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作者:张寿卿 朝代:元代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原文
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我则怕迟到蓝桥淹了尾生。
则这窃玉偷香的急心性。冷落了那画屏。
香消了宝鼎。这其间倚定鸳鸯枕头儿等。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诗词问答
问:《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的作者是谁?答:张寿卿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张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寿卿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红梨花 第二折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参考注释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为甚
为什么。 宋 周邦彦 《迎春乐·携妓》词:“为甚月中归,长是他、随车后。”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为甚媒人,心无惊怕。”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为甚的爇席薰兰处,好气息不见分毫。” 郭沫若 《瓶》诗之二三:“啊,有酒,你为甚总怕提壶?”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慌忙
紧张、急迫的样子
慌忙跳过悬崖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迟到
到得比约定的或恰当的时间晚
只剩下一些迟到的顾客了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蓝桥
转指情人相遇之处。相传唐代秀才裴航与仙女云英曾相会于此桥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尾生
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男子。《庄子·盗跖》:“ 尾生 与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陆德明 释文:“ 尾生 ,一本作 微生 。”《汉书·东方朔传》:“勇若 孟賁 ,捷若 庆忌 ,廉若 鲍叔 ,信若 尾生 。” 唐 温庭筠 《答段柯古见嘲》诗:“ 尾生 桥下未为痴,暮雨朝云世间少。”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要同 尾生桥 边待,抱恨红泉堪痛哉。”后借指坚守信约的人。 陈去病 《惜别词》之四:“狂笑重来弔 尾生 ,哀君持信太分明。”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心性
性情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冷落
(1) 冷清;不热闹
狭窄冷落的胡同
门前冷落鞍马稀。——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2) 冷待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画屏
(1).有画饰的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亦有曲帐画屏, * 綵扇。” 前蜀 韦庄 《奉和观察郎中春暮忆花言怀见寄四韵之什》:“落花带雪埋芳草,春雨和风溼画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两女对舞,长衣乱拂,香尘四散;舞罢,斜倚画屏。”
(2).《新唐书·后妃传上·太穆窦皇后》:“﹝父 毅 ﹞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 高祖 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於帝。”后以“画屏”为择婿之典。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探婚》:“我羡你玉京游方少年,我羡你画屏间多妙选。”
(3).在屏条上作画。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吴》:“ 曹弗兴 , 吴兴 人,以画名冠絶一时。 孙权 命画屏,误墨成蝇状, 权 疑其真,以手弹之。”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宝鼎
(1).古代的鼎。原为炊器,后以为政权的象征,故称宝鼎。《大盂鼎》:“ 盂 用对王休,用乍(作)且(祖) 南公 宝鼎。”《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获宝鼎,迎日推筴。”《汉书·吾丘寿王传》:“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与 汉 ,乃 汉 宝,非 周 宝也。”《旧唐书·玄宗纪上》:“丁未 眉州 鼎皇山 下 江水 中得宝鼎。”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宝鼎百年归 汉 室,锦帆终古似 隋 家。”
(2).香炉。因作鼎形,故称。 清 陈维崧 《百字令·雨窗怀松之南水》词:“宝鼎香焦,画廊花瘦,阮又无心摘;茶烟颺起,细煎花乳翻白。”
(3).指鼎炉,道士炼丹煮药的炉子。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宝鼎炼神药,不如手中巵。”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这其间
犹言这个时候。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这其间可正是我愁时分,则见那巢空翡翠,塚卧麒麟。” 明 金白屿 《王西庄宴集》曲:“这其间游人气侠,主人情切,风景不须赊。”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鸳鸯枕
绣有鸳鸯的枕头。为夫妻所用。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燻。” 宋 晁端礼 《鹧鸪天》词:“晓来苔上拾残英,连教贮向鸳鸯枕,犹有餘香入梦清。” 郁达夫 《题<杨妃醉卧图>》诗:“海上有仙山,梦压鸳鸯枕。”亦省称“ 鸳枕 ”。 唐 杨衡 《咏春色》:“夕迷鸳枕上,朝漫綺弦中。”《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并连鸳枕,如双双比目同波;共展香衾,似对对春蚕作茧。”《白雪遗音·马头调·桐叶惊风》:“对银灯,独自斜把鸳枕靠,暗自伤悼。”
[隔尾·我为甚直抄过绿径慌忙迸]头儿
负责人
他是我们的头儿
元代,张寿卿,隔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