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漫成二首·其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午日漫成二首·其二原文
亶矣光阴逝水遒,墨辛夷败绿蒲稠。
天中忽复临佳节,时雨犹难解宿愁。
新茧献丝虚后望,綵囊结佩忆前头。
晓来那更陈青粽,举案回思泪啜流。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午日漫成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午日漫成二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午日漫成二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参考注释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光阴
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
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逝水
(1).指一去不返的流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光阴可惜,譬诸逝水。” 唐 许浑 《重游练湖怀旧》诗:“荣枯尽寄浮云外,哀乐犹惊逝水前。” 清 俞蛟 《梦厂杂著·游踪选胜·万柳堂记》:“几曾逝水留云住,犹记残花扑酒香。”
(2).比喻流逝的光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舞衫歌扇,仪态万方,弹指繁华,总随逝水。”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辛夷
香木名,指木兰
露申辛夷。——《楚辞·屈原·涉江》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天中
(1).天的中央。 汉 王充 《论衡·谈天》:“极为天中,方今天下在天极之南。”《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阴阳之元本也。故运乎天中,而临制四方,以建四时,而均五行也。”
(2).犹中天,天半。《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京师突厥寺碑》:“应现十方,分身百佛,上极天中,下穷地际。”
(3).谓鼻之所在。《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 裴松之 注:“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参阅《云笈七籤》卷十一。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佳节
美好的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时雨
应时的雨水。《书·洪范》:“曰肃,时雨若。”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神萍写时雨,晨色奏景风。” 王统照 《春雨之夜》:“我正在院子里徘徊着,看竹篱里萱花的绿长叶子,红黄花蕊,着了昨夜一场时雨,非常娇美。”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难解
不易分开;不易搞清楚
难解的秘密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前头
(1) 前面
先烈们在我们的前头牺牲了
(2) 面前;跟前
王母前头作伴行
(3) 今后,将来
总想着前头的事
(4) 以前
又犯了前头的旧病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晓来
天亮时。 唐 杜甫 《偪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鐘鼓传。” 宋 王安国 《清平乐》词:“ 小怜 初上琵琶,晓来思遶天涯。” 明 王守仁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诗之一:“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捲茆屋。”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举案
(1).亦作“ 举桉 ”。举起托盘以进奉食品。 唐 鲍溶 《山行经樵翁》诗:“举案馈宾客,糟浆盈陶尊。” 唐 刘禹锡 《伤往赋》:“我行其野,农民桑者,举桉来饁,亦在林下。”
(2).亦作“ 举按 ”。揭发审查。《后汉书·廉范传》:“ 陇西 太守 邓融 备礼謁 范 为功曹,会 融 为州所举案。” 李贤 注:“举其罪案验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况国有职制,禁民越礼,颁行已久,莫能举按。”
[午日漫成二首·其二]回思
回想,回忆
回思创业时。——清· 黄宗羲《原君》
乾隆,午日漫成,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