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虏仲易送行二首】作者:洪咨夔 朝代:宋代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和虏仲易送行二首原文
霜晓沧江路,梅花对此君。
清明涵止水,变灭送浮云。
论事强人意,挥毫张我军。
雍公衣钵在,好策后来勋。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诗词问答
问:和虏仲易送行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洪咨夔
问:和虏仲易送行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洪咨夔的名句有哪些?答:洪咨夔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洪咨夔和虏仲易送行二首 书法图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书法作品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参考注释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霜晓
霜晨。有霜的早晨。 唐 魏朴 《和皮日休<悼鹤>》:“霜晓起来无问处,伴僧弹指遶荷塘。”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清 高愿 《南浦·秋水》词:“白露湿蒹葭,溯中央,忽听乌啼霜晓。”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 江 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騖。”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宋 苏辙 《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诗:“不知江路长,但觉青山騖。” 清 朱彝尊 《送林佳玑还莆田》诗:“寒风江路兼山路,落日长亭更短亭。”
(2).江边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此君
《晋书·王徽之传》:“﹝ 徽之 ﹞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 徽之 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后因作竹的代称。 唐 岑参 《范公丛竹歌》:“此君託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唐 白居易 《东楼竹》诗:“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宋 苏轼 《於潜僧绿筠轩》诗:“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 扬州 鹤?” 宋 姜夔 《念奴娇·谢人惠竹榻》词:“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止水
死水;滞止不流的水
心如止水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变灭
变化幻灭。 宋 苏轼 《答廖明略书》之一:“老朽欲屏归田里,犹或得见,蜂蚁之微,寻以变灭,终不足道。” 明 方孝孺 《赠郑显则序》:“至於鬼燐之变灭,不可以理推其跡,虽似乎奇而其为明也微矣。” 庞树柏 《木渎寓楼晚眺》诗:“乃知天地间,变灭无定理。”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人意
人的意愿、情绪
不满人意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挥毫
写毛笔字或作画
此君动辄挥毫于人前
挥毫题字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衣钵
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问、技能等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后来
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宋代,洪咨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