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原文
室里砌成文石塘,本因水暖室非凉。
高年者合戒勤浴,圣论熟闻示训煌。
[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诗词问答
问: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馀集卷十
2. 予昔侍勤浴圣祖时曾蒙故于训及老年人非养生所宜己酉题诗有十年前或来一试耄耋非宜久不为之句时予年七十有九今又加八年追维圣训谨识弗忘
[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参考注释
[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成文
(1) 形成文字,写在纸上
已有腹稿,尚未成文
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2) 现成的文章
[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石塘
石筑堤岸。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石塘者……塘广六十五步,长三百五十三步,去县四十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晋水》:“其南瀆於石塘之下伏流,逕旧溪东南出,逕 晋阳 城南,城在 晋水 之阳,故曰 晋阳 矣。” 唐 段成式 《猿》诗:“影沉 巴峡 夜巖色,踪絶石塘寒瀨声。”《宋史·赵彦倓传》:“寻知 绍兴府 ,筑捍海石塘,亦置庄以备增筑。”《元史·河渠志二》:“本省左丞相 脱欢 等议……拟比 浙江 立石塘,可为久远。”
[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暖室
(1).向阳或有取暖设备的房间。 唐 白居易 《春葺新居》诗:“移花夹暖室,洗竹覆寒池。” 宋 陆游 有《新治暖室》诗。
(2).暖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暖房》:“新迁居者,邻里送酒食过饮,曰暖房。《輟耕録》亦曰暖屋,又曰暖室。”参见“ 暖屋 ”、“ 暖房 ”。
[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高年
(1) 上了年纪的人
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然则于乡里先耆文,奉高年,古之道也。——《汉书·武帝纪》
(2) 年老岁数大(高年道士)
(3) 经过许多年(高年陈酿)
[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圣论
帝王和圣人的论述。 汉 班固 《典引序》:“臣 固 常伏刻诵圣论,昭明好恶,不遗微细,缘事断谊,动有规矩。”《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愿安百禄,以光休宠”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自 旦 至今,听采圣论,未有《易》之一分,《易》安可注也!”
[汤泉行宫八景·其三·池塘]熟闻
经常听到。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下:“ 张昭 论将,以 鲁肃 为麄疎, 汉帝 、 吴王 熟闻此义。”《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此 晋国 之大贤人,臣熟闻其名也。” 姚雪垠 《言志篇》:“壮怀常伴荒鸡舞,寒夜熟闻关上鐘。”
乾隆,池塘,汤泉行宫八景,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