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弄溪赋)】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沁园春(弄溪赋)]沁园春(弄溪赋)原文
有酒忘杯,有笔忘诗,弄溪奈何。
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
袅袅东风,悠悠倒景,摇动云山水又波。
还知否,欠菖蒲攒港,绿竹缘坡。
长松谁剪嵯峨。
笑野老来耘山上禾。
算只因鱼鸟,天然自乐,非关风月,闲处偏多。
芳草春深,佳人日暮,濯发沧浪独浩歌。
徘徊久,问人间谁似,老子婆娑。
[沁园春(弄溪赋)]诗词问答
问:沁园春(弄溪赋)的作者是谁?答:辛弃疾
问:沁园春(弄溪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沁园春(弄溪赋)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辛弃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弃疾
[沁园春(弄溪赋)]参考注释
[沁园春(弄溪赋)]有酒
谓喝醉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红娘 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説。”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 李 顺,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词话》第四三回:“ 月娘 见他有酒了,打发他脱了衣裳,只教 李瓶儿 与他磕了头。”
[沁园春(弄溪赋)]奈何
(1) 怎么办
无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且为之奈何。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 ),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宫赋》
奈何饮于酒肆。——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惩治;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沁园春(弄溪赋)]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沁园春(弄溪赋)]斗转
北斗转向。表示天将明。 清 曾国藩 《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节母则先鸡鸣而兴,豫其未至,后斗转而息。”参见“ 斗转参横 ”。
亦作“鬭转”。乱转。 宋 康与之 《瑞鹤仙·上元应制》词:“闹鹅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鬭转。” 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鬭转,犹云乱转也。”
[沁园春(弄溪赋)]龙蛇
比喻非常的人物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沁园春(弄溪赋)]起陆
(1).腾跃而上。形容平步青云,大展鸿才。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非 一妹 不能识 李郎 ,非 李郎 不能荣 一妹 。起陆之贵,际会如期,虎啸风生,龙吟云萃,固非偶然也。”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弄溪赋》词:“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 周实 《<民主报>出版祝赋》:“起陆鱼龙鳞爪健,处堂燕雀梦魂苏。”
(2).上岸;登陆。《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只见轿马纷纷伺候 范知县 起陆。”《清史稿·高宗纪六》:“乙酉, 英吉利 贡船至 天津 戊子,於 通州 起陆。”
[沁园春(弄溪赋)]崩腾
(1).奔腾。 唐 张籍 《废居行》:“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难唯空宅。” 宋 苏辙 《江涨》诗:“山中三日雨,江水一丈高,崩腾没州渚,淫溢侵蓬蒿。”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二折:“你道是善相持,能相竞,用不着喒军马崩腾,武艺纵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粉蝶》:“ 阳 笑曰:‘海风引舟,亦可作一调否?’ 十娘 曰:‘可。’即按絃挑动,若有旧谱,意调崩腾;静会之,如身仍在舟中,为颶风所摆簸。”
(2).奔走,奔波。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且当竹柏其行,使岁寒而无改也。何有便当崩腾竞逐其闒茸之徒,以取容於若曹邪?” 唐 高适 《送蔡山人》诗:“丈夫遭遇不可知, 买臣 主父 皆如斯。我今蹭蹬无所似,看尔崩腾何若为。” 前蜀 贯休 《题兰江言上人院》诗:“只是危吟坐翠屏,门前岐路自崩腾。”
(3).动荡,纷乱。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崩腾 永嘉 末,逼迫 太元 始。” 南朝 陈 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自天数云否,朝祸荐臻,东夏崩腾,西京荡覆。”
(4).形容杂乱之貌。 唐 刘禹锡 《平蔡州》诗之一:“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羣蛰惊春雷。”
(5).飞扬,纷飞。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 宋 王安石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林景行 《独归》诗:“正愁风雨崩腾夕,难访 成连 到海滨。”
[沁园春(弄溪赋)]决去
辞别离去。决,通“ 诀 ”。多指永别。《汉书·苏武传》:“﹝ 李陵 ﹞因泣下霑衿,与 武 决去。” 颜师古 注:“决,别也。”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自言年数已尽,合当决去,涕泗而别。”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曰:‘我甚怜之,未忍决去。’”
[沁园春(弄溪赋)]雪练
(1).洁白的绢帛。 宋 史达祖 《风入松·茉莉花》词:“人卧碧纱幮浄,香吹雪练衣轻。”《水浒传》第五四回:“那马浑身墨锭似黑,四蹄雪练价白。”《三侠五义》第三一回:“遥望江面一带,水势茫茫,犹如雪练一般。”
(2).比喻明洁的水流。语本 南朝 齐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练。” 宋 辛弃疾 《沁园春·弄溪赋》词:“看纵横斗转,龙蛇起陆,崩腾决去,雪练倾河。” 元 陈旅 《为萧元泰题龙虎山岩图》诗:“清溪浮空引雪练,远岫隔水来烟鬟。” 清 魏源 《贵溪象山龙虎山诸诗》之一:“空濛空翠间,雪练崩奔起。”
[沁园春(弄溪赋)]倾河
(1).谓吸尽河水。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九:“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2).谓河水倾泻直下。形容文词流畅奔放。 唐 孟郊 《送别崔寅亮下第》诗:“素质如削玉,清词若倾河。”
(3).指银河。《文选·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倾河易迴斡,款颜难久悰。” 李善 注:“倾河,天汉也。 陆机 《拟古》诗曰:‘天汉东南倾。’”
[沁园春(弄溪赋)]袅袅
(1)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3)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4)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 *
[沁园春(弄溪赋)]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沁园春(弄溪赋)]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沁园春(弄溪赋)]倒景
见“ 倒影 ”。
[沁园春(弄溪赋)]摇动
(1) 摇东西使它动
大树在狂风中摇动
(2) 摆动
当豪猪摇动尾巴的时候,就跳向一旁
[沁园春(弄溪赋)]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沁园春(弄溪赋)]菖蒲
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有香气,地下有根茎,可作香料,又可作健胃药,具长叶和辛辣味的主茎
[沁园春(弄溪赋)]长松
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沁园春(弄溪赋)]嵯峨
形容山势高峻
故园不可见,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顶嵯峨
怪石嵯峨
[沁园春(弄溪赋)]老来
年老之后。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 陆游 《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閲尽荣枯事,万变惟应一笑酬。” 明 刘昺 《忆秦娥》词:“少年离别,老来依旧。”《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若不早为筹画,到了那展转不开的时候,还是请公公重作出山之计,再去奔走来养活你我呢?还是请婆婆摒挡薪水,受老来的艰窘呢?”
[沁园春(弄溪赋)]鱼鸟
(1).鱼和鸟。常泛指隐逸之景物。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隋书·隐逸传序》:“狎玩鱼鸟,左右琴书。” 唐 韩愈 《海水》诗:“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参见“ 鱼鸟慕 ”。
(2).指梦境。语本《庄子·大宗师》:“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於渊。” 宋 梅尧臣 《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烛房犹照衣冠上,漏舍欲为鱼鸟间。”
[沁园春(弄溪赋)]天然
(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沁园春(弄溪赋)]非关
不是因为;无关。 唐 宋之问 《燕巢军幕》诗:“非关怜翠幕,不是厌朱楼。” 明 刘基 《张子英闲止斋》诗之三:“筑室在城市,而无闤闠声。非关远人世,虑涤境自清。”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非关今日面皮娇,祇为当年舌太饶。”
[沁园春(弄溪赋)]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沁园春(弄溪赋)]闲处
亦作“闲处”。谓在家闲居。《晏子春秋·杂上二九》:“閒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后汉书·陈蕃传》:“ 蕃 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宋 曾巩 《代人谢余侍郎启》:“伏念某归而闲处,时所背驰。分功名之无期,嗟志意之空大。”
亦作“闲处”。僻静的处所。《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 唐 让曰:‘公柰何众辱我,独无閒处乎?’” 唐 元稹 《除夜》诗:“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沁园春(弄溪赋)]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沁园春(弄溪赋)]春深
春意浓郁。 唐 储光羲 《钓鱼湾》诗:“垂钓緑湾春,春深杏花乱。” 宋 秦观 《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飞絮报春深。”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 春桃 愉悦的声音就像春深的莺啼一样。”
[沁园春(弄溪赋)]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怀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干的人
[沁园春(弄溪赋)]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日暮时分,炊烟袅袅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沁园春(弄溪赋)]沧浪
(1).古水名。有 汉水 、 汉水 之别流、 汉水 之下流、 夏水 诸说。《书·禹贡》:“ 嶓冢 导 漾 ,东流为 汉 。又东为 沧浪 之水。” 孔 传:“别流在 荆州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夏水》:“ 刘澄之 著《永初山川记》云:‘ 夏水 ,古文以为 沧浪 ,渔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余久客古 沔 ,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无一日不在心目间。”
(2).青苍色。多指水色。《文选·陆机<塘上行>》:“发藻玉臺下,垂影沧浪泉。” 李善 注:“ 孟子 曰:‘沧浪之水清。’沧浪,水色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窣禄勤那国》:“水色沧浪,波涛浩汗。”《吕氏春秋·审时》“后时者,弱苗而穗苍狼” 清 毕沅 辑校:“苍狼,青色也。在竹曰‘苍筤’,在天曰‘仓浪’,在水曰‘沧浪’。” 清 龚自珍 《贺新凉》词:“一棹沧浪水,一行行淡烟疏柳,平生秋思。”
(3).借指青苍色的水。 唐 韩愈 《合江亭》诗:“长綆汲沧浪,幽蹊下坎坷。” 明 高棣 《题台江别意饯顾存信归番禺》诗:“沧浪浩荡杳难期,此别重逢又几时。”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 华硕宣 ﹞《湖上》云:‘忽惊鸥鷺起,渔笛响沧浪。’”亦借指青苍的天空。 唐 寒山 《诗》之五九:“天高不可问,鷦鵊在沧浪。”
(4).形容头发斑白。 唐 姚合 《奉和前司苏郎中惊斑鬓之什》:“遶鬢沧浪有几茎,珥貂相问夕郎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关河 泱漭连兵气,齿髮沧浪寄病身。”
(5).《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后遂以“沧浪”指此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孺子‘沧浪’,亦有全曲。”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君节诚不亏,鼓枻歌‘沧浪’。”
[沁园春(弄溪赋)]浩歌
放声高歌,大声歌唱。《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唐 杜甫 《玉华宫》诗:“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九:“ 陶潜 诗喜説 荆軻 ,想见《停云》发浩歌。” 鲁迅 《野草·墓碣文》:“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沁园春(弄溪赋)]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沁园春(弄溪赋)]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沁园春(弄溪赋)]老子
(1) 父亲
(2) 老年男子的自称。即老夫
老子不吃你这一套
[沁园春(弄溪赋)]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宋代,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