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清明]清明原文
清明先三月,节气早天宗。
正是农兴候,端宜马上逢。
绿深麦苗蔚,黄入菜花浓。
北望偏多感,山云倩尔封。
[清明]诗词问答
问:清明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清明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清明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清明]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五
2. 去声
[清明]参考注释
[清明]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清明]三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
(2) 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
(3) 三个月
[清明]节气
根据太阳的位置,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二十四个点,每一点叫一个节气。通常也指每一点所在的那一天
[清明]天宗
(1).指日月星辰。《逸周书·世俘》:“ 武王 乃翼矢珪矢宪,告天宗上帝。” 朱右曾 校释:“天宗,日月星辰。”《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於天宗。”
(2).指皇族。《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且天宗近属,不可下小蛮夷。”
[清明]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
(2).恰是。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 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清明]马上
(1) 立刻;立即
大家坐好,电影马上要开映了
我马上就和你在一起
(2) 在马背上
马上比武
[清明]麦苗
麦作物的幼苗
[清明]菜花
(1)
(2) 指油菜所开的黄色花
(3) 一种十字花科蔬菜,花茎可食用
[清明]多感
(1).谓易伤感;多感触。 唐 徐魁 《闲游赋》:“伤孤雁之失伴,怀哀鵠之离羣;何物类之多感,□□逸而心广。”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闻君亦多感,何处依阑干?” 宋 陆游 《浪迹》诗:“山川惨淡秋多感,灯火青荧夜少眠。” 元 郝经 《癸酉闰六月十三日夜病中闻笛》诗:“怨曲人多感,离肠恨易生。”
(2).犹多谢。《水浒传》第四一回:“自从刺配 江州 ,经过之时,多感 晁头领 并众豪杰苦苦相留。”《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多感,多感!一样的同窗,也该记念着我的冷静。”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