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崔处士山居】作者:许浑 朝代:唐代
[题崔处士山居]题崔处士山居原文
坐穷今古掩书堂,二顷湖田一半荒。
荆树有花兄弟乐,橘林无实子孙忙。
龙归晓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自香。
向夜欲归心万里,故园松月更苍苍。
[题崔处士山居]诗词问答
问:题崔处士山居的作者是谁?答:许浑
问:题崔处士山居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题崔处士山居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许浑的名句有哪些?答:许浑
[题崔处士山居]许浑题崔处士山居 书法图
题崔处士山居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35-26
[题崔处士山居]参考注释
[题崔处士山居]今古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頫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题崔处士山居]书堂
(1).学堂。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就经黌舍,略见书当;习武兵栏,偏知剑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达生 辞了母亲,又到书堂中去了。”
(2).书房。 唐 赵嘏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诗:“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宋 陆游 《戏咏闲适》:“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
[题崔处士山居]湖田
在湖泊地区开辟的水田,四周修筑围埝
[题崔处士山居]一半
部分地
欠收原因一半由于干旱,一半由于虫灾
[题崔处士山居]兄弟
(1)
(2) 专指弟弟
(3) 男子自称
[题崔处士山居]橘林
(1).古 蜀 名园。 汉 扬雄 《蜀都赋》:“西有 盐泉 、 铁冶 、 橘林 、 铜陵 。”《宋书·谢灵运传》:“至若 凤 丛 二臺, 云梦 、 青丘 、 漳渠 、 淇园 、 橘林 、 长洲 ,虽千乘之珍苑,孰嘉遁之所游。”原注:“ 橘林 , 蜀 之园林。”
(2).橘树林。 唐 韩翃 《送元詵还江东》诗:“客路随枫岸,人家扫橘林。” 五代 牛希济 《临江仙》词:“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
[题崔处士山居]无实
(1).指植物不结子实。《礼记·月令》:“﹝孟秋之月﹞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復还,五穀无实。”
(2).不真实;不诚实。《管子·明法解》:“以无实之言诛之,则姦臣不能无事贵重而求推誉,以避刑罚而受禄赏焉。”《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鑠金。” 王逸 注:“谗言无诚,君不察也。” 金 元好问 《后饮酒》诗之二:“金丹换凡骨,诞幻若无实。”
(3).没有实体。《史记·赵世家》:“乘飞龙上天不至而坠者,有气而无实也。”
[题崔处士山居]子孙
(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题崔处士山居]晓洞
犹洞晓,透彻地知道。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三:“二臣皆身歷戎行,晓洞贼情,故动中窾会,非书生臆测所及。”
[题崔处士山居]山草
(1).山中的草。 唐 李益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运转春华至,岁来山草緑。”
(2).犹言山野草莽。借指在野未仕。《后汉书·李固传》:“方今之事,復同於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晋书·隐逸传·郭文》:“山草之人,安能佐世!”
[题崔处士山居]归心
(1) 回家的念头。即归思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晋· 王讚《杂诗》
(2) 真心归附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日》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
[题崔处士山居]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 * 。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题崔处士山居]故园
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 * 《七律·到韶山》
[题崔处士山居]松月
松间明月。多用以渲染幽然情景。 唐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诗:“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 雍陶 《宿大彻禅师故院》诗:“竹房谁继生前事,松月空悬过去心。” 宋 戴复古 《题赵庶可山台》诗之二:“松月照今古,樵风送往还。”
[题崔处士山居]苍苍
(1) 灰白色的
两鬓苍苍十指黑
(2) 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
天苍苍,地茫茫
(3) 茂盛,众多的样子
蒹葭苍苍。——《诗·秦风·蒹葭》
唐代,许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