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作者:吴骐 朝代:明代
[陌上桑]陌上桑原文
望云中,见真人,驾两赤龙乘飙轮。
邀仙舆,祈长年,赐我灵药一玉柈。
服神丹,忽飞升,手排阊阖登紫清。
谒木公,朝寥阳,爵以上卿佩琼章。
建赤幢,握神符,山海百灵为前驱。
驱百灵,寿万千,天地虽老我少年。
[陌上桑]诗词问答
问:陌上桑的作者是谁?答:吴骐
问:陌上桑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吴骐的名句有哪些?答:吴骐
[陌上桑]注释
1. 出处:御选明诗卷十四
2. 一解
[陌上桑]参考注释
[陌上桑]望云
(1).犹望气。《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於事也。”
(2).仰望白云。谓仰慕君王。语出《史记·五帝本纪》:“ 帝尧 者, 放勋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序:“因仰 长安 而就日,赴帝乡以望云。” 宋 张方平 《乞致仕表》:“精騖紫宸,犹结望云之恋;迹还白社,终怀乐善之心。”
(3).仰望白云。谓思念家乡;思念父母。 唐 杜甫 《客堂》诗之二:“老马终望云,南雁意在北。别家长儿女,欲起惭筋力。” 明 屠隆 《綵毫记·归隐林泉》:“孩儿久离膝下,未展趋庭。今慰望云,当图捧日。” 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姬素恋切所生,恒见望云兴叹。”参见“ 望断白云 ”。
(4).谓企求自由。《文选·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望云慙高鸟,临水愧游鱼。” 李善 注:“言鱼鸟咸得其所,而己独违其性也。”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 清 梁逢辰 和韵:“爱日且增初日学,望云兼慰看云情。”
[陌上桑]真人
(1) 亲身和活着的人
在银幕上…但决非真人
(2) 道教称有养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做称号
[陌上桑]赤龙
(1).赤色的龙。传说以为神仙所乘。《墨子·贵义》:“﹝帝﹞以丙丁杀赤龙於南方。” 汉 刘向 《列仙传·陶安公》:“ 陶安公 者, 六安 铸冶师也……朱雀止冶上曰:‘ 安公 , 安公 ,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期,赤龙到。” 唐 钱起 《药堂秋暮》诗:“勉事 壶公 术,仙期待赤龙。”
(2).赤色的龙。古代谶纬家附会为以火德王者(如 炎帝 神农氏 、 帝尧 、 汉 刘邦 )的祥瑞。《淮南子·修务训》“ 尧 眉八彩” 汉 高诱 注:“ 尧 母 庆都 ,盖天帝之女,寄 伊长孺 家,年二十无夫,出观于 河 。有赤龙负图而至……赤龙与 庆都 合而生 尧 。” 宋 罗泌 《路史·前纪六·柏皇氏》:“ 神农 、 唐尧 ,俱感赤龙…… 刘季 断虵而还感赤龙。”
(3).借指 汉高祖 刘邦 。 唐 陈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陈公墓志文》:“ 战国 如麋,至於赤龙。赤龙之兴四百年,天纪復乱。” 唐 李白 《朱虚侯赞》:“赤龙登天,白日昇光。” 王琦 注:“赤龙登天,谓 高祖 升遐。”
(4).泛指皇帝。《邻女语》第五回:“更不见谁是赤龙种,只听説风潮处处汹。”
(5).比喻太阳。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赤龙黑乌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 清 魏源 《道中杂言》诗之四:“ 羲和 鞭赤龙,夙驾 扶桑 巔。”
(6).古代马苑名。《晋书·石勒载记上》:“﹝ 石勒 ﹞復东如 赤龙 、 騄驥 诸苑中,乘苑马远掠繒寳,以赂 汲桑 。”
(7).古代船名。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卷上:“ 孙权 , 吴 之主也。时号舸为‘赤龙’,小船为‘驰马’。”又 明 代有战舰名“赤龙舟”。参阅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战船》。
[陌上桑]飙轮
亦作“飊轮”。亦作“飈轮”。1.指御风而行的神车。 唐 陆龟蒙 《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之一:“莫言洞府能招隐,会辗飆轮见 玉皇 。” 明 汤式 《一枝花·送车文卿归隐》套曲:“比鹤上人不驭飆轮,比山中相不登仕版,比壶内翁不炼金丹。” 明 刘基 《钧天乐》诗:“风师咆哮虎豹怒,银汉汹涌天鷄啼。飆轮撇捩三岛过,海水尽是青玻璃。”
(2).喻飞驰的舟车。 邵瑞彭 《北行杂诗》:“飈轮去去似追风,叶底轻云几处通。” 郭沫若 《宿阳泉市》诗:“飆轮迎月入 阳泉 ,灯火照明半壁天。”参见“ 飆车 ”。
[陌上桑]仙舆
指御辇,皇家用的车驾。 唐 郑愔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涌霄开宝塔,倒影驻仙舆。” 唐 李适 《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诗:“綵仗遥临丹壑里,仙舆暂幸緑亭幽。” 宋 无名氏 《五年景灵宫神御殿成奉迎导引》词:“仙舆縹缈下圆清,彩仗拥天行。”
[陌上桑]长年
(1) 〈方〉∶船的主人
(2) 船工
(3) 指老年人
[陌上桑]灵药
灵验有效的药,神奇的药
[陌上桑]玉柈
即玉盘。柈,同“ 盘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董逃行五解》:“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筵间味无多品,玉柈四枚,方几已满。”参见“ 玉盘 ”。
[陌上桑]神丹
(1).道教所炼的灵药。谓服之能成仙。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余问诸道士以神丹金液之事,及《三皇内文》召天神地祇之法,了无一人知之者。”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第二之丹名曰神丹,亦曰神符。服之百日仙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之一:“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合神丹,戏紫房,紫房綵女弄明璫。”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之三:“神丹卒难求,百疾起如蝟。”
(2).古时 印度 对我国之别称。参见“ 震旦 ”。
[陌上桑]飞升
(1) 旧指修炼成功,飞腾上天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聊斋志异·促织》
(2) 往上升;往上飞
[陌上桑]阊阖
(1) 传说中的天门
阊,天门也。楚人名门曰阊阖。——《说文》
排阊阖而入帝宫。——《史记·司马相如传》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屈原《楚辞·离骚》
(2) 宫门的正门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陌上桑]紫清
(1).指天上。谓神仙居所。 唐 李白 《春日行》:“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明 张居正 《应制白鹤吟》之五:“昔随 子晋 登 緱岭 ,今奉仙皇侍紫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料应尘海无堪语,且试驂鸞向紫清。”
(2).指翰林院。以翰林乃清贵之职,故称。 宋 黄庭坚 《子瞻去岁春侍立迩英子由秋冬间相继入侍次韵》之一:“ 赤壁 归来入紫清,堂堂心在鬢彫零。”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四:“诸公以英才骏足絶世之学,高躡紫清,黼黻元化,固自其所。”
[陌上桑]木公
(1).仙人名。又名 东王公 或 东王父 。常与 西王母 (即 金母 )并称。《太平广记》卷一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木公》:“昔 汉 初,小儿於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 金母 ,拜 木公 。’时人皆不识,唯 张子房 知之。”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五:“西海辞 金母 ,东方拜 木公 。” 元 柳贯 《仙华岩雪》诗:“仙姬宴坐 瑶池 下,催捧蟠桃献 木公 。” 清 钱谦益 《题仙山楼阁图》诗:“羣真繽纷互来往,似謁 金母 朝 木公 。”
(2).“松”字可拆为木、公二字,因以为松的别名。 元 无名氏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贵显·称旨除官》:“﹝ 宋神宗 问 叶涛 ﹞曰:‘自山路来,木公木母如何?’ 涛 曰:‘木公正傲岁,木母正含春。’木公,松也;木母,梅也。”
[陌上桑]上卿
(1).古官名。 周 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左传·成公三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制也。”
(2).泛指朝廷大臣。 唐 高适 《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清 曹寅 《商丘宋尚书寓近书院且订平山之游》诗:“遮道儿童喜,华輈拥上卿。”
[陌上桑]琼章
对人诗文的美称。 唐 王光庭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琼章九霄发,锡宴五衢通。” 宋 张孝祥 《鹧鸪天·上元设醮》词:“咏彻琼章夜向阑,天移星斗下人间。” 明 张居正 《御制纪赞》:“我皇上稽古右文,经纬二仪,阐泄神祕,琼章寳翰,炳若日星。” 周咏 《无题》诗:“难倩琼章为请命,记曾秋月与乘槎。”
[陌上桑]神符
(1).神灵赋予的统治天下的凭信。《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於是乃奉若天命,穷宠极崇,与天剖神符,地合灵契。” 李善 注:“分天之符,合地之契,言应録而王也。”
(2).符箓。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一:“人背神符一道,蛮覘知之,望风而逃。”《云笈七籤》卷二十:“腰带神符,首戴扶冠。”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四:“你看,这是不是就和巫师画的神符一样呢?”
[陌上桑]山海
(1).山与海。《史记·吴王濞列传论》:“﹝ 吴王 ﹞能薄赋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 晋 卢谌 《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覿高深。” 宋 曾巩 《管榷》:“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筭,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 清 纳兰性德 《一络索·长城》词:“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看来费尽 祖龙 心,毕竟为谁家筑。”
(2).喻指荒远偏僻之处。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四》:“且兵革之兴,外患众矣, 微 将远蹈山海,以求免乎!” 微 , 袁微 ,《三国志·魏志·袁涣传》作“袁徽”。《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僕山海狂人,不达世务,未辨贱贫,无论荣贵。” 唐 元结 《系乐府·古遗叹》:“嗟嗟山海客,全独竟何辞。”
(3).比喻高深、繁多或重大。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披法服,已堕僧数……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 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曰:“山海以喻比流辈为高深也。”《周书·晋荡公护传》:“假汝贵极三公,富过山海。”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我和那权豪每结下些山海也似寃讐。”
(4).指山珍海味。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飢渴已慰而求甘旨,甘旨不已而错山海,于是饱腹之本意亡。”
[陌上桑]百灵
(1).各种神灵。《文选·班固<东都赋>》:“礼神祇,怀百灵。” 李善 注:“《毛诗》曰:‘怀柔百神。’”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今主上明圣,怀於百灵。”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百灵奔卫,宜无陟降之劳;六气节宣,当遂神明之适。” 明 刘基 《钧天乐》诗:“君不见 天穆 之山二千仞,天帝所以觴百灵。”
(2).见“ 百灵鸟 ”。
[陌上桑]前驱
(1) 前导
一箭毙其前驱
(2) 先头部队;先锋
三千为前驱。——《资治通鉴·唐纪》
前驱清道。
以二千五百人为前驱
(3) 引导事物发展的先行者
革命前驱
[陌上桑]万千
(1) 形容事物所显现的方面多
气象万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尚有万千。——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形容数量多
思绪万千
[陌上桑]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陌上桑]老我
老人的自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词:“老我伴身惟有影,倚徧风轩月榭。”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和信守郑舜举蔗庵韵》词:“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 金 李纯甫 《送李经》诗:“髯 张 元是人中雄,喜如俊鶻盘秋空。怒如怪兽拔枯松,老我不敢婴其锋。”
[陌上桑]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吴骐,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