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漫想二首·其二】_叶太叔 | 明代

【漫想二首·其二】作者:叶太叔 朝代:明代

[漫想二首·其二]漫想二首·其二原文

书生何事漫销魂,极目萧条莫可论。

几处渔歌沈白日,千家灯火隐黄昏。

身衰难泛沧波去,囊尽犹怜破壁存。

传道圣明更美政,不胜踊跃俯乾坤。

[漫想二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漫想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叶太叔
问:漫想二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漫想二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叶太叔的名句有哪些?答:叶太叔

[漫想二首·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一

[漫想二首·其二]参考注释

[漫想二首·其二]书生

(1) 读书人

白面书生

(2) 指抄写的人

[漫想二首·其二]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漫想二首·其二]销魂

形容伤感或欢乐到极点,若魂魄离散躯壳。也作[消魂]

乐乐愈精愈妙了,令人销魂。——《警世通言》

[漫想二首·其二]极目

远望,尽目力所及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极目四望。——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义律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漫想二首·其二]萧条

经济成长退缩

经济萧条

[漫想二首·其二]渔歌

打鱼人唱的歌

渔歌互答。——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漫想二首·其二]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漫想二首·其二]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漫想二首·其二]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漫想二首·其二]沧波

碧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閲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澮。”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二:“昭昭 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明 秦夔 《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汀州远近迷云树,东去沧波急如注。” 赵朴初 《水仙子》词:“问归船载着情多重?托沧波消息通。”

[漫想二首·其二]破壁

(1) 破损颓坏的墙壁

破壁残垣

(2) 破开墙壁。比喻人飞黄腾达或打破现状,有所作为

面壁十年图破壁

[漫想二首·其二]传道

(1) 向听众讲授解释道义、道行

(2) 古时指传授圣贤之道,后也指传教

[漫想二首·其二]圣明

英明圣哲,无所不晓。旧时称颂皇帝的一种谀辞

这真是[曲终奏雅],令人如释重负,觉得 * 毕竟圣明,好人也终于得救。——鲁迅《病后杂谈》

[漫想二首·其二]美政

(1).犹德政。好的政治措施。《楚辞·离骚》:“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 彭咸 之所居。”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若乃美政所施,洪恩所润,不可究陈。” 唐 杜甫 《陪王侍御登东山宴姚通泉》诗:“ 姚公 美政谁与儔,不减昔时 陈太丘 。”

(2).使政治美善。《荀子·儒效》:“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

[漫想二首·其二]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漫想二首·其二]踊跃

(1) 向上跳起

踊跃欢呼

(2) 欢欣奋起的样子

踊跃参加

[漫想二首·其二]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

  • 【过黄竹庵书一绝寄陈子明】_李之世 | 明代
  • 【过黄竹庵书一绝寄陈子明】_李之世 | 明代 >> 【过黄竹庵书一绝寄陈子明】_李之世 | 明代...

  • 【题朱惟四小青林】_李云龙 | 明代
  • 【题朱惟四小青林】_李云龙 | 明代 >> 【题朱惟四小青林】_李云龙 | 明代...

  • 【宋贤三绝卷(文与可墨竹东坡山谷题跋)】_李坚(贞夫) | 明代
  • 【宋贤三绝卷(文与可墨竹东坡山谷题跋)】_李坚(贞夫) | 明代 >> 【宋贤三绝卷(文与可墨竹东坡山谷题跋)】_李坚(贞夫)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