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二首·其一】作者:何巩道 朝代:明代
[晚发二首·其一]晚发二首·其一原文
风急扁舟渡海门,归帆高逐晚鸦喧。
雪痕满岸溪边月,叶罅藏灯树里村。
故土举头行渐近,禁城回首梦偏繁。
烛花空对雄心尽,世事浮沉谁与言。
[晚发二首·其一]诗词问答
问:晚发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何巩道
问:晚发二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晚发二首·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何巩道的名句有哪些?答:何巩道
[晚发二首·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晚发二首·其一]参考注释
[晚发二首·其一]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晚发二首·其一]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晚发二首·其一]归帆
指回返的船只。 唐 陈子昂 《白帝城怀古》诗:“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晚发二首·其一]溪边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天帝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 郭璞 注:“或作谷遗。” 毕沅 曰:“草木鸟兽之名多双声,当为谷遗。”
[晚发二首·其一]灯树
有分枝的大型灯架,其形如树,故称。 隋炀帝 《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灯树千光照,花燄七枝开。”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 韩国夫人 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旧唐书·杨绾传》:“ 綰 应声指铁灯树曰:‘灯盏柄曲。’”
[晚发二首·其一]故土
故乡。指土生土长的地方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唐· 柳宗元《钴鉧潭记》
怀念故土
故土难移
[晚发二首·其一]头行
(1).头颈。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二折:“半片席斜铺在地下,两块砖掇在头行。”
(2).指事情的开始部分。《水浒传》第一一四回:“看官只牢记关目头行,便知衷曲奥妙。”
(3).见“ 头行人 ”。
[晚发二首·其一]禁城
宫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夙御严清制,朝驾守禁城。” 唐 陈羽 《长安卧病秋夜言怀》诗:“九重门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五代 牛希济 《谒金门》词:“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奄宦上》:“使人主之天下不过此禁城数里之内者,皆奄宦为之也。” 老舍 《骆驼祥子》九:“御河的水久已冻好,静静的,灰亮的,坦平的,坚固的,托着那禁城的城墙。”
[晚发二首·其一]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晚发二首·其一]烛花
(1) 烛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2) 指蜡烛的火焰
烛花明
[晚发二首·其一]雄心
壮志;求胜之心
雄心勃勃
[晚发二首·其一]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
(2) 人情世故
善于世事
[晚发二首·其一]浮沉
在水中时而浮起,时而沉下,指随波逐流,也比喻盛衰,升降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何巩道,明代,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