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作者:周行己 朝代:宋代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原文
倦云小息五公山,来往扁舟胜据鞍。
强饭未能追马革,寄餐端恐识猪肝。
山泉周匝流清泚,古木森罗照屈蟠。
独卧北窗怀太古,元无一物到门阑。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周行己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周行己的名句有哪些?答:周行己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参考注释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小息
短暂的休息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五公
(1).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 西汉 张汤 、 杜周 、 萧望之 、 冯奉世 、 史丹 。《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李善 注:“公,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也。《汉书》曰:‘ 张汤 为御史大夫,徙 杜陵 ; 杜周 为御史大夫,徙 茂陵 ; 萧望之 为前将军,徙 杜陵 ; 冯奉世 为右将军,徙 杜陵 ; 史丹 为大将军,徙 杜陵 。’”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一说指 田蚡 、 张安世 、 朱博 、 平晏 、 韦赏 。见《后汉书·班固传》“七相五公” 李贤 注。
(2).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 东汉 袁安 、子 敞 、孙 汤 、 汤 子 逢 、 逢 弟 隗 。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之三:“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归。”
(3).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 晋 葛旟 、 路秀 、 卫毅 、 刘真 、 韩泰 。《晋书·齐王冏传》:“封 葛旟 为 牟平公 , 路秀 小黄公 , 卫毅 阴平公 , 刘真 安乡公 , 韩泰 封丘公 ,号曰‘五公’,委以心膂。”
(4).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 晋 王导 、 谢安 、 温峤 、 陶侃 、 谢玄 。见《南史·宋武帝纪》、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五公》。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据鞍
跨着马鞍。亦借指行军作战。《后汉书·马援传》:“ 援 自请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 援 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周书·儒林传·樊深》:“朝暮还往,常据鞍读书,至马惊坠地,损折支体,终亦不改。” 宋 刘克庄 《军中乐》诗:“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清 钱谦益 《贵州布政使司右参政陈府君墓志铭》:“师还之日,磨厓染翰,沾沾自喜,庶几有据鞍裹革之志焉。” 俞锷 《醉歌行》:“据鞍矍鑠空餘子,掀髯一饮话滔滔。”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强饭
1.亦作"强饭"。 2.努力加餐;勉强进食。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马革
见“ 马革裹尸 ”。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猪肝
(1).猪的肝脏。《后汉书·周黄徐姜等传序》:“﹝ 閔仲叔 ﹞客居 安邑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 安邑 令闻,勑吏常给焉。 仲叔 怪而问之,知,乃叹曰:‘ 閔仲叔 岂以口腹累 安邑 邪?’遂去,客 沛 。以寿终。”后即用以表示牵累主人的典实。 唐 独孤及 《酬常郿县见赠》诗:“谓乘鳧舃朝天子,却媿猪肝累主人。” 宋 陆游 《蔬食》诗:“何由取熊掌,幸免买猪肝。” 清 孙旸 《甲寅四月宋蓼天少宰以边才特疏荐余诗以谢之》:“未能马革酬明主,肯为猪肝累故人?”
(2).借指暗红色。 元 吴莱 《天台山花蕊石笔架歌》:“古砚南披黯淡滩,摩挲鴝眼映猪肝。”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山泉
山地涌出的泉水
清澈的山泉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周匝
(1) 环绕一周;围绕;也指周围
盘旋穿插,周匝数遍
(2) 周到;周密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清泚
(1).清澈。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疎芜,寒流自清泚。” 唐 费冠卿 《枕流石》诗:“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 宋 欧阳修 《荷花赋》:“阴曲池之清泚,漾波纹之奫沦。”《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
(2).清澈的水。 唐 徐牧 《省试临渊》诗:“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风亭月榭,杏坞桃溪,云楼上倚晴空,水阁下临清泚。” 清 钱谦益 《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诗:“四山歌吹罢,落月汎清泚。”
(3).形容诗文清晰明洁。 宋 王安石 《伤杜醇》诗:“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 清 方文 《噉椒堂诗》:“学文虽未成,爱我笔清泚。”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森罗
(1).纷然罗列。 唐 孙揆 《灵应传》:“轻裘大带、白玉横腰而森罗於堦下者,其数甚多。” 郭沫若 《女神·浴海》:“太阳当顶了!无限的 太平洋 鼓奏着男性的音调!万象森罗,一个圆形舞蹈!”
(2).谓树木繁蔚杂陈。 唐 张九龄 《商洛山行怀古》诗:“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西游记》第二八回:“山路崎嶇,甚是难走,却又松林丛簇,树木森罗,切须仔细。”
(3).特指繁密的植物。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愿栽万本截万杖,穷巖阴谷生森罗。”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屈蟠
盘曲。 贾思勰 《齐民要术·桃》引 汉 卫宏 《汉旧仪》:“ 东诲 之内 度朔山 上有桃屈蟠三千里。” 唐 杜甫 《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诗:“惆悵老大藤,沉吟屈蟠树。” 宋 陆游 《寄酬曾学士》诗:“小印红屈蟠,两端黄蜡涂。”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孙承宗》:“作为文章,伸纸属笔,蛟龙屈蟠,江河竞注。”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独卧
(1).古代养生家谓不与妇女同眠为“独卧”。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故有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百裹,不如独卧。”
(2).泛指一人独眠。 明 徐祯卿 《在武昌作》诗:“高斋今夜雨,独卧 武昌城 。”
(3).古指高人、隐士遗世独居。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独卧 嵩阳 客,三违 潁水 春。” 赵次公 注:“此言 张山人 自 潁水 而隐 嵩阳 。”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太古
最古老的时代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一物
(1).一种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史记·周本纪》:“此一物足以释 西伯 ,况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清 郑燮 《同起林上人重访仁公》诗之三:“莫教轻一物,可待报他生。” 马南邨 《燕山夜话·共通的门径》:“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
(2).同类物;同一事。《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云耶,电耶,雨耶,雪耶,实一物也,不过因热度之异而变耳。”
(3).犹一事。《礼记·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郑玄 注:“物犹事也。” 南朝 梁武帝 《报侯景书》:“朕为万乘之主,岂可失信於一物。”
(4).犹言一个标准。《墨子·尚贤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次僧昙隐谢见临韵二首·其一]门阑
亦作“ 门栏 ”。1.门框或门栅栏。 汉 王充 《论衡·乱龙》:“故今县官斩桃为人,立之门侧,画虎之形,著之门阑。”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剪彩为壶卢》:“又端阳日用綵纸剪成各样壶卢,倒粘於门阑之上,以洩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 萧红 《生死场》十二:“手电灯发青的光线乱闪着,临走出门栏,一个 日本 兵在铜帽子下面说中国话:‘也带走她。’”
(2).借指家门;门庭。《史记·楚世家》:“敝邑之王所甚説者无先大王,虽 仪 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廝者亦无先大王。” 唐 杜甫 《李监宅》诗之一:“门阑多喜色,女壻近乘龙。” 明 屠隆 《綵毫记·团圆受诏》:“草木回春,门阑生喜,报夫君将到,东方千骑。”
(3).犹师门;权门。 唐 皎然 《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会诸文士东堂重校》:“外学宗砚儒,游焉从后进。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瞻望门阑,不任乡往之至。” 宋 陆游 《福建谢史丞相启》:“伏念某早出门阑,尝尘班缀。”
周行己,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