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作者:苏过 朝代:宋代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原文
是身如传舍,富贵同过客。
齿发日夜衰,悲哉卵投石。
幽人卧林下,沆瀣餐竟夕。
应笑兰亭游,回头已陈迹。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苏过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过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过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注释
1. 押陌韵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参考注释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传舍
(1).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战国策·魏策四》:“令 鼻 之入 秦 之传舍,舍不足以舍之。”《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昔 刘备 自 成都 至 白水 ,多作传舍,兴费人役。” 元 萨都剌 《金陵道中题沉氏壁》诗:“万里关河成传舍,五更风雨忆吾庐。” 清 钱陆灿 《周亮工墓志铭》:“三仕三已,如传舍接淅,不及有所裨益。”
(2).借指今旅馆、饭店。 郁达夫 《抵槟城后见有饭店名杭州者吟成一绝》:“故园归去已无家,传舍名留炎海涯。”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贵同
谓以同一为贵。 老 庄 泯物我,齐万物,故以和光同尘为贵。《晋书·皇甫谧传》:“达者贵同,何必独异;羣贤可从,何必守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何晏 、 邓颺 ,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籥,贵同恶异,多言而妬前,多言多衅,妬前无亲。”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过客
过路的人
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韩非子·五蠹》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齿发
牙齿与头发。借指年龄或谦称自身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李朝威《柳毅传》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投石
做投掷游戏用的一种椭圆石块(也有铁制的),上面有一个便于提握的类似鹅颈的柄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沆瀣
夜间的水气,露水
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司马相如《大人赋》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竟夕
终夜;通宵。《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唐 李群玉 《七月十五夜看月》诗:“竟夕瞻光彩,昂头把白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小弟有许多心事,要为竟夕之谈,不知可否?”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兰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回头
(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用韦苏州寄全椒道士韵赠罗浮道士三首·其一]陈迹
过去的事迹;旧迹;过去的事情(物)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清· 袁枚《祭妹文》
六朝陈迹
宋代,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