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清溪远流】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赋得清溪远流]赋得清溪远流原文
一水带千涧,千峰罨一房。
自然含动静,即此示真常。
源溯白云迥,流归碧海长。
惟应学子在,不必问仙乡。
[赋得清溪远流]诗词问答
问:赋得清溪远流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赋得清溪远流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赋得清溪远流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赋得清溪远流]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九
[赋得清溪远流]参考注释
[赋得清溪远流]一房
(1).一个房间。《后汉书·文苑传下·侯瑾》:“﹝ 瑾 ﹞常以礼自牧,独处一房,如对严宾焉。”《儒林外史》第三六回:“﹝ 尤滋 ﹞见 虞博士 文章品行,就愿拜为弟子,和 虞博士 一房同住,朝夕请教。” 丁玲 《莎菲女士日记·一月十二日》:“到单独只剩两人在一房时,我的大胆,已经是变得毫无用处了。”
(2).指家族的一支。 巴金 《家》二二:“这个大公馆里如今就只剩下 觉新 这一房人。”
(3).犹言一户(人家)。《魏书·宣武帝纪》:“詔兵士 钟离 没落者,復一房田租三年。”《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自从造了大厅大堂,把旧屋空着,只做个仓厅,堆积些零碎米麦在内,留下一房家人。”
(4).数量词。用于妻妾。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你当初曾娶过一房,叫做甚么 邹小姐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不必等我满服,就娶一房媳妇进来要紧。” 老舍 《柳家大院》:“赶紧再给儿子续上一房。”
(5).数量词。用于鸟巢。《诗·豳风·鸱鸮》“鴟鴞鴟鴞” 三国 吴 陆玑 疏:“鴟鴞似黄雀而小,其喙尖如锥,取茅莠为巢,以麻紩之,如刺袜然,县著树枝,或一房或二房。”
(6).数量词。用于花果等。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 太宗 朝远方咸贡珍异草木,今有马乳蒲萄,一房长二尺餘, 叶护 国所献也。” 鲁迅 《彷徨·伤逝》:“她又带了窗外的半枯的槐树的新叶来,使我看见,还有挂在铁似的老干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
(7).数量词。犹一函。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忠志》:“ 高祖 少神勇, 隋 末尝以十二人破草贼号 无端儿 数万。又 龙门 战,尽一房箭,中八十人。”
[赋得清溪远流]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赋得清溪远流]动静
(1) 指动作或说话发出的声音
(2) 消息;情况
牢城营里都没有动静。——《水浒传》
[赋得清溪远流]即此
就此;只此。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五:“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 清 李渔 《奈何天·师捷》:“好一个山名。凤为百鸟之王,又是祥瑞之物,即此就是佳祥了。”
[赋得清溪远流]真常
释道用语。真实常住之意。《楞严经》卷十三:“性真常中,求於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唐 吕岩 《敲爻歌》:“达圣道,显真常,虎兕刀兵更不伤。”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夫释道之书,以真常为性,以清浄为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清 黄宗羲 《<翁元铠禅师语录>序》:“出其语録读之,絶去枝蔓,独露真常。”
[赋得清溪远流]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赋得清溪远流]碧海
碧蓝色的海
[赋得清溪远流]学子
从学的人
青青子矜。——《诗·郑风·子衿》。笺:[青衿,青领也,学子所服。]
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林景熙《酬谢皋父》
莘莘学子
[赋得清溪远流]不必
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赋得清溪远流]仙乡
敬辞,用于问对方的籍贯
朝使大人仙乡何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