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和钱穆父舍人】_毕仲游 | 宋代

【和钱穆父舍人】作者:毕仲游 朝代:宋代

[和钱穆父舍人]和钱穆父舍人原文

簪笏三人共一班,仙凡回首不相关。

连名花判围宫砚,隔坐香焚暗博山。

红药对开阶两畔,紫宸入侍殿中间。

更知外省文书少,草罢词头阁老閒。

[和钱穆父舍人]诗词问答

问:和钱穆父舍人的作者是谁?答:毕仲游
问:和钱穆父舍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和钱穆父舍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毕仲游的名句有哪些?答:毕仲游

[和钱穆父舍人]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钱穆父舍人]参考注释

[和钱穆父舍人]簪笏

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序:“簪笏成行,貂缨在席。” 唐 杜甫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之三:“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宋 曾季貍 《艇斋诗话》:“ 山谷 ‘简编自襁褓,簪笏到仍昆’,取 退之 联句‘爵勋逮僮隶,簪笏自怀绷’。” 清 方文 《寿姊氏姚夫人六十》诗之二:“簪笏夫家贵, 河 山嫂氏贤。”

[和钱穆父舍人]一班

(1).表数量。用于人群。常含贬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也有一班妒忌 魏生 少年登高科的,将这桩事,只当做风闻言事的一个小小新闻,奏上一本。” 元 无名氏 《度翠柳》第二折:“待我辞别那一班儿姊妹兄弟,就跟的去。”《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进到厅上,一伙人在那里围着一张桌子 * , 潘三 駡道:‘你这一班狗才,无事便在我这里胡闹!’”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2).古代官吏等级,品以下又分若干班,以班多者为贵;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见《隋书·百官志上》。

(3).谓同一朝列。一列为一班。 宋 秦观 《次韵宋履中近谒大庆退食馆中》:“翠华初到殿中间,三馆诸儒共一班。”《宋史·礼志十五》:“同天节上寿班,自今枢密使副、宣徽、三司使、殿前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以上共作一班,进酒一醆。”

(4).同一批。《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时同 安老爷 一班儿拣发的十二人。”

(5).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悟此生之泡幻,藏千里於一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四·上杨提台禀帖》:“某把总自到汛以来,既未尝郭外查点,且终月不闻夜出,此耽逸之一班矣。”

(6).一般,一样。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常也一班。”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灯与名园总一班,峰峦层叠水潺湲。” 清 万玉卿 《潇湘怨·醒玉》:“一半是有情儿,一半是无情鬼,一班儿形骸髮齿,一班儿胎卵毛皮。”

(7).犹一番。《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冯公 见他説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 吕公 见他説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

(8).指军队中的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中的一个班级,或因工作与学习而编成的一个班组。旧时亦指一个戏剧团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每学量童生多寡,分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

[和钱穆父舍人]仙凡

(1).仙境与人间。 元 刘因 《游天城》诗:“天设限仙凡,云生失昏晓。”

(2).谓仙人与凡人。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三折:“秀才,你读书人,岂不知幽冥之理,仙凡之道,不可如此!”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那时还相信神仙和鬼神,并不以为虚造,所以所记虽有仙凡和幽明之殊,却都是史的一类。”

(3).借喻皇宫内苑与宫外。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歌咏》:“ 杨文公 初为光禄丞, 太宗 颇爱其才。一日,后苑赏花宴词臣,公不得预,以诗貽诸馆阁曰:‘闻戴宫花满鬢红 上林 丝筦待重瞳, 蓬莱 咫尺无因到,始信仙凡迥不同。’”

(4).比喻朝廷与地方。 宋 苏轼 《赠人》诗:“别后休论信息疎,仙凡自古亦殊途……谁怜泽畔行吟者,目断 长安 貌欲枯。” 冯应榴 注:“其人由官 荆 楚 而内召入 汴 者。”

[和钱穆父舍人]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和钱穆父舍人]相关

彼此关连;相互牵涉;互相关心

[和钱穆父舍人]连名

(1).几个人在同一文书上联合签名,表示共同负责。《汉书·霍光传》:“羣臣以次上殿,召 昌邑王 伏前听詔, 光 与羣臣连名奏王。”《宋书·蔡廓传》:“选案黄纸,録尚书与吏部尚书连名,故 廓 云‘署纸尾’也。”《娱目醒心编》卷三第二回:“二人依允,便去查明欠数,连名具呈。”

(2).犹齐名。 明 冯梦龙 《情史·情缘·单飞英》:“有 李英 者,本与 春娘 连名,其乐色皆 春娘 教之,常呼为姊。”

[和钱穆父舍人]花判

(1).旧时官吏用骈体文写成的语带滑稽的判词。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唐书判》:“ 唐 人判语必駢儷,今所传《龙筋凤髓判》及《白乐天集·甲乙判》是也……世俗喜道琐屑遗事,参以滑稽,目为花判。” 宋 刘克庄 《送赵司理归永嘉》诗:“客谈花判健,民道李官清。”

(2).引申为判决。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三折:“你可甚端冕临三辅,调弦理万民,剗的点检他这姻缘簿,花判他这有情人。”

(3).犹评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 秋容 素不解读,涂鸦不可辨认,花判已,自顾不如 小谢 ,有惭色。” 何垠 注:“花判,如五花判事,犹言判其好丑也。”

[和钱穆父舍人]宫砚

帝王宫中所用的砚台。 唐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御鞍金騕褭,宫砚玉蟾蜍。” 元 范梈 《秋日集咏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编修诸公》之六:“期接仙舟应少便,偶分宫砚亦多情。” 元 傅若金 《经采石》诗:“其旁有仙冢,云是 李太白 ,生为 长庚 精,没与大块息。因思 开元 中,出入蒙帝泽。御羹白瑶杯,宫砚青玉滴。”

[和钱穆父舍人]博山

博山炉的简称。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二:“ 洛阳 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斲復万鏤,上刻 秦 女携手仙。” 宋 杨万里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之七:“共听茅屋雨,添炷博山云。”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半篝残火听譙鼓,一缕名香裊博山。”

[和钱穆父舍人]红药

芍药花

[和钱穆父舍人]对开

(1) 由两个地点相向行驶

(2) 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一半

(3) 对半分配,即双方各占一半

[和钱穆父舍人]紫宸

(1).宫殿名,天子所居。 唐 宋 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 大明宫 内。 唐 杜甫 《冬至》诗:“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 紫宸 。”

(2).泛指宫廷。 明 沉鲸 《双珠记·邮亭失珠》:“纔离 紫宸 ,平步莲鞋稳。” 清 孙枝蔚 《北山》诗:“战士从来苦,谁曾达 紫宸 。”参阅《唐六典·尚书工部》、 宋 王应麟 《玉海·宫室·唐紫宸殿》。

(3).借指帝王、帝位。《晋书·后妃传序》:“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玉牀之连后星,喻金波之合羲璧。”《梁书·元帝纪》:“紫宸旷位,赤县无主,百灵耸动,万国回皇。”

[和钱穆父舍人]入侍

入朝奉侍。《汉书·曹参传》:“ 参 怒而笞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乃所当言也。’”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追慕 南越 、 婴齐 入侍,北面称臣,伏听告策。”

[和钱穆父舍人]中间

(1) 中心

中间突破

(2)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3) 在里面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

[和钱穆父舍人]省文

(1).省略其文字。亦指简称或略语。《晋书·礼志上》:“今礼仪事同而名异者,輒别为篇,卷烦而不典。皆宜省文通事,随类合之,事有不同,乃列其异。”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四:“《春秋》载二百四十二年之事,其为简册无几耳,故多从省文。”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古人行文不嫌疏略例》:“《易·繫辞》云:‘润之以风雨。’《论语》云:‘沽酒市脯不食。’《玉藻》云:‘大夫不得造车马。’皆从一而省文也。”

(2).减少字的笔画。

[和钱穆父舍人]词头

构词成分之一,指词的前缀

[和钱穆父舍人]阁老

唐 代对中书舍人中年资深久者及中书省、门下省属官的敬称。 五代 、 宋 以后亦用为对宰相的称呼。 明 清 又用为对翰林中掌诰敕的学士的称呼。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两省(中书省、门下省)相呼为阁老,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长。”《旧唐书·杨绾传》:“故事,舍人年深者谓之阁老,公廨杂科,归阁老者五之四。”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一日诸阁老待漏朝堂,语及林泉之事。”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 赵文肃 先生云:‘我这个嘴, 张子 这个脸,也做了阁老,始信万事有前定。’”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阁老》:“ 苏州 有 阁老坊 ,乃 吴匏庵 为学士时所建,则翰林之在 文渊 掌誥敕者,亦得称阁老矣。”

,

  • 【喜小儿病愈】_陆游 | 宋代
  • 【喜小儿病愈】_陆游 | 宋代 >> 【喜小儿病愈】_陆游 | 宋代...

  •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_黄庭坚 | 宋代
  •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_黄庭坚 | 宋代 >>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_黄庭坚 | 宋代...

  • 【挽何与时】_李石 | 宋代
  • 【挽何与时】_李石 | 宋代 >> 【挽何与时】_李石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