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七
2. 隋书礼仪志鸡是金禽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参考注释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求旦
谓报晓。《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鶡旦不鸣” 汉 郑玄 注:“鶡旦,求旦之鸟也。”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司晨
雄鸡报晓
雄鸡司晨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报晓
用声音使人知道天亮了
金鸡报晓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何当
(1).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郁达夫 《奉怀》诗:“何当剪烛 江 南墅,重试清谈到夜分。”
(2).犹何妨;何如。 唐 武元衡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诗:“闻説 唐生 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供井磑。”
(3).犹安得,怎能。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诗:“帝乡北近日, 瀘口 南连蛮。何当遇 长房 ,缩地到京关。” 宋 王安石 《次韵答陈正叔》之二:“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清 钱谦益 《玉堂双燕行送刘晋卿赵景之两太史谪官》诗:“何当鸣梧比丹凤,且愿衔花效黄雀。”
(4).犹何况。 唐 王昌龄 《江上闻笛》诗:“不知谁家子,復奏 邯郸 音,水客皆拥棹,空霜遂盈襟。羸马望北走,迁人悲 越 吟。何当边草白,旌节 陇 城阴。” 宋 苏轼 《无题》诗:“年光与时景,顷刻互衰变。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明 陈所闻 《金落索·闺怨》套曲:“ 姮娥 尚悔偷灵药,风雨何当忆故人?”
(5).犹合当,应当。 唐 杜甫 《画鹰》诗:“絛鏇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宋 王安石 《送潘景纯》诗:“明时正欲精蒐选,荣路何当力荐延。”京剧《雁门关》第一场:“决胜千里辨输赢,单注着 黄巢 今日何当败。”
(6).犹何尝。 晋 傅玄 《秦女休行》:“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认作
认为、当作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武士
(1) 习武的人;勇士
(2) 日本封建时代大领主的军事侍从,实行骑士时代武士道的礼教,准许佩带两把剑,对平民操有生杀大权
(3) 宫庭守卫
(4) 勇力过人的人
(5) 兵士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反舌
(1).鸟名。即百舌鸟。《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蜋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孔颖达 疏:“反舌鸟,春始鸣,至五月稍止,其声数转,故名反舌。” 南朝 梁 沉约 《反舌鸟赋》:“有反舌之微禽,亦班名於庶鸟。乏佳容之可翫,因繁声以自表。”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诗朋同游胜景,怎做得寒蝉僵鸟,反舌无声。”
(2).指语言与汉语不同之少数民族。《大戴礼记·小辨》:“传言以象,反舌皆至,可谓简矣。”《吕氏春秋·功名》:“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也。”
(3).犹言张口结舌。 严复 《论教育书》:“用东文,彼犹可攘臂鼓脣于其间,独至西文用,则此曹皆反舌也。”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无声
没有一点声音
无声无息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寒暑
(1) 气候的冷和热
寒暑表
(2) 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
经历了几十个寒暑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其间
(1) 在中间
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
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
(2) 指某一段时间
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月令七十二候诗·十一月大雪节三候·其六十一·鹖鴠不鸣]不伦
(1).不伦不类。《韩非子·难言》:“敦祗恭厚,鯁固慎完,则见以为掘而不伦。” 陈奇猷 集释:“伦,类也。不伦,即今语不伦不类。”《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古人解经,也有穿凿的,先生这话就太不伦了。”详“ 不伦不类 ”。
(2).不相当;不相类。《汉书·梁怀王刘揖传》:“臣愚以为王少,而父同产长,年齿不伦。”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上下文变换虚字例》:“《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篇》:‘口不能道善言,而志不邑邑。’按下句本作‘志不而邑邑’与上句‘口不能道善言’一律,特虚字不同耳。而,即能也……浅人不知‘而’与‘能’通,改作‘而志不邑邑’,则与上句不伦矣。”
(3).犹言超凡拔俗。《后汉书·独行传·向栩》:“﹝ 向栩 ﹞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魏书·桓玄传》:“ 玄 志气不伦,欲以雄豪自许。”《北史·魏汝南王悦传》:“ 汝南 王悦 ,好读佛经,览书史,为性不伦,俶儻难测。”
乾隆,月令七十二候诗,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