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路有感】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商山路有感]商山路有感原文
忆昨征还日,三人归路同。
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
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
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
[商山路有感]诗词问答
问:商山路有感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商山路有感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
[商山路有感]白居易商山路有感 书法图
商山路有感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443-3
[商山路有感]参考注释
[商山路有感]归路
归途;往回走的道路
孩子们在大树林里越走越远,终于迷失了归路
[商山路有感]此生
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商山路有感]前事
过去的事情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纪》
[商山路有感]直泉
水向上涌出之泉。《公羊传·昭公五年》:“濆泉者何?直泉也。直泉者何?涌泉也。” 徐彦 疏:“谓此泉直上而出。”
[商山路有感]埋玉
(1).埋葬有才华的人。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庾文康 亡, 何扬州 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梁书·陆云公传》:“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玉之恨,抚事多情。” 唐 宋之问 《祭杜学士审言文》:“名全每困於鑠金,身没谁恨其埋玉。” 宋 陆游 《傅正议墓志铭》:“公虽埋玉有餘馨,印授三品告诸冥。”
(2).埋葬女子。《花月痕》第二回:“亭外孤坟三尺,春时葬花於此,或传某校书埋玉之所。”
(3).祭神的一种仪式。 唐 李峤 《汾阴行》诗:“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商山路有感]过风
透风;通风。 唐 史重厚 《重建司空溧阳侯庙记》:“虹梁敧倾,漏雪过风。”如:这个门道里倒过风儿,我们在这里凉快凉快吧。
[商山路有感]乐天
乐于顺应天命,引申为乐于自己的处境而无忧虑
乐天知命,故不忧。——《易·系辞上》
[商山路有感]江东
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据有江东。——《三国志·诸葛亮传》
避乱江东。——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起兵江东。
割据江东。
[商山路有感]诗文赏析
原序:前年夏,予自忠州刺史除书归阙。时刑部李十一侍
郎、户部崔二十员外亦自澧、果二郡守征还,相次
入关,皆同此路。今年,予自中书舍人授杭州刺史,
又由此途出。二君已逝,予独南行;追叹兴怀,慨
然成咏。后来有与予、杓直、虞平游者,见此短什,
能无恻恻乎?倘未忘情,请为继和。长庆二年七月
三十日,题于内乡县南亭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