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寺拈香】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柏林寺拈香]柏林寺拈香原文
柏林古刹炳长安,岁久榱题惜废残。
况是近邻跃龙邸,特教重焕散花坛。
綵衣随喜思依怙,萱戺延釐合施檀。
佛法故当忘一切,于斯云忘我诚难。
[柏林寺拈香]诗词问答
问:柏林寺拈香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柏林寺拈香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柏林寺拈香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柏林寺拈香]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二
2. 去声
[柏林寺拈香]参考注释
[柏林寺拈香]柏林
德国中东部、施普雷河注入韦尔河口处的城市,重要国际交通枢纽之一;面积833平方公里,人口343.3万(1990)
[柏林寺拈香]古刹
年代久远的寺庙
燕然对古刹,代郡隐城楼。—— 南朝陈· 徐陵《出自蓟北门行》
[柏林寺拈香]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柏林寺拈香]榱题
亦作“ 榱提 ”。屋椽的端头。通常伸出屋檐,因通称出檐。《孟子·尽心下》:“堂高数仞,榱题数尺。” 赵岐 注:“榱题,屋霤也。” 焦循 正义:“榱之抵檐处为榱题。其下覆以瓦,雨自此下溜,故为霤……自瓦言之为霤,自椽言之为榱题。”《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孝经》,死於 鲁 ” 张守节 正义引《韩诗外传》:“堂高九仞,榱提三尺。”按,今本《韩诗外传》卷七作“榱题三围”。 宋 叶适 《祭潘叔度文》:“侧躬容膝於榱题广屋之下,垢衣恶食於文绣膏粱之地。” 清 王韬 《倡建澳门镜湖医院序》:“於是榱题高下,製可从心。”
[柏林寺拈香]废残
残缺破损。《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桌上放着些废残的经典。”
[柏林寺拈香]近邻
位置紧靠的邻居
远亲不如近邻
[柏林寺拈香]龙邸
天子或太子的住宅。《元史·礼乐志二》:“润色洪业,游意太平,爰从龙邸之潜,久敬凤仪之奏。及登宝位,申命鼎司,谓虽陈堂上之登歌,而尚闕庭前之佾舞。”
[柏林寺拈香]花坛
即花台,是种植花卉、装点美化环境的土台子,四周用砖石砌成矮墙或作梯形
[柏林寺拈香]随喜
(1) 佛教指见人做善事而乐意参加,泛指随着众人参加集体送礼等
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呐喊·自序》
(2) 旧指游览寺院
时应清盥罢,随喜给孤园。——唐· 杜甫《望兜率寺》
(3) 随人游玩
[柏林寺拈香]依怙
依靠;依赖。《尚书·无逸》“则知小人之依” 孔 传:“则知小人之所依怙。” 宋 李纲 《与宰相论捍贼札子》:“宜命信臣,早临抚之,布宣威德,不失机会。庶几 四川 生灵有所依怙,国势赖之以安。” 明 李贽 《移住上院边厦告文》:“坐 观世音 於崖石波涛之上,以显急苦难大慈悲之力,使众僧有所依怙,不生怖畏。”
[柏林寺拈香]佛法
(1) 佛教的教义
(2) 佛所具有的法力
[柏林寺拈香]一切
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梦溪笔谈》
常觉一切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柏林寺拈香]于斯
同“ 於此 ”。《楚辞·渔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於斯矣。”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时值龙颜,则当年控三杰。 汉 之得材,於斯为贵。”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国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柏林寺拈香]忘我
不考虑个人
忘我地工作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