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六月廿四日)】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喜雨(六月廿四日)]喜雨(六月廿四日)原文
久晴农旅两嘉均,恰值为霖正报旬。
候届时行难得喜,旸逢曰若幸蒙仁。
势如蕴藉羃峰岭,声作悠扬渥隰畇。
虽识未过愿适可,心期晓旭朗明晨。
[喜雨(六月廿四日)]诗词问答
问:喜雨(六月廿四日)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喜雨(六月廿四日)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喜雨(六月廿四日)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喜雨(六月廿四日)]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一
2. 六月廿四日
[喜雨(六月廿四日)]参考注释
[喜雨(六月廿四日)]届时
到时候
敬请届时光临
[喜雨(六月廿四日)]难得
(1) 很难做到(含珍重意)
难得他这么忙还惦记着我们
(2) 少有;不经常;不易得到
这是难得的大雪
[喜雨(六月廿四日)]曰若
助词。用于句首。《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 蔡沉 集传:“曰、粤、越通,古文作粤。曰若者,发语辞。《周书》‘越若来三月’,亦此例也。”
[喜雨(六月廿四日)]幸蒙
犹言承蒙。常用为客套语。 晋 陆机 《园葵诗》:“幸蒙高墉德,玄景荫素蕤。” 唐 韩愈 《贺雨表》:“微臣幸蒙宠任,获覩殊祥。”
[喜雨(六月廿四日)]蕴藉
含而不露
荣被吸儒衣,温恭有蕴藉。——《后汉书·恒荣传》
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汉书·薛广德传》
末句[情长情短],大有蕴藉。——《平山冷燕》
[喜雨(六月廿四日)]峰岭
1.亦作"峰岭"。
2.山岭。
[喜雨(六月廿四日)]悠扬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持续和谐
悠扬的歌声
[喜雨(六月廿四日)]适可
(1).适合;适宜。《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谈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 明 李贽 《答李见罗先生书》:“及其饱闷已过,情景适可,则仍旧如前锁门独坐而读我书也。”
(2).只能,仅仅可以。《百喻经·雇倩瓦师喻》:“此驴今者适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喜雨(六月廿四日)]心期
(1).心中相许。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唐 王勃 《山亭兴序》:“百年奇表,开壮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2).引申为相思。 宋 晏几道 《采桑子》词:“心期昨夜寻思徧,犹负殷勤,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 明 陆采 《怀香记·赴约惊回》:“悲命,今宵良会未成,还要把心期再整。”
(3).深交。 南朝 梁 任昉 《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诗:“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传》:“我与 士逊 心期久矣,岂可一旦以势利处之。”
(4).期望。《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忧往喜还,顿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 明 唐寅 《题画》诗:“心期此日来游赏,载酒携琴过野桥。” 高旭 《癸丑元旦》诗:“新朝甲子旧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5).心愿,心意。 唐 罗隐 《谗言·越妇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宋 陆淞 《瑞鹤仙》词:“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 梁遇春 《“失掉了悲哀”的悲哀》:“许多的志愿,无数的心期,全在这几年里销磨尽了。”
(6).胸怀。 唐 钱起 《送沉仲》诗:“心期邈霄汉,词律响琼琚。”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心期耿耿浮云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宋 亦英 《沁园春·悼念 * 同志》词:“世颂殊勛,人夸大度,美德高风孰比拟?公永在,有照人肝胆,日月心期。”
(7).情绪,心境。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又不是困人天气,中酒心期,魆魆地常如醉。” 余疚侬 《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韵》:“身世最怜趋俗惯,心期最恨有家牵。”
[喜雨(六月廿四日)]明晨
(1).清早。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2).明天早上。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