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_敦煌曲子 | 唐代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原文

诸法本性无自他。邪正缚解常无为。

众生愚痴虚妄见。不识烦恼真菩提。

灾怖奇。增上慢人不信受。

诽谤方等乐婴儿。怨何谁。

生死涅盘佛菩萨。三事和合甚难知。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诗词问答

问:《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参考注释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法本

佛教语。犹法性。以“法性”为诸法之本,故名。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法本不然,今则无灭。”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折:“一花五叶总犯虚脾,百媚千娇无非法本。”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自他

亦作“ 自它 ”。1.自视为外人;疏远。《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 东平王 出繦褓之中而託於南面之位,加以年齿方刚,涉学日寡,驁忽臣下,不自它於太后,以是之间,能无失礼义者,其唯圣人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僕不自他於君,实欲拔出恶浊,不料迷晦已深,梦梦不可提悟。”

(2).自己与他人。 宋 张商英 《护 * 》:“佛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自他无间,寃亲等观。”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邪正

(1). * 与正直。《汉书·刘向传》:“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宋 苏轼 《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为《穀梁》者曰: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莫善於《春秋》。” 清 卢文弨 《注<颜氏家训>序》:“又引之使略涉载籍之津涯,明古今之治乱,识流品之邪正。”

(2).星体偏离正常运行轨道为邪,不偏为正。《汉书·天文志》:“其伏见蚤晚,邪正存亡……此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伏见蚤晚,谓五星也。日月五星下道为邪。存谓列宿不亏也。亡谓恒星不见。”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众生

(1) 一切有生命的,也指人和动物

芸芸众生

(2) 〈方〉∶畜生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愚痴

(1).愚昧痴呆。 汉 王充 《论衡·论死》:“五藏不伤则人智慧,五藏有病则人荒忽,荒忽则愚痴矣。”《百喻经·饮木筩水喻》:“有人见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三折:“你道他无聪明智慧,折莫他便鲁坌愚痴。” 老舍 《赶集·微神》:“愚痴给我些力量,我决定自己去见她。”

(2).佛教语。三毒之一。谓无通达事理之智明。《瑜伽师地论》卷八六:“痴异名者……亦名愚痴,亦名无明,亦名黑闇。”《法华经·譬喻品》:“愚痴暗蔽,三毒之火。”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虚妄

荒诞无稽

虚妄的故事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烦恼

(1) 烦闷苦恼

自寻烦恼

(2) 烦扰

那伙鸟男女来烦恼南旺营。——《荡寇志》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菩提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信受

信仰、相信并接受。《汉书·文学传下·任孝恭》:“ 孝恭 少从 萧寺 云法师 读经论,明佛理,至是蔬食持戒,信受甚篤。” 唐 元稹 《大嘴乌》诗:“专听乌喜怒,信受若神龟。” 鲁迅 《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其余二事,则那时便已不足使我信受,因此就不免‘疑’起来了。”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诽谤

说人坏话,诋毁和破坏他人名誉。诽是背地议论,谤是公开指责

诽谤朋友,实在可恶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方等

佛教语。方正平等,谓所说之理方正而平等。为一切大乘经教的通名。《百喻经·师患脚付二弟子喻》:“方等学者非斥小乘,小乘学者復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 南朝 梁 惠皎 《高僧传·译经上·帛远》:“﹝ 法祖 ﹞研味方等,妙入幽微。”《坛经·机缘品》:“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婴儿

(1) 初生的幼儿

(2) 一周岁内的儿童

(3) 道教称铅为[婴儿]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西游记》

(4) 又如:婴儿姹女(道教称铅和汞)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何谁

何人,谁人。《史记·吴王濞列传》:“我已为东帝,尚何谁拜?”《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二:“借问此何谁?云是 鬼谷子 。” 李善 注:“ 周 时有豪士隐於 鬼谷 者……然 鬼谷 之名,隐者通号也。” 宋 叶适 《吴江华严塔院赠了洪讲师》诗:“飞者自无极,游者自无涯;造物不谆谆,亦莫分何谁?”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涅盘

亦作“湼槃”。 1.佛教语。梵语的音译。旧译“泥亘”、“泥洹”。意译“灭”、“灭度”、“寂灭”、“圆寂”等。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 晋 僧肇 《涅槃无名论》:“涅槃之道,盖是三乘之所归,方等之渊府。”《魏书·释老志》:“湼槃译云灭度,或言常乐我浄,明无迁谢及诸苦累也。” 宋 王安石 《请秀长老疏》:“虽开方便之多门,同趣涅槃之一路。”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佛湼槃时,受我最后法供。”

(2).作为死亡的美称。 徐迟 《火中的凤凰》七:“这是一只火中的凤凰,一只新生的凤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却又从灰烬里新生。”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菩萨

(1) 佛家语。梵语 bodhisattva 的音译,也是菩提萨埵的省略,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又译为大道心众生;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特指大乘佛教中作为神而加以崇拜者

(2) 泛指佛

(3) 泛指某些神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儒林外史》

(4) 比喻心肠慈善的人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三事

(1).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正德、利用、厚生。《书·大禹谟》:“六府三事允治。” 孔颖达 疏:“正身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此三事惟当谐和之。”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由是五穀岁登,百瑞时见,六府三事,惟序惟歌。” 章炳麟 《辨诗》:“《九歌》者与六诗同列,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此则山川之颂,江海之赋,皆宜在《九歌》后。”

(2).三件事。所指随文而异。指倡德、和乱、终齐。《逸周书·武穆》:“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二和乱,三终齐。”

(3).三种官职。《书·立政》:“任人、準夫、牧,作三事。”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三事,三职也。为任人、準夫、牧夫之职,故曰‘作三事’。”

(4).指三公。《诗·小雅·雨无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孔颖达 疏:“三事大夫为三公耳。”《汉书·韦贤传》:“天子我监,登我三事。” 颜师古 注:“三事,三公之位,谓丞相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 唐 许浑 《闻开 * 相公申锡下世》诗:“位极乾坤三事贵,谤兴华夏一夫冤。”参见“ 三公 ”。

(5).三件。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衣和庵主》:“三事衲衣穿处补,一枝藜杖伴身闲。”

[空无主·其八·调名本意八首]和合

(1).和睦同心。《墨子·尚同中》:“内之父子兄弟作怨讎,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史记·循吏列传》:“施教导民,上下和合。” 唐 元稹 《辨日旁瑞气状》:“臣下忠诚辅主,国中欢喜和合。”《红楼梦》第二八回:“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2).调和;混合;汇合。《韩诗外传》卷三:“天施地化,阴阳和合。” 郭沫若 《论节奏》:“如成长与衰弱,上升与下降,和合与分离,即是规定万物之发展与分解的节奏。”

(3).犹撮合。《周礼·地官·序官》“媒氏下士二人” 唐 贾公彦 疏:“谓别姓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和合使成婚姻云。” 唐 张鷟 《游仙窟》:“ 五嫂 如许大人,专拟和合此事。”

(4).顺当;吉利。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茅卜》:“其卦甚吉,百事欢欣和合。”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谢天地买卖和合。”《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明日是个和合日,我同你先到 张 宅讲定财礼,随到 王招宣 府一説便成。”

(5).神名。即 万回哥哥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 宋 时 杭 城以腊月祀 万回哥哥 ,其像蓬头笑面,身著緑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 和合 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 万回 。”

(6).神名。指 和 合 二神。《四游记·哪吒行兵收华光》:“又有 和 合 二神禀曰:‘不须本官出马,某二人愿往。’”

(7).神名。指 清 时所封 唐 高僧 寒山 、 拾得 二圣。 清 翟灏 《通俗编·神鬼》:“今 和 合 以二神并祀,而 万回 仅一人,不可以当之矣。国朝 雍正 十一年封 天台 寒山 大士为 和 圣, 拾得 大士为 合 圣。”

,,,

  • 【将度故城湖阻风夜泊永阳戍】_许浑 | 唐代
  • 【将度故城湖阻风夜泊永阳戍】_许浑 | 唐代 >> 【将度故城湖阻风夜泊永阳戍】_许浑 | 唐代...

  • 【句】_阎防 | 唐代
  • 【句】_阎防 | 唐代 >> 【句】_阎防 | 唐代...

  •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_殷尧藩 | 唐代
  •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_殷尧藩 | 唐代 >>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_殷尧藩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