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首】作者:释印肃 朝代:宋代
[偈颂三十首]偈颂三十首原文
化藏经语,结般若因,度有缘众。
一卷一千,共亦不共,才出头来,便得受用。
此经无价,拟议不中。
除非自肯,破尘了梦。
见佛不空,塔成无缝。
半偈舍身,古今尊重。
劫火不烧,魔不能动。
佛祖皆宗,天龙普供。
万莫放过,千亿珍重。
[偈颂三十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三十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印肃
问:偈颂三十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印肃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印肃
[偈颂三十首]释印肃偈颂三十首 书法图
偈颂三十首书法作品
[偈颂三十首]参考注释
[偈颂三十首]般若
智慧。佛教用语。通过直觉的洞察所获得的先验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识
[偈颂三十首]有缘
有缘分,有机缘
有缘千里来相会
[偈颂三十首]一卷
一排。《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只见里面是小小的三间两捲房子。前一捲三间,通连左右两铺,靠窗南炕;后一捲,一明两暗。”
[偈颂三十首]不共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公卑 杞 , 杞 不共也。” 杜预 注:“共音恭,本亦作恭。”《管子·四称》:“不与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 明 刘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鉴之若是也。”
(2).不具备。《国语·鲁语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韦昭 注:“共,具也。”
(1).不与,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共你摇嘴掉舌,不共你鬦争鬦合。”
(2).不同。 宋 孙光宪 《上行杯》词:“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偈颂三十首]出头
多一点的
年纪四十出头
[偈颂三十首]受用
(1) 接受财物作为官府开支;受益
受用不尽
(2) 舒适
今天身体有点不受用
(3) 享受
共同受用
[偈颂三十首]无价
无法计算价值。比喻极为珍贵。《尹文子·大道上》:“﹝邻人﹞以(寳玉)献 魏王 ……王问价,玉工曰:‘此无价以当之。五城之都,仅可一观。’”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以分寸之瑕,弃盈尺之夜光;以蚁鼻之缺,捐无价之淳钧,非 荆和 之远识, 风胡 之赏真也。” 宋 苏轼 《次韵送徐大正》:“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 清 陈维崧 《三姝媚·寄远用梅溪韵》词:“斜压红裯,曾化为蝴蝶,此欢无价。”
[偈颂三十首]拟议
(1) 行动之前的计划、筹划
(2) 草拟
拟议规划
[偈颂三十首]不中
(1).不符合。《礼记·檀弓下》:“三臣者废輴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也,而君何学焉。” 孙希旦 集解:“不中谓不合法式。”《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又劣弱,不中於款。”
(2).不适合,不适当。《论语·子路》:“刑罚不中, * 无所措手足。”《后汉书·崔骃传》:“嗟呼!刑罚不中,乃陷人於穽。”
(3).不行;不成。《孟子·离娄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宋 杨万里 《白菊》诗:“霜后黄花顿不中,独餘白菊鬦霜浓。”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这个先生实不中,九经三史几曾通?” 冯金堂 《挖圹》:“你光想着美的事,不考虑里边的困难总不中。”
(4).犹不堪。 唐 王建 《春去曲》:“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
(5).没有中目标。《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乐 ( 欒乐 )射之,不中;又注,则乘槐本而覆。” 汉 贾谊 《君道》:“夫射而不中者,不求之鵠,而反修之於己。”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李孝女》:“诱女誓神前,口啮其面,抽佩刀刺之不中。”
(6).指科举落第。《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有个浑家 王氏 ,见丈夫试不中归来,把复姓为题,做个词儿。”
《易》卦六爻,分为上下卦,第二爻居下卦之中,第五爻居上卦之中。不在二、五两爻之位的谓之不中。《易·乾》:“九三,重刚而不中。” 孔颖达 疏:“不中者,不在二五之位,故不中也。” 高亨 注:“九三不居上下卦的中位,是为‘不中’。”
[偈颂三十首]除非
(1) 表示唯一的条件,常跟[才]、[否则]、[不然]等合用,相当于[只有]
除非在这里修个水库,否则不能解决供水问题
(2) 在除…外的任何情况下;除…情况之外
除非有两个证人作证明,否则,此案不成立
(3) 表示不计算在内;除了
这事除非他,谁也不能告诉
[偈颂三十首]无缝
(1).指衣服没有针线缝合的痕迹。《飞燕外传》:“帝御流波文縠无缝衫。” 晋 杨方 《合欢诗》之一:“衣共双丝绢,寝共无缝裯。”《太平广记》卷六八引 唐 牛峤 《灵怪录》:“﹝ 郭翰 ﹞徐视其衣,并无缝。”
(2).指事物没有空隙或缝隙。 宋 秦观 《秋夜病起怀端叔》诗:“天光脃如洗,月色清无缝。”《花月痕》第五回:“﹝ 痴珠 ﹞用手推那破门,却是闭得紧紧的无缝,不知中间是何神像。”
[偈颂三十首]舍身
(1).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捨身”。六朝时此风最盛。《梁书·武帝纪下》:“ 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舆驾幸 同泰寺 捨身。”《隋书·五行志上》:“是时帝崇尚佛道……数诣 同泰寺 ,捨身为奴,令王公已下赎之。” 宋 陶穀 《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 ,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捨身为马僮者,有捨身为打扇者。”
(2).牺牲自己。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我 鱼惠兰 ,只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陈去病 《辑<陆沉丛书>初集竟题首》诗:“誓死肯从穷髮国,舍身齐上断头臺。”
[偈颂三十首]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偈颂三十首]尊重
敬重;重视
互相尊重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尊重知识和人才
[偈颂三十首]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 清 龚自珍 《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康 昭 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 龙堆 。”
[偈颂三十首]能动
自觉主动
[偈颂三十首]佛祖
(1).佛教称修行成道者为佛,开创宗派者为祖师,故称成佛作祖者为佛祖。 宋 志磐 有《佛祖统纪》五十四卷,详载 天台宗 的源流。 宋 苏轼 《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诗:“前年开阁放柳枝,今年洗心归佛祖。”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苏黄秦书各有所僻》:“余家收 山谷 所书禪句几三十餘首,有云……‘自是钓鱼船上客,偶除鬚鬢著袈裟,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元 宋旡 《答无住和太初韵见寄》:“眼高无佛祖,诗癖有山兄。”
(2).指佛教的创始人 释迦牟尼 。
(3).犹言老天爷。表示惊叹之词。《红楼梦》第四一回:“ 刘姥姥 听了,摇头吐舌説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隻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偈颂三十首]天龙
(1).天上的龙。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叶公 子高 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於是天龙闻而下之。” 宋 王安石 《化城阁》诗:“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汉上。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四向。”
(2).佛教语。谓诸天与龙神。《法华经·序品》:“天龙恭敬,不以为喜。”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 灵山 在,八部天龙礼我言。”
(3).房宿第三星之名。《星经》卷上:“三名天龙,四名天马。”
(4).山名。在 山西省 太原县 境。产硫磺。山壁有 北魏 拓跋氏 所造凹形佛像,是美术雕刻史上有价值的杰作。
(5).蜈蚣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部·蜈蚣》。
[偈颂三十首]放过
犹放弃。《朱子全书》卷九:“ 曾子 鲁钝难晓,只是他不肯放过,直是捱得到透彻了方住。” 明 高明 《琵琶记·金闺愁配》:“好笑我爹爹定要将奴家招赘 蔡状元 为壻,那状元不肯……谁想爹爹苦不放过。” 巴金 《家》二三:“现在倒是自己把好机会放过了。”
[偈颂三十首]千亿
极言其多。《诗·大雅·假乐》:“千禄百福,子孙千亿。” 高亨 注:“ 周 代以十万为一亿。千亿,言其多。”《汉书·哀帝纪》:“陛下圣德宽仁,敬承祖宗,奉顺神祇,宜蒙福祐子孙千亿之报。” 宋 陆游 《梅花绝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 放翁 。”
[偈颂三十首]珍重
(1) 重视;爱惜
珍重两国的团结
(2) 保重身体
临别时互道珍重
负载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宋代,释印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