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四月十一日书壁】_释德洪 | 宋代

【四月十一日书壁】作者:释德洪 朝代:宋代

[四月十一日书壁]四月十一日书壁原文

夜久茅斋静,阶泉绕佩鸣。

行高人莫识,道远自深明。

扫榻酬闲味,依蒲任性情。

丛林终不负,一衲傲平生。

[四月十一日书壁]诗词问答

问:四月十一日书壁的作者是谁?答:释德洪
问:四月十一日书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四月十一日书壁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释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释德洪

[四月十一日书壁]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四月十一日书壁]参考注释

[四月十一日书壁]茅斋

亦作“茆斋”。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南齐书·刘善明传》:“﹝ 善明 ﹞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牀榻几案不加剗削。” 唐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诗:“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遥知置向茆斋里,夜夜虹光贯紫虚。” 清 唐孙华 《抱灌轩杂兴》诗之一:“野岸青芜合,茅斋白日长。”

[四月十一日书壁]行高

品性高洁。《后汉书·安帝纪》:“清白行高者五十人,出补令、长、丞、尉。” 唐 韩愈 《别赵子》诗:“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

[四月十一日书壁]深明

(1).犹精深。《后汉书·儒林传下·何休》:“羣公表 休 道术深明,宜侍帷幄。”

(2).通晓;精通。《宋史·毕士安传》:“为今之策,当大举天下之计,深明出入之数,以诸路所积之钱粟一归地官,使经费可支二十年之用。”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故 东汉 之文,类多深明治体之言。”滇剧《闯宫》:“本宫当今状元,天子门生,饱读诗书,深明礼义。”

[四月十一日书壁]扫榻

打扫床榻,表示欢迎客人

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屐迎。——陆游《案题徐载叔东庄》

扫榻以待

[四月十一日书壁]性情

人的禀性和气质;性格,脾气

易发怒的性情

必句性情。——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人之性情

[四月十一日书壁]丛林

(1) 树林

丛林战

(2) 和尚聚居修行的处所,后泛指大寺院

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水浒传》

[四月十一日书壁]一衲

指一个僧人。衲,僧衣。 唐 陈陶 《酬元亨上人》诗:“一衲净居 云梦 合,秋来诗思 祝融 高。” 宋 陆游 《杂书》诗之四:“身似 匡庐 老病僧,闭门一衲坐腾腾。”

[四月十一日书壁]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

  • 【和友人京邸原韵·其一】_沈隐思 | 宋代
  • 【和友人京邸原韵·其一】_沈隐思 | 宋代 >> 【和友人京邸原韵·其一】_沈隐思 | 宋代...

  • 【访周元举菁山隐居】_张元干 | 宋代
  • 【访周元举菁山隐居】_张元干 | 宋代 >> 【访周元举菁山隐居】_张元干 | 宋代...

  • 【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_苏轼 | 宋代
  • 【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_苏轼 | 宋代 >> 【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_苏轼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