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作者:虞堪 朝代:元代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原文
谈笑宝楼开,湖光劈面来。
浮云空翳槛,明镜若为台。
野鸟衔花去,潭龙作雨回。
坐参真法境,无意想蓬莱。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诗词问答
问: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的作者是谁?答:虞堪
问: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虞堪的名句有哪些?答:虞堪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参考注释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谈笑
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宝楼
对佛寺楼阁的美称。《华严经·十回向品》:“阿僧祇寳楼,广博崇丽,延袤远近。” 唐 罗隐 《代文宣王答》诗:“释氏宝楼侵碧汉,道家宫殿拂青云。”《法苑珠林》卷六:“是城中央,宝楼重阁,名 皮禪延多楼 。”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劈面
迎面,正对着脸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明镜
(1) 明亮的镜子,比喻完美的典范
谦恭礼节的明镜
(2) 明察;明鉴
今提五个首级首告,望相公老爷明镜。——《古今小说》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若为
(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唐 白居易 《重到华阳观旧居》诗:“若为重入 华阳观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隔谷歌一》:“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书事》诗:“耳边情话少,笑口若为开?”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边柳》诗:“若为丝不断,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诗:“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真法
指佛法。 唐 皇甫曾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真法常传心不住,东西南北随缘路。”《五灯会元·西天祖师·提多迦尊者》:“巍巍七寳山,常出智慧泉,回为真法味,能度诸有缘。”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无意
(1) 没有做某件事的愿望
对此无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无意中说出了心里话
[登大觉寺琳公鉴湖楼]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元代,虞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