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寻米堆山】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雨中寻米堆山]雨中寻米堆山原文
僧楼鸣钟罢,徘徊向山路。
远眺米堆山,苍苍积烟雾。
溪涧窅然深,冈峦缅非故。
千重修竹林,一径江梅树。
花香上寒衲,石流湿芒屦。
山霭接湖云,日夕自来去。
迢迢五云洞,欲问诛茅处。
[雨中寻米堆山]诗词问答
问:雨中寻米堆山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雨中寻米堆山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
[雨中寻米堆山]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一
[雨中寻米堆山]参考注释
[雨中寻米堆山]僧楼
寺院楼屋。 清 张飌 《秋晚华严楼》诗:“ 静海寺 前行客舟, 草鞋夹 里见僧楼。”
[雨中寻米堆山]鸣钟
(1).敲钟。《后汉书·礼仪志上》:“诸行出入皆鸣钟,皆作乐。”
(2).谓食则鸣钟。形容富豪之家的生活。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出平原而联骑,居里閈而鸣钟。”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闢玄闈以阐化,寝鸣钟以体国。”参见“ 鐘鸣鼎食 ”。
(1).击钟发声。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竟陵王同沉右率过刘先生墓诗》:“善诱宗学原,鸣鐘霽幽抱。” 宋 范成大 《玉堂寓值》诗:“上直马归催下钥,传更人唱促鸣鐘。”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夜半钟》:“ 六一居士 谓 继 此诗,句则佳矣,奈夜半非鸣鐘时。或云 姑苏寺 鐘,多鸣於半夜。”
(2).古代青铜制乐器。悬挂架上,叩之而鸣。 唐 李白 《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鏗鸣鐘,考朗鼓,歌《白鳩》,引拂舞。”
[雨中寻米堆山]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雨中寻米堆山]山路
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雨中寻米堆山]远眺
向远方眺望
[雨中寻米堆山]苍苍
(1) 灰白色的
两鬓苍苍十指黑
(2) 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
天苍苍,地茫茫
(3) 茂盛,众多的样子
蒹葭苍苍。——《诗·秦风·蒹葭》
[雨中寻米堆山]烟雾
烟、雾、云、气的泛称
山谷里烟雾缭绕
残生竟抱烟霞癖。——倪瓒《次韵郯九成见寄》
[雨中寻米堆山]溪涧
两山之间的河沟
[雨中寻米堆山]窅然
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山谷窅然
[雨中寻米堆山]冈峦
一个连一个,起伏不断的山冈
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雨中寻米堆山]重修
(1)
(2) 再度修整或修建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重修庙宇,再造金身
(3) 再次增删修改
重修《本草》
[雨中寻米堆山]竹林
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雨中寻米堆山]一径
亦作“ 一逕 ”。1.一条小路。《晋书·贾充传》:“ 充 帐下都督 周勤 时昼寝,梦见百餘人録 充 ,引入一逕。” 唐 杜甫 《遣意》诗之一:“一逕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溪南重迴首,一径出修篁。” 宋 杨万里 《桑茶坑道中》诗之八:“山根一径抱溪斜,片地纔宽便数家。” 清 钱谦益 《香山寺》诗:“千峯匼匝更分明,磵复冈迴一径清。”
(2).径直。《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明日捉个空,便一逕到 临安府 前叫起屈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衝军阵,鞭骏马,一径地西南上迓。”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姑姑,你姪儿除授 潭州 为理,一径的来望姑姑。”《水浒传》第四二回:“再停两日,点起山寨人马,一径去取了来。”《孽海花》第四回:“长班要去通报, 雯青 説:‘不必。’説着,就一逕向 公坊 住的那三间屋里去。” 鲁迅 《野草·狗的驳诘》:“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3).方言。一直。谓持续不断。《海上花列传》第十二回:“只要 王老爷 一径搭 沉小红 要好落去,故末算是耐 沉小红 本事大哉。” 朱自清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后来又在一个乡镇-- 甪直 --里住了四五年,一逕是做着小学教师。”
[雨中寻米堆山]江梅
一种野生梅花。 宋 范成大 《梅谱》:“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絶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疎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 元 张雨 《喜春来·除夜玉山舟中赋》曲:“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溅溅漱玉沙。” 清 张锡祚 《题美人岁朝图》诗:“和气散林皋,江梅香满屋。” 沉尹默 《玉楼春》词:“垂垂又见江梅发,空醉刚圆杯底月。”
[雨中寻米堆山]寒衲
(1).单薄的僧衣。 唐 寒山 《诗》之一九七:“不学白云巖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
(2).代指贫苦僧人。 清 姚鼐 《同禹卿拙斋登木末楼》诗:“故交纵荡情忘老,寒衲逢迎语亦稀。”
[雨中寻米堆山]石流
由于自身重量并常借助冰冻作用沿着斜坡向下缓慢移动或曾移动过的岩石碎块堆
[雨中寻米堆山]芒屦
芒鞋。 宋 苏轼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次韵》:“幽人行未已,草露溼芒屨。” 明 王守仁 《龙潭夜坐》诗:“草露不辞芒屨溼,松风偏与葛衣轻。” 清 吴伟业 《赠同年嘉定王进士》诗之二:“彊饭却扶芒屨健,高歌脱帽酒杯狂。”参见“ 芒鞋 ”。
[雨中寻米堆山]山霭
山上的云气。 唐 岑参 《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靄碧氛氲。” 宋 梅尧臣 《山光寺》诗:“鸟啼山靄里,僧语山林中。”
[雨中寻米堆山]日夕
(1) 日夜
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近黄昏时;傍晚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雨中寻米堆山]自来
从来;原来
[雨中寻米堆山]迢迢
(1) 形容遥远。也作[迢递]
千里迢迢
(2) 漫长;长久
夜迢迢
恨迢迢
[雨中寻米堆山]五云
(1).青、白、赤、黑、黄五种云色。古人视云色占吉凶丰歉。《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关尹子·二柱》:“五云之变,可以卜当年之丰歉。”《云笈七籤》卷四一:“五云交荫,六炁扇尘。”
(2).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南齐书·乐志》:“圣祖降,五云集。”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瑞开三眷,祥洽五云。”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三折:“神霄絳闕,丽日五云浮,开綺讌,待宸游。”
(3).指皇帝所在地。 唐 王建 《赠郭将军》诗:“承恩新拜上将军,当值巡更近五云。”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天书飞下五云傍,紫陌珂声夜未央。” 清 陈梦雷 《立秋后一日至都门即事赋感》诗:“遥向五云深处望,低徊今昔倍辛酸。”
(4).指云英、云珠、云母、云液、云沙五种云母。据称按五季服用,能寿考乃至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或闻有晓消五云,飞八石,转九丹,治黄白。”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服五云之法……服之一年,则百病除;三年久服,老公反成童子;五年不闕,可以役使鬼神。”参阅 杨明照 《<抱朴子内篇校释>补正》。
(5).见“ 五云体 ”。
[雨中寻米堆山]诛茅
亦作“ 诛茆 ”。1.芟除茅草。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或诛茅而剪棘,或既西而復东。” 闽 徐夤 《新葺茆堂》诗:“翦竹诛茆就水滨,静中还得保天真。”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他风流慷慨世间稀,选胜诛茅堂搆美。”
(2).引申为结庐安居。 庞树松 《檗子书来约游》诗:“到此倘嫌山水浅,人间何地可诛茅。”
清代,王士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