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原文
元霄风物又阑残,闭阁何曾出一看。
尚觉烛光欺病眼,旋添衣著试春寒。
中都尺雪逾旬许,此地飞花逐片乾。
不待珠宫香火了,海风吹上紫金盘。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诗词问答
问:《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 书法图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书法作品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参考注释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风物
风景和物品。喻指大气候
风物长宜放眼量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阑残
将尽;将完。 宋 杨万里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诗:“元宵风物又阑残,闭阁何曾出一看。” 元 张宪 《唐五王击毬图》诗:“花蕚相辉雨气寒,楼中歌管渐阑残。”《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面前按酒,吃得阑残。 俞良 手抚雕栏,下视湖光,心中愁闷。”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会成为总统?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烛光
(1) 烛炬的亮光
(2) 发光强度的旧单位。现改用[坎德拉]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病眼
(1).谓老眼昏花。 唐 白居易 《别行简》诗:“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鬢雪。”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离心不忍闻春鸟,病眼何堪送落暉。”
(2).眼睛有病;有病的眼睛。 唐 温庭筠 《雪》诗之一:“ 谢庄 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宋 邵雍 《代书寄长安幕张文通》诗:“枯肠忺饮酒,病眼怕看书。”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春寒
指春季寒冷的气候
春寒料峭
冬暖易春寒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中都
(1).京都。《史记·平准书》:“漕转 山东 粟,以给中都官。” 司马贞 索隐:“中都,犹都内也。”《宋书·索虏传》:“使中都有鸣鸞之响,荒餘怀来苏之德。” 宋 王安石 《乞制置三司条例》:“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
(2).指一般城市。 五代 陈陶 《泉州刺桐花咏》之三:“只是红芳移不得,刺桐屏障满中都。”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尺雪
一尺厚的雪。指大雪。语本《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晋书·陆机传》:“大风折木,平地尺雪。” 唐 杜甫 《后苦寒行》之一:“南纪 巫 庐 瘴不絶,太古以来无尺雪。” 元 王恽 《和东坡聚星堂雪诗》:“天风一夜吹端叶,清晓开门惊尺雪。”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逾旬
谓时间超过十天。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肴粮入体,益不逾旬,以明宜生之验。” 明 郑晓 《今言》卷三:“行者逾旬,而操倍蓰之赢;居者倚门,而获牙侩之利。” 清 俞蛟 《梦厂杂著·吴小将军传》:“会余有 保阳 之役,返逾旬而客去。”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此地
这里,这个地方。 唐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 燕丹 ,壮士髮衝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飞花
(1).落花飘飞。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2).飘飞的落花。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茶客娶兴》:“你掩泪含羞辞别去,似飞花逐水悠悠,萧萧孤影向谁投。”
(3).比喻飘飞的雪花。 宋 苏辙 《上元前雪三绝句》之一:“不管上元灯火夜,飞花处处作春寒。”
(4).纺织时飞散的棉花纤维。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珠宫
(1).龙宫。 唐 杜甫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浦起龙 心解:“ 赵 曰:珠宫言龙宫。” 宋 苏轼 《张龙公祠记》:“度公之居,贝闕珠宫。揆公之食,琼醴玉饔。” 元 王旭 《螺杯赋》:“访珠宫於层波,招泉客於鮫室。”
(2).指道院或佛寺。 唐 殷尧恭 《中元观道流步虚》诗:“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元 袁桷 《游长 * 分韵得莱字》:“珠宫敞殊界,积构中 天台 。” 明 梁有誉 《峡山飞来寺》诗:“碧流环黛壑,琪树隐珠宫。”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香火
(1) 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
香火甚盛
(2) 燃点的香
用香火点爆竹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海风
(1) 从海上吹来的风
(2) 自海面吹向陆地的凉爽微风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金盘
亦作“ 金柈 ”。1.金属制成的盘。(1)餐具。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就我求珍肴,金盘膾鲤鱼。”《南史·刘穆之传》:“及至醉饱,令厨人以金柈贮檳榔一斛以进之。”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金盘罢进,詎擘 * 之脯。”(2)烛盘。 唐 岑参 《陪群公龙冈寺泛舟》诗:“紫鳞掣芳饵,红烛燃金盘。”(3)承露之盘。《后汉书·陶谦传》:“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寳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 唐 韩偓 《中秋禁直》诗:“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闕寒。”(4)古代博具之一。 唐 李白 《送外甥郑灌从军》诗之一:“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
(2).比喻日月。 宋 陆游 《金山观日出》诗:“遥波蹙红鳞,翠蔼开金盘。” 元 萨都剌 《织女图》:“西楼月落金盘倾,暖霞拂地海棠晓。” 明 刘基 《归朝欢》词:“乌鸦立遍城头树,看云头金盘涌出,身在 广寒府 。”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诗文赏析
【原题】:
正月十九日五更,诣天庆观谢雪。闻都下尺雪旬日,而毗陵三四微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