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九日作】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燕九日作]燕九日作原文
棣通暖律不依韦,雪霁春冰脆汜晖。
月过望看光尚朗,灯将收更灿争辉。
新词恰当称刘镇,故事何妨说处机。
两语分明提治要,抚辰益切慎几微。
[燕九日作]诗词问答
问:燕九日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燕九日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燕九日作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燕九日作]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五
2. 是日俗名收灯节
[燕九日作]参考注释
[燕九日作]棣通
通达,贯通。《汉书·律历志上》:“正月,《乾》之九三,万物棣通。”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棣谓通意也。”《宋书·礼志三》:“训深劭农,政高刑厝,万物棣通,百神荐祉。” 康有为 《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况今者四海棣通,列强互竞, 欧 美 之新政、新法、新学、新器,日出曹奏。” 章炳麟 《谢本师》:“如先生之棣通故训,不改 全 戴 所操,以诲承学,虽 扬雄 、 孔颖达 ,何以加焉!”
[燕九日作]暖律
古代以时令合乐律,温暖的节候称“暖律”。 唐 罗隐 《岁除夜》诗:“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宋 范纯仁 《鹧鸪天》词:“腊后春前暖律催,日和风暖欲开梅。” 明 方孝孺 《友筠轩赋》:“春之时也,暖律乍起,和风方刚。”
煖律:指温暖的节候。 宋 玉英 《浪淘沙》词:“塞上早春时,煖律犹微。”煖,一本作“ 暖 ”。
[燕九日作]不依
(1).不听从;不同意。《书·大禹谟》:“ 禹 曰:朕德罔克,民不依。” 孔颖达 疏:“我德实无所能,民必不依就我也。”《水浒传》第八七回:“兄长之命,谁敢不依!”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只怕有大富大贵之人把势力来相逼,到那时节,不怕你不依。” 梁斌 《红旗谱》二三:“不能去‘宝地’,他爷爷要不依!”
(2).不按照;不遵守。《北齐书·文苑传·樊逊》:“ 愔 曰:‘才高不依常例。’”《水浒传》第二四回:“原来这个开茶坊的 王婆 ,也是不依本分的。” 范乃仲 《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下:“哪知神仙手早已拿定了主意,到那时候再教训教训这班年青人,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
[燕九日作]春冰
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孔 传:“春冰畏陷。”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念负重於春冰,怀御奔於秋驾。” 唐 李群玉 《杜门》诗:“达生书一卷,名利付春冰。” 宋 陆游 《示二子》诗:“岂不怀荣畏友朋,一生凛凛蹈春冰。”
[燕九日作]过望
超过原来的希望
大喜过望
[燕九日作]新词
(1).新作的诗词。 唐 刘禹锡 《踏歌词》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鷓鴣鸣。”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清 吴伟业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恨杀 南朝 阮司马 ,累儂夫壻病愁多。” 鲁迅 《赠人》诗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
(2).新产生的词语。如:近些年产生的科技新词如激光、航天飞机、超导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3).没有学过的词语。如:为了校正发音和多学些新词,她天天坚持听英语广播讲座。
[燕九日作]恰当
(1) 正好;适逢
恰当其时
(2) 合适;妥当
用词恰当
[燕九日作]故事
(1) 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奉行故事
虚应故事
(2)
(3) 掌故,典故
(4) 旧事,先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宋· 苏洵《六国论》
(5) 用作讲述的事情,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故事
民间故事
英雄故事
(6) 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故事梗概
[燕九日作]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燕九日作]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燕九日作]治要
(1).岁计。核计一年的会计簿书。《周礼·天官·宰夫》:“一曰正,掌官灋以治要。” 郑玄 注:“治要,若岁计也。” 孙诒让 正义:“谓都计诸凡之总簿书也。”
(2).施政之要领。《史记·曹相国世家》:“其治要用 黄 老 术,故相 齐 九年, 齐国 安集,大称贤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魏武 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
(3).施政之需求。《宋书·裴松之传》:“今使兼散骑常侍 渝 等申令四方,周行郡邑,亲见刺史二千石官长,申述至诚,广询治要。”
(4).摘录主要部分。如 唐 初 魏徵 奉敕编次经史百家书,摘取其中有关王朝兴衰得失的部分,为《群书治要》。
[燕九日作]几微
(1) 细微;细小
几微之差
(2) 征兆;迹象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