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余干问舟】_艾性夫 | 宋代

【余干问舟】作者:艾性夫 朝代:宋代

[余干问舟]余干问舟原文

乌桕林头月上弦,黄芦矶下水平天。
十年客路多随雁,一树秋声总是蝉。
江阔乱分渔火细,滩空长漱岸沙圆。
丁宁说与梢人去,若过芝山且系船。

[余干问舟]诗词问答

问:余干问舟的作者是谁?答:艾性夫
问:余干问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余干问舟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艾性夫的名句有哪些?答:艾性夫

[余干问舟]艾性夫余干问舟 书法图

【余干问舟】_艾性夫 | 宋代
余干问舟书法作品

[余干问舟]参考注释

[余干问舟]乌桕

见“ 乌臼 ”。

[余干问舟]上弦

(1) 给钟表上发条

(2) 农历每月的初七或初八,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呈月牙形,其弧在右侧。这种月相叫[上弦]

上弦月

[余干问舟]黄芦

芦苇的一种

黄芦苦竹绕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余干问舟]水平

(1) 平行于水平面的

水平距离

水平梯田

(2) 在某一专业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业务水平

文学水平

水平甚低

[余干问舟]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余干问舟]客路

(1).指外乡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庄失路》诗:“月照烟花迷客路,苍苍何处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伦 《江干》诗:“予生何濩落,客路转辛勤。杨柳牵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苏轼 《次韵孙巨源见寄》之三:“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涨》诗:“客路由来但喜晴,山湥何况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诗:“春风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当春。”

[余干问舟]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余干问舟]总是

永远地;无例外地

[余干问舟]渔火

指渔船上的灯光,火把

[余干问舟]丁宁

叮咛,反复地嘱咐

[余干问舟]梢人

艄公。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船吼》:“溺死者近百人……梢人则处典刑以谢溺者。” 元 宋无 《鲸背吟·落篷》:“潮信篷留风力慳,落篷少歇浪中间。殷勤为向梢人道,又得浮生半日閒。”《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 素香 乘天未明,赁舟沿流而去。数日之间,虽水火之事,亦自谨慎,梢人亦不知其为女人也。”

[余干问舟]系船

泊舟。 唐 韩愈 《量移袁州酬张韶州》诗:“暂欲繫船 韶石 下,上宾 虞舜 整冠裾。” 宋 杨万里 《泊船百花湖登姑苏台》诗之一:“二月尽头三月初,繫船杨柳拂菰蒲。”

,

【余干问舟】_艾性夫 | 宋代
  • 【逍遥堂五咏】_傅察 | 宋代
  • 【逍遥堂五咏】_傅察 | 宋代 >> 【逍遥堂五咏】_傅察 | 宋代...

    【余干问舟】_艾性夫 | 宋代
  • 【奉谢龙山使君】_马廷鸾 | 宋代
  • 【奉谢龙山使君】_马廷鸾 | 宋代 >> 【奉谢龙山使君】_马廷鸾 | 宋代...

    【余干问舟】_艾性夫 | 宋代
  • 【送冯夏卿】_李流谦 | 宋代
  • 【送冯夏卿】_李流谦 | 宋代 >> 【送冯夏卿】_李流谦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