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作绝句三首】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夜作绝句三首]夜作绝句三首原文
高下钟声一听闻,林梢落月乱纷纷。
忽来眼底诗无数,颇念高人与细分。
[夜作绝句三首]诗词问答
问:夜作绝句三首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夜作绝句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
[夜作绝句三首]赵蕃夜作绝句三首 书法图
夜作绝句三首书法作品
[夜作绝句三首]参考注释
[夜作绝句三首]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夜作绝句三首]一听
(1).一一倾听。《韩非子·八经》:“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是以事至而结智,一听而公会。” 陈奇猷 集释:“《内储説上篇》‘一听’节: 齐湣王 听竽,好一一听之。是一听,即一一听之。一一听之者,谓分离各言事者而听其各别之言,盖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
(2).初听。 南朝 齐 谢朓 《冬绪羁怀》诗:“一听春鶯喧,再视秋鸿没。” 宋 苏轼 《南堂》诗之三:“一听南堂新瓦响,似闻东坞小荷香。”
(3).完全听凭。《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如愿出家受戒者,皆须赴闕比试艺业施行,愿归俗者一听自便。”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无国会而一听现政府之实行姿虐,不负责任,则有死无生,其势已洞若观火。”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今姑且寄奉,可用与否,一听酌定。”
(4).指完全听信。《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今 曹操 驱众南侵,和与战二策,主公不能决,一听於将军。”
[夜作绝句三首]林梢
林木的尖端或末端。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宋 米芾 《画史·唐画》:“余家 董源 雾景横坡,全幅山骨隐显,林梢出没,意趣高古。” 宋 秦观 《泗州东城晚望》诗:“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 淮 流转处山。”
[夜作绝句三首]乱纷纷
喧嚣吵闹
乱纷纷的人群
[夜作绝句三首]眼底
(1) 用某种器械通过瞳孔所能观察到的眼内构造。如: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 * 等
(2) 眼前;眼里
登楼一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夜作绝句三首]无数
(1) 无法计数,指数量极多
可能的组合是无数的
(2) 不知底细
胸中无数
[夜作绝句三首]高人
(1)
(2) 高士
高人何点,蹑屩(草鞋)于 钟阿;征士 刘虯,献书于卫兵。—— 南朝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3) 学术、技能高超的人
宋代,赵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