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八首】作者:释师体 朝代:宋代
[偈颂十八首]偈颂十八首原文
虎穴魔宫阔步挨,毁僧谤佛不安排。
无明三毒令人怕,是我冤家一样乖。
[偈颂十八首]诗词问答
问:偈颂十八首的作者是谁?答:释师体
问:偈颂十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师体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师体
[偈颂十八首]释师体偈颂十八首 书法图
偈颂十八首书法作品
[偈颂十八首]参考注释
[偈颂十八首]虎穴
老虎洞,喻危险之地
虎穴追踪
[偈颂十八首]魔宫
(1).魔鬼之宫。 宋 陆游 《掩户》诗:“ 太山 蚁蛭初何有,佛国魔宫本亦平。”
(2).喻恶势力盘踞的地方。 郭沫若 《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诗:“我们囚在迷茫的雾中,我们囚在惨毒的魔宫。”
[偈颂十八首]阔步
大步走
阔步前进
[偈颂十八首]不安
(1)
不安宁的
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
感到烦恼、不宁或不祥之兆的
坐立不安
(3)
客套话。表达歉意和感激
老来麻烦您,真是不安
[偈颂十八首]无明
(1).目不见。《楚辞·九章·怀沙》:“ 离娄 微睇兮,瞽以为无明。”
(2).梵语的意译。谓痴愚无智慧。 晋 王该 《日烛》:“拱己内治,总持法忍。三世都寂,一心豁尽。寄耳无明,寓目莫準。”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几番尘世,识神一点不差移,只为那无明起妄,宿业成迷。”
(3).指无明火。《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睡至半夜,便觉头痛眼热,四肢无力,遍身不疼不痒,无明顿发熬煎,依然病倒。”《红楼梦》第二八回:“正在一腔无明,未曾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参见“ 无明火 ”。
[偈颂十八首]三毒
佛教称贪、嗔、痴为三毒。 晋 法显 《佛国记》:“我今但欲杀三毒贼。”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二苦常追随,三毒自然烧。贪痴养忧畏,热恼坐焦煎。”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三:“但能专心清浄,屏去三毒,形数虽乖,其会必同。”
[偈颂十八首]令人
使人
令人发指
令人兴奋
[偈颂十八首]冤家
(1) 死对头,指有冤仇的人
冤家相见,分外眼红
(2) 称给自己带来痛苦而又不舍抛弃的似恨而又实爱的人
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红楼梦》
[偈颂十八首]一样
同样
宋代,释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