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郑仲仁讣】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闻郑仲仁讣]闻郑仲仁讣原文
未快沉冤雪,俄惊东逝波。
平生万卷读,遗句百篇多。
盛德今如此,天心果若何。
青山忍回首,南望郁嵯峨。
[闻郑仲仁讣]诗词问答
问:闻郑仲仁讣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闻郑仲仁讣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
[闻郑仲仁讣]参考注释
[闻郑仲仁讣]沉冤
长期未得到改正的冤案
[闻郑仲仁讣]逝波
(1).指一去不返的流水。 唐 贾岛 《送玄岩上人归西蜀》诗:“去腊催今夏,流光等逝波。” 宋 陆游 《舟过会稽山下因系舟游近村迨暮乃归》诗:“六十齿髮衰,岁月如逝波。” 清 唐孙华 《春雨》诗之一:“黯淡过三月,芳菲逐逝波。”
(2).比喻流逝的光阴。《艺文类聚》卷三引 南朝 梁 萧子范 《夏夜独坐》诗:“一年伤志罢,长嗟逝波速。” 宋 苏舜钦 《游洛中内》诗:“ 洛阳 宫殿鬱嵯蛾,千古荣华逐逝波。” 毛 *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闻郑仲仁讣]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闻郑仲仁讣]遗句
(1).遗漏句子。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姊妹皆晓文义》:“五妹最喜予尺牘,一日妹倩至,偶诵一札无遗句。”
(2).亡者的诗文。 唐 柳宗元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之二:“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何张遗句<南金录>》:“余尝集二人遗句,名之曰《南金録》。”《宋史·隐逸传上·林逋》:“及 逋 卒, 諮 适罢三司使为州守,为素服,与其门人临七日,葬之,刻遗句内壙中。”
[闻郑仲仁讣]百篇
(1).《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典謨训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张铣 注:“如此之类,惣有百篇,此略举之。”后因以“百篇”作《尚书》的代称。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 太宗 赋《尚书》曰:‘日昃翫《百篇》,临灯披《五典》。’”
(2).极言诗篇之多。 唐 杜甫 《饮中八仙歌》:“ 李白 一斗诗百篇, 长安 市上酒家眠。”
[闻郑仲仁讣]盛德
(1) 崇高的品德
君子盛德
(2) 深厚的恩德
足感盛德
[闻郑仲仁讣]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闻郑仲仁讣]天心
(1) 天空的中央
太阳升到了天心
(2) 天意
上合天心
(3) 封建时代指君主的意愿
(4) 摆轴
[闻郑仲仁讣]果若
连词,如果。
师父果若不要我,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西游记》
[闻郑仲仁讣]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闻郑仲仁讣]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闻郑仲仁讣]嵯峨
形容山势高峻
故园不可见,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顶嵯峨
怪石嵯峨
宋代,赵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