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蔡西山先生】作者:吴雅 朝代:宋代
[挽蔡西山先生]挽蔡西山先生原文
天乎不可问,吾道是耶非。
国论成贝锦,台评及布衣。
乾坤岂终否,泉壤再生辉。
遗恨春陵路,生存不见归。
[挽蔡西山先生]诗词问答
问:挽蔡西山先生的作者是谁?答:吴雅
问:挽蔡西山先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挽蔡西山先生]参考注释
[挽蔡西山先生]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挽蔡西山先生]吾道
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挽蔡西山先生]国论
(1).有关国家大计的言论、主张。《汉书·薛宣传》:“臣闻贤材莫大於治人, 宣 已有效。其法律任廷尉有餘,经术文雅足以谋王体,断国论。” 宋 王安石 《河势》诗:“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
(2).谓商讨国家大计,发表政见。 宋 岳飞 《乞解枢柄第三札》:“伏念臣滥厕枢庭,误陪国论,贪荣滋甚,补报蔑然,岂惟旷职之可忧,抑亦妨贤之是惧。”
(3).全国的舆论。 宋 曾巩 《代皇子免延安郡王第二表》:“窃以明德懿亲,在天功而有助;隆名重器,为国论之所归。”
(4).女真语。尊贵的意思。
[挽蔡西山先生]贝锦
(1).指像贝的文采一样美丽的织锦。《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刘逵 注:“贝锦,锦文也。 譙周 《益州志》云:‘ 成都 织锦既成,濯於江水,其文分明,胜於初成,他水濯之,不如江水也。’” 唐 李德裕 《斑竹管赋》:“始裁截以成管,因天资而具美;疑贝锦之濯波,似餘霞之散綺。” 清 顾汧 《桃源赋》:“若贝锦之澄鲜,而濯色於江渚。”
(2).喻诬陷他人、罗织成罪的谗言。《诗·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朱熹 集传:“言因萋斐之形,而文致之以成贝锦,以比谗人者因人之小过而饰成大罪也。”《周书·宇文测传》:“ 太祖 怒曰:‘ 测 为我安边,吾知其无贰志,何为间我骨肉,生此贝锦!’乃命斩之。” 明 李开先 《事定公评后序》:“贝锦百端,谗舌千丈,始之者一线,而引之者滔天。” 康有为 《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交章飞文,变乱黑白,诬攻新政,贝锦如织。”
[挽蔡西山先生]台评
(1).御史台的弹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王伯照 长於礼乐…… 绍兴 末,为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犹兼少卿事,可谓得人。俄坐臺评去。”
(2).指御史台的官职。 宋 陆游 《贺蒋中丞启》:“伏审显膺帝制,进总臺评。”
[挽蔡西山先生]布衣
(1) 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2) 平民百姓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有布衣毕昇。——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挽蔡西山先生]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挽蔡西山先生]泉壤
犹泉下,地下。指墓穴。 晋 潘岳 《寡妇赋》:“上瞻兮遗象,下临兮泉壤。”《晋书·孙绰传》:“虽没泉壤,尸且不朽。” 明 王玉峰 《焚香记·往任》:“忽然晕倒在地,险些一命归泉壤。” 叶圣陶 《穷愁》:“幸尔非弱者,犹能以小贩自存。非然者,以余老病頽区,当早委泉壤矣。”
[挽蔡西山先生]再生
(1) 机体的一部分在损坏、脱落或截除后重新生长
(2) 死而复活
(3) 加工废旧物品,使恢复原有性能,成为新产品
再生橡胶
[挽蔡西山先生]遗恨
未尽的心愿,未完成的理想,遗憾
吾遗恨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挽蔡西山先生]春陵
春申君 和 信陵君 的并称。 汉 班固 《西都赋》:“节慕 原 尝 ,名亚 春 陵 。” 唐 李白 《扶风豪士歌》:“ 原 尝 春 陵 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案《吕氏》之修撰也,广招俊客,比跡 春 陵 ,共集异闻,拟书 荀 孟 。”
[挽蔡西山先生]生存
保存生命;活在世上
人没有氧气就不能生存
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抢着古文而死掉,一是舍掉古文而生存。——鲁迅《无声的中国》
[挽蔡西山先生]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吴雅,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