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梁容若姊丈】作者:何巩道 朝代:明代
[寄梁容若姊丈]寄梁容若姊丈原文
乐土归来半已墟,茆檐空忆旧同居。
地佳山水真宜尔,儿好文章岂似余。
墙外探头赊绿酒,榻前伸手摘红蕖。
定知岁月多吟赏,忘却香山一纸书。
[寄梁容若姊丈]诗词问答
问:寄梁容若姊丈的作者是谁?答:何巩道
问:寄梁容若姊丈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寄梁容若姊丈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何巩道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巩道
[寄梁容若姊丈]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梁容若姊丈]参考注释
[寄梁容若姊丈]乐土
安乐的地方
[寄梁容若姊丈]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寄梁容若姊丈]同居
(1) 同住一处
同居的犯人闹绝食
(2)
(3) 指夫妻一起生活
夫妻同居五台山
(4) 常指未经履行法定结婚仪式而共同生活
他同他所认识的另一个少女同居
[寄梁容若姊丈]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寄梁容若姊丈]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寄梁容若姊丈]探头
伸头。 宋 赵抃 《出雁荡回望常云峰》诗:“高峯亦似多情思,百里依然一探头。”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副浄扮 阮大鋮 探头瞧介。” 茅盾 《子夜》十六:“那个打字员已经完毕了手头的工作,伸一个懒腰,探头在窗口看马路上的时髦姑娘和大腹贾。”
[寄梁容若姊丈]伸手
(1) 伸出手
伸手要钱
(2) 比喻向别人要东西、荣誉等
尽管遭了水灾,他们却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
他从不向组织伸手
(3) 指插手
这件事请你别伸手
[寄梁容若姊丈]红蕖
(1).红荷花。蕖,芙蕖。 南朝 梁简文帝 《蒙华林园戒诗》:“红蕖间青琐,紫露湿丹楹。” 唐 李白 《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 宋 王安石 《筹思亭》诗:“数株碧柳苍苔地,一丈红蕖緑水池。” 清 方文 《雨夜宿崔明府署中言别》诗:“烛冷香销犹不寐,红蕖翠篠总含思。”
(2).喻指女子的红鞋。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罗袜红蕖艷,金羈白雪毛。” 仇兆鳌 注引 黄生 曰:“红蕖,指宫鞋。”
[寄梁容若姊丈]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寄梁容若姊丈]吟赏
吟咏欣赏。 唐 顾况 《梅湾》诗:“山深不吟赏,辜负委苍苔。” 宋 姜夔 《清波引》词序:“ 沧浪 之烟雨, 鸚鵡 之草树……胜友二三,极意吟赏。” 元 袁士元 《和刘德彝海棠诗》:“主人吟赏夜不眠,直欲题诗压 苏子 。”《平山冷燕》第一回:“﹝天子﹞道罢,又将诗细细吟赏。” 清 方文 《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相期 云龙山 ,把酒一吟赏。”
[寄梁容若姊丈]忘却
不记得;忘记
[寄梁容若姊丈]香山
(1).山名。(1)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龙门山 之东。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筑石楼,自号 香山居士 。(2)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相传 吴王 种香处。下有采香径。(3)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岭之一。主峰 鬼见愁 ,形势峻拔。名胜古迹有 碧云寺 、 静宜园 、 双清别墅 、 香山寺 、 朝阳洞 等。园林清幽,景色宜人。为京郊游览胜地。
(2). 洛阳 龙门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称。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记》:“ 洛 都四郊,山水之胜, 龙门 首焉; 龙门 十寺,观游之胜, 香山 首焉。”参见“ 香山寺 ”。
[寄梁容若姊丈]一纸书
《晋书·刘弘传》:“ 弘 每有兴废,手书守相,丁寧款密,所以人皆感悦,争赴之。咸曰:‘得 刘公 一纸书,贤於十部从事。’”后用以为典,或以“一纸书”代指书信。 唐 许浑 《寄献三川守刘公》诗:“长闻 季氏 千金诺,更望 刘公 一纸书。” 唐 皮日休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诗:“空惭 季布 千金诺,但负 刘弘 一纸书。” 宋 范成大 《采莲》诗之三:“空江日暮无来客,断肠 三湘 一纸书。” 元 耶律楚材 《寄万寿润公禅师用旧韵》:“懒答禪师一纸书,禪师佳句古谁知?”
何巩道,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