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堂呈叶潜仲】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代
[八桂堂呈叶潜仲]八桂堂呈叶潜仲原文
字子初度日,畏客如避仇。
朱门禁入谒,青山招出游。
置醴泉石间,凉意生觥筹。
风槛绛华馥,冰盆丹实浮。
起诵眉寿篇,酌君介千秋。
煌煌丞相丞,少也宜袭侯。
黑头去云远,白发来何稠。
君言权位盛,孰若志意修。
静观钟鼎族,起灭犹轻沤。
祝君象韩吕,不羡熺与攸。
[八桂堂呈叶潜仲]诗词问答
问:八桂堂呈叶潜仲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八桂堂呈叶潜仲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
[八桂堂呈叶潜仲]参考注释
[八桂堂呈叶潜仲]度日
过日子,多指日子过得很艰难
[八桂堂呈叶潜仲]避仇
见“ 避讎 ”。
[八桂堂呈叶潜仲]朱门
(1) 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
(2) 旧时借指豪富人家
[八桂堂呈叶潜仲]入谒
进见,请见。一般用于臣对君、下对上、幼对长。《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至 高阳 传舍,使人召 酈生 。 酈生 至,入謁。”《新唐书·王师范传》:“﹝ 王师范 ﹞以 青州 父母所籍,每县令至,具威仪入謁。”
[八桂堂呈叶潜仲]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八桂堂呈叶潜仲]出游
外出游玩
[八桂堂呈叶潜仲]置醴
西汉 楚元王 刘交 敬礼 申公 、 白生 、 穆生 等。 穆生 不嗜酒,每有宴集, 楚元王 皆特为 穆生 置醴。醴,甜酒。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以“置醴”为崇道尊贤的典实。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晚年务置醴,门引 申 白 宾。”
[八桂堂呈叶潜仲]泉石
指山水。《梁书·徐摛传》:“﹝ 朱异 ﹞遂承间白 高祖 曰:‘ 摛 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以自怡养。’ 高祖 谓 摛 欲之,乃召 摛 曰:‘ 新安 大好山水, 任昉 等并经为之,卿为我卧治此郡。’” 宋 杨万里 《送刘惠卿》诗:“旧病诗狂与酒狂,新来泉石又膏肓。”
[八桂堂呈叶潜仲]意生
佛教语。谓菩萨为普度众生,变化无碍,出生入死,随意化生。《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不可以学地知,不可以意生及,其涅盘之藴也。” 李善 注:“意生,谓菩萨,言能变化生死,随意往生。” 宋 叶适 《改东门出》诗之二:“面墙虽养蒙,意生岂名身。”
[八桂堂呈叶潜仲]觥筹
酒器和酒令筹。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觥录事》:“觥筹尽有,犯者不问。” 宋 杨万里 《次日醉归》诗:“我非不能饮,老病怯觥筹。”《红楼梦》第七六回:“ 湘云 只得又联道:‘觥筹乱綺园。’”
[八桂堂呈叶潜仲]冰盆
冰盘。 宋 刘克庄 《清平乐·居厚弟生日》词:“冰盆荔子堪尝,胆缾茉莉尤香。”参见“ 冰盘 ”。
[八桂堂呈叶潜仲]丹实
(1).红色的果实。 南朝 梁 吴均 《步虚词》:“絳树结丹实,紫霞流碧津。” 宋 苏辙 《奉同子瞻荔支叹一首》:“青枝丹实须十株,丁寧附书老农圃。”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安石榴》:“榴者瘤也,丹实垂垂如赘瘤也。”
(2).赤诚的心。《宋书·徐湛之传》:“臣每惧异闻,皆略而不答,惟心无邪悖,故不稍以自嫌。慺慺丹实,具如此启。”
[八桂堂呈叶潜仲]眉寿
长寿。《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毛 传:“眉寿,豪眉也。” 孔颖达 疏:“人年老者必有豪眉秀出者。” 高亨 注:“眉寿,长寿也。”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诗:“纳寒场,为春酒,昭景福,介眉寿。” 唐 唐正辞 《唐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铭》:“期天降鉴,介以眉寿。”《清史稿·世宗纪》:“旌 广东 兴寧县 老民 幸登运 年一百二岁,其子五人,各七八十岁,一门眉寿,加赐上用缎一匹。”
[八桂堂呈叶潜仲]千秋
(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八桂堂呈叶潜仲]煌煌
明亮辉耀貌
明星煌煌
[八桂堂呈叶潜仲]丞相
古代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务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八桂堂呈叶潜仲]袭侯
因世袭得来的侯爵。即侯爵的继承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阳成侯》:“后以军功封 阳成侯 ,世爵。至 啟 禎 间,袭侯某公薨,无子,止有遗腹,因暂以旁支代。”
[八桂堂呈叶潜仲]黑头
最早由包公的饰演者以黑脸出现而得名,后来泛指大花脸这种戏曲角色
[八桂堂呈叶潜仲]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八桂堂呈叶潜仲]权位
权势、地位
贪恋权位
[八桂堂呈叶潜仲]孰若
犹何如,怎么比得上。表示反诘语气。《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二》:“与其害农,孰若取之於商贾?”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与其惩既往之躭误,孰若慎将来之责成?”
[八桂堂呈叶潜仲]志意
(1).思想;精神。《荀子·修身》:“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韩诗外传》卷四:“血气平和,志意广大,行义塞天地,仁知之极也。” 明 方孝孺 《送金文举归省序》:“自非志意之相同,道术之相感,乌能相恤而不厌哉!”
(2).意愿。《北齐书·平秦王归彦传》:“ 归彦 既地居将相,志意盈满,发言陵侮,旁若无人。”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三:“ 凤翔 以监司贿致节鉞,志意已满,当不知有此语。”
(3).犹意志。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后数月,山中大火,鸚鵡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 宋 陆游 《贺汤丞相启》:“歷万变而志意愈坚。”
[八桂堂呈叶潜仲]静观
冷静地分析观察
冷眼静观
[八桂堂呈叶潜仲]鼎族
豪门贵族
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白行简《李娃传》
[八桂堂呈叶潜仲]起灭
(1).佛教语。指因缘和合而产生与因缘离散而消灭。 宋 范成大 《请佛阁晚望雪中数十峰如烂银晃耀暑光中》诗:“垒块苍然是九州,大千起灭更悠悠。” 清 黄遵宪 《游潘园感赋》诗:“弹指须臾千载后,几人起灭好楼臺。” 钱仲联 笺注:“《楞严经》:‘起灭无从。’”
(2).时隐时现;时有时无。 唐 皇甫曾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诗:“寒磬虚空里,孤云起灭间。” 宋 道潜 《次黄子理韵》:“寒炉燃豆萁,光焰时起灭。” 明 沉谦 《二郎神》词:“关山参差,宫闕起灭,长空烟雾。”
(3).谓玩弄手段,捏造是非。《元典章·吏部六·书吏》:“县吏暗分乡都,州吏分县,府吏分州,起灭词讼,久占衙门,败坏官事,残害良民。” 明 高攀龙 《三时记》:“止有凶人名 陈所藴 者,工于刀笔,以起灭为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举人秀才的,呼朋引类,把持官府,起灭词讼,每有将良善人家,拆得烟飞星散的。”
[八桂堂呈叶潜仲]轻沤
浮在水面的水泡。 唐 元稹 《哭小女降真》诗:“雨点轻沤风復惊,偶来何事去何情。” 清 赵翼 《浪花》诗:“轻沤数点碧溪滨,醖酿寧烦淑气緼。”
[八桂堂呈叶潜仲]不羡
不过分。《淮南子·精神训》:“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 高诱 注:“羡,过;和,适也。”
刘克庄,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