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原文
春前小别死生分,望断新阡宿草坟。
我似东坡老居士,何年归哭魏城君。
[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诗词问答
问:《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
[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八
2. 哭张宜人作
[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参考注释
[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小别
暂别。 唐 卢照邻 《释疾文·命曰》:“ 伯阳 欣然见予曰:‘ 昇之 来何迟!何故疲惫之如是?何故枯槁之若兹?吾适以尔小别,今将千二百期。’” 宋 孙惟信 《清平乐》词:“小别殷勤留不住,恨满飞花落絮。” 清 宋琬 《金公子挽诗》:“千年小别须臾事,无那高堂永夜悲。” 郁达夫 《送媟如归有怀担风先生》诗:“相逢才几日,小别又今宵。”
[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生分
疏远;冷淡
特别是他郭木生搞起了农业社以后,两人不常常在一块儿商量工作了,反倒生分起来了。——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
过分客气,反而显得生分了
[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望断
遥望直至看不见
望断南飞雁
[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新阡
新筑的墓道。 唐 崔融 《韦长史挽词》:“京兆新阡闢, 扶阳 甲第空。” 唐 杜甫 《故武卫将军挽诗》之三:“哀挽 青门 去,新阡 絳水 远。” 明 王世贞 《将军行》:“田园亿千疆,各自称新阡;生为众人恨,死为新鬼怜。”
[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宿草
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
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礼·檀乡上》
[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东坡
(1).东边坡地。 唐 苏颋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东坡种花》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憢东。 宋 苏轼 《东坡》诗:“雨洗 东坡 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3). 宋 苏轼 自号 东坡居士 ,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强幼安 来説话,引援甚富。某谓之曰:‘若此者, 六一 语;若此者, 温公 语;若此者, 东坡 语;若此者, 山谷 语; 强幼安 语却在甚处?’”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东坡 为诗,无非讥切时政,借曰意在爱君,亦从讽諫可也。” 清 吴汝纶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於八家则 望溪 近 欧 曾 ,而 海峰 近 东坡 。”参见“ 东坡居士 ”。
[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居士
(1) 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2)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悼亡诗二十六首(哭张宜人作)·其十七]归哭
谓回家奔丧。《礼记·曾子问》:“﹝ 曾子 ﹞曰:‘君既启,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 孔子 曰:‘归哭而反送君。’” 郑玄 注:“言送君,则既葬而归也。归哭者,服君服而归,不敢 * 也。” 孔颖达 疏:“谓归哭父母犹服君服,不 * 也。”《吕氏春秋·知接》:“ 卫公子 启方 事寡人十五年矣,其父死而不敢归哭。”
清代,王士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