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作者:陈傅良 朝代:宋代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原文
去年上溪船,落日建安旐。
今年上溪船,濡露金华草。
当代能几人,胡不白发早。
念昔会合时,心事得倾倒。
倚庐鱼鼓夜,联辔鸡人晓。
遐搜接混茫,细剖入幽眇。
挹注隘溟渤,扶携薄穹昊。
斯文何契阔,之子复凋槁。
百年在无穷,寥郭一过鸟。
家人徵旧闻,学者拾余稿。
区区存万一,散逸谁可保。
君看鲁论上,彭寿颜回夭。
于今悬日月,岂必言语好。
傥无后来者,泯没秋毫小。
南浮吴蜀会,北顾关河杳。
怀哉各努力,人物古来少。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诗词问答
问: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的作者是谁?答:陈傅良
问: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傅良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傅良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参考注释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去年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落日
夕阳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建安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
汉末 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金华
浙江省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浙江省中部,面积222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84万,市区人口11万。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以金华火腿闻名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当代
目前这个时代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胡不
何不。《诗·鄘风·相鼠》:“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苟必信,胡不赴 秦 军俱死?”《汉书·韦贤传》:“黄髮不近,胡不时监?”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会合
(1) 聚集到一起
两军会合后继续前进
(2) 两个或多个物体在预定的时间和地点以零相对速度相遇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心事
心里盘算、思虑的事(多指感到为难的)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倾倒
(1) 倒塌;倒下
教堂行将倾倒
(2) 心折,佩服
令君倾倒
(3) 使人倾心、爱慕
倾倒一时
倾倒全城年轻人
(4) 全部倒出;大量付出
倾倒了毕生心血
(5) 倾吐;畅谈
若得会面,彼此倾倒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倚庐
(1).古人为父母守丧时居住的简陋棚屋。《左传·襄公十七年》:“ 齐 晏桓子 卒, 晏婴 麤縗斩,苴絰、带、杖,菅屨,食鬻,居倚庐,寝苫、枕草。”《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六年》:“﹝三月,﹞癸酉,太后殂。帝居倚庐,朝夕进一溢米。”《清史稿·宣宗纪三》:“甲戌,皇太后崩……上居倚庐,席地寝苫。”
(2).谓父母倚靠庐舍盼子归来。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世之宦游者多矣,啣命千里,亲老不获从,甚则倚庐陟屺,目穷心折,终不敢少露於宾客笑语及邮筒笔楮之间。而子或浮沉宦辙,垂五载十载,出而裾絶,入而室虚者,岂少哉!”参见“ 倚门 ”。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鱼鼓
亦作“ 鱼皷 ”。1.鱼形木鼓。寺院中击之以报时。 唐 真觉 《咏鱼鼓》之一:“我暂作鱼鼓,悬头为众苦。师僧喫茶饭,拈槌打我肚。身虽披鳞甲,心中一物无。” 宋 陆游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诗:“径投野寺睡正美,鱼鼓忽报江天明。” 清 朱彝尊 《兜率院》诗:“六时响鱼皷,四面围筠杉。” 清 蒋景祁 《瑞鹤仙·慈仁寺松》词:“叹支离相伴,一篝佛火,沸彻僧寮鱼鼓。”
(2).一种竹制打击乐器。详“ 鱼鼓简子 ”。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联辔
犹联骑。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一:“国乐呼联轡,行厨载满车。”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遂联轡而去。” 宋 陈傅良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诗:“倚庐鱼皷夜,联轡鸡人晓。” 明 薛正言 《登嵩山记》:“时日已昳,联轡往 少林寺 。”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鸡人
亦作“鷄人”。 周 官名。掌供办鸡牲。凡举行大典,则报时以警夜。《周礼·春官·鸡人》:“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告之时。凡祭祀,面禳衅,共其鸡牲。” 孙诒让 正义:“‘鸡人’者, 叶 钞《释文》作‘鷄人’。 阮元 云:‘从佳者小篆,从鸟者籀文。’”后指宫廷中专管更漏之人。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坐朝晏罢,每旦晨兴,属传漏之音,听鸡人之响。” 宋 王安石 《和祖择之登紫微阁》之一:“宫楼唱罢鷄人远,门闕朝归虎士闲。”《花月痕》第四八回:“晨光隐约上檐端,絳幘鸡人促晓餐。”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遐搜
犹穷究。 唐 韦应物 《因省风俗与从侄成绪游山水中道先归寄示》诗:“始造双林寂,遐搜洞府秘。” 宋 陈傅良 《器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诗:“遐搜接混茫,细剖入幽眇。”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混茫
(1) 模糊,看不清
雾越来越大,天地间最后终于混茫一片
(2) 蒙昧,不开化。又作[混芒]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幽眇
也作[幽妙]。精微
铿锵发金石,幽眇感鬼神。——韩愈《荆潭唱和诗序》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挹注
见“ 挹彼注兹 ”。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溟渤
溟海 和 渤海 。多泛指大海。 南朝 宋 鲍照 《代君子有所思》诗:“筑山拟 蓬 壶 ,穿池类 溟 渤 。” 唐 李涉 《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诗:“后辈无劳续出头,坳塘不合窥溟渤。” 明 袁宏道 《答蹇督抚》:“唯是溟渤之大,不让渗潢;以兹沙石之顽,得效礱礪。” 清 唐孙华 《寄题三贤祠》诗:“ 江夏 今儒宗,词源倾溟渤。”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扶携
(1).提携,扶植。《韩诗外传》卷五:“夫人性善,非得明王圣主扶携,内之以道,则不成为君子。”
(2).搀扶。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月餘,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讙为贺。”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所欲面势好,老稚通扶携。” 明 袁宏道 《送观察侯公序》:“乃扶携而诉於臺,获以其事上请,詔进公一官。” 清 唐孙华 《发粟行》:“村民持票蹋城闕,扶携百里支官粮。”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穹昊
犹穹苍。 南朝 宋 谢灵运 《宋武帝诔》:“如何一旦,缅邈穹昊。”《周书·宣帝纪》:“穹昊在上,聪明自下。” 宋 范仲淹 《稼穑惟宝赋》:“故能富庶之风,告成穹昊。” 明 徐渭 《代再进白鹿表》:“斋戒以事神明,於穆而孚穹昊。” 林纾 《祭高梧州文》:“俯视庭轩,仰对穹昊,忽忽若癇,莫知所可。”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契阔
久别的情怀
死生契阔。——《诗·邶风·击鼓》
行路仓卒,非陈契阔之所。——《后汉书·范冉传》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之子
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凋槁
(1).草木凋谢枯萎。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十一:“西风蛰龙蛇,众木日凋槁。” 宋 欧阳修 《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奉呈圣俞》诗:“四时悲代谢,万物惜凋槁。”
(2).形容人容貌憔悴。 宋 曾巩 《冬暮感怀》诗:“将帅色凋槁,蚍蜉势趫腾。” 宋 苏辙 《次韵秦观梅花》:“病夫毛骨日凋槁,愁见米盐惟醉倒。”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无穷
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乐亦无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受享无穷。——清· 黄宗羲《原君》
传之无穷。
后患无穷
无穷的悔恨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家人
(1) 家庭成员
家人团聚
(2) 旧称仆人
(3) 指平民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旧闻
指过去发生的事情,特指掌故、逸闻、琐事等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学者
(1).做学问的人;求学的人。《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唐 薛存诚 《太学创置石经》诗:“儒林道益广,学者心弥鋭。”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滎阳 吕公 教学者读书,须要字字分明。”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学者当知所尚,不可视两刻为寻常而忽之耳。”
(2).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庄子·刻意》:“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己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 成玄英 疏:“斯乃 子夏 之在 西河 , 宣尼 之居 洙 泗 ,或游行而议论,或安居而讲説,盖是学人之所好。”《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蓺。”《旧五代史·晋书·史匡翰传》:“尤好《春秋左氏传》,每视政之暇,延学者讲説,躬自执卷受业焉。” 清 李渔 《比目鱼·赠行》:“昨日在几案之上,又见他几首新诗,竟是一个大文人真学者。” 鲁迅 《而已集·读书杂谈》:“研究文章的历史或理论的,是文学家,是学者。”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万一
(1) 万分之一,表示极小的部分
万一之得。——《聊斋志异·促织》
(2) 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定
万一下大雨,我也一定来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散逸
向四处散开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鲁论
即《鲁论语》。《论语》的 汉 代传本之一。相传为 鲁 人所传,是今本《论语》的来源之一。《汉书·艺文志》:“传《鲁论语》者, 常山 都尉 龚奋 、 长信 少府 夏侯胜 、丞相 韦贤 鲁扶卿 、前将军 萧望之 、 安昌侯 张禹 ,皆名家。 张氏 最后而行于世。”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序录》:“ 汉 兴,传者则有三家,《鲁论语》者, 鲁 人所传,即今所行篇次是也。”按,三家指传《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三家。 张禹 所传《论语》,以《鲁论》为本,既传于世,故后世又称《论语》为《鲁论》。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五:“ 愈 ( 韩愈 )既死, 籍 ( 张籍 )祭诗有‘《鲁论》未讫注,手跡今微茫’,则知 愈 晚年尝註《论语》未讫而絶笔。” 明 吴骐 《塞下曲》:“为言侍子今无恙,初在京师读《鲁论》。” 清 赵翼 《午睡》诗:“少小读《鲁论》,昼寝惩昏頽。”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岂必
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言语
说话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市人之言语。——唐· 杜牧《阿房宫赋》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无后
(1).没有后嗣。《左传·成公八年》:“ 宣孟 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 絶嗣无后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我也只为不忍见员外无后,恐怕你遭了别人毒手。” 清 唐甄 《潜书·居室》:“妬而至於无后,则凶矣。”
(2).谓没有落后的。 汉 牟融 《理惑论》:“ 牟子 曰:‘道之言导也。导人致於无为,牵之无前,引之无后,举之无上,抑之无下。’”
(3).犹未晚,不迟。《资治通鉴·周赧王二十七年》:“﹝ 苏代 ﹞对曰:‘愿王受之而勿称也。 秦 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 胡三省 注:“无后,犹言未晚。”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来者
(1) 将来的事或人
来者犹可追
使来者读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前来的人或物
来者不拒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泯没
消灭;消失。常用为死的婉称
严霜夏坠,从弟雕落,二子泯没,天丧予,何痛如之!——《谷梁传》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秋毫
秋季鸟兽的毫毛。形容极小的事
秋毫不敢有所犯。——《史记·项羽本纪》
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循规蹈矩无损秋毫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吴蜀
(1). 三国 时的 吴国 与 蜀国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但可然赞其伐 蜀 ,而自説新据诸郡,未可兴动, 吴 必不敢越我而独取 蜀 。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 吴 蜀 之利。”《晋书·愍帝纪论》:“ 王弥 者, 青州 之散吏也……新起之寇,乌合之众,非 吴 蜀 之敌也。”
(2).泛指 吴 地与 蜀 地。《宋史·儒林传六·陈亮》:“夫 吴 蜀 天地之偏气, 钱塘 又 吴 之一隅。”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北顾
(1).顾望北方。《楚辞·刘向<九叹·忧苦>》:“菀彼青青,泣如頽兮;留思北顾,涕渐渐兮。” 王逸 注:“言己所以留精思,常北顾而视 郢都 。” 晋 潘岳 《夏侯常侍诔》:“惠训不倦,视人如伤。乃眷北顾,辞禄 延熹 。”
(2).山名。即 北固山 。 南朝 梁武帝 《登北顾楼》诗:“ 南城 连地险, 北顾 临水侧。”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六“ 丹阳 北固 是 吴 关,画出楼臺云水间” 王琦 注引《建康实录》:“ 梁武帝 幸 京口 ,登 北固楼 ,改名 北顾 。”参见“ 北固 ”。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关河
关塞;关防。泛指山河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宋· 柳永《八声甘州》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努力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人物
(1)
(2) 小说或戏剧中被描写的人
人物描写
(3) 被认为有突出或显著特性的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 * 《沁园春·雪》
恺撒是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西人之画,则人物必有概范,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4) 讲话者;提警告、提要求、鼓励或发命令的人
由一个圈内人物指导
(5) 有才能之人
此人是个人物
[哭吕伯恭郎中舟行寄诸友]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宋代,陈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