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_吴均 | 南北朝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作者:吴均 朝代:南北朝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原文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犹未知。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诗词问答

问:行路难·洞庭水上一的作者是谁?答:吴均
问: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吴均的名句有哪些?答:吴均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参考注释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水上

(1).水面上。《易·涣》:“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 唐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见孤峯水上浮。”

(2).犹水边。《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 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 信 、 张耳 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 洞庭 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3).旧时谓妓女开始接客。《史林残花》:“妓女始荐寝曰水上。”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经霜

(1).经过秋霜。 唐 杜甫 《怀锦水居止》诗之二:“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明 倪长圩 《秋日过张子读易居喜遇顾徐二子》诗:“江上蒹葭方浥露,洲前鸿雁正经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

(2).比喻历经考验或磨炼。 唐 白居易 《和<思归乐>》:“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严风

寒风。 南朝 宋 袁淑 《效古》诗:“四面各千里,从横起严风。” 唐太宗 《出猎》诗:“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 清 刘震 《送罗万峰》诗:“严风西北来,辕马鸣萧萧。”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昔时

往日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抽心

(1).谓情发于中。《后汉书·文苑传赞》:“情志既动,篇辞为贵。抽心呈貌,非彫非蔚。”

(2).发芽。 唐 李怀远 《凤阁南厅槐树半生死》诗:“庭槐岁月深,半死尚抽心。” 宋 梅尧臣 《和师直早春雪后五垅道中作》:“冻草未抽心,松枯犹抱节。”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今旦

今朝,今日。《史记·孟尝君列传》:“今旦 代 从外来。” 南朝 陈 徐陵 《春情》诗:“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 唐 韩愈 《杏花》诗:“今旦胡为忽惆悵,万片飘泊随西东。”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黄沙

(1).沙土。 宋 苏轼 《送孔郎中赴陕郊》诗:“惊风击面黄沙走,西出 崤 函 脱尘垢。” 明 归有光 《初发白河》诗之二:“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 长安 不见花。”

(2).指沙漠地区。《北史·吐谷浑传》:“部内有黄沙,周廻数百里,不生草木,因号沙州。” 唐 刘长卿 《送南特进赴归行营》诗:“虏云连白草, 汉 月到黄沙。”

(3).指人死后的葬地。 唐 李白 《战城南》诗:“ 匈奴 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只因颇识琴书味,风流不久归黄沙。” 清 洪昇 《长生殿·埋玉》:“若是再禁加,拼代你殞黄沙。”

(4).指牢狱。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青陆芳春动,黄沙旅思催。”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即出黄沙在,何须白髮侵。”参见“ 黄沙狱 ”。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洛阳

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97万。中国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交汇于此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名工

著名的工匠。 汉 陆贾 《新语·资质》:“生於大都之广地,近於大匠之名工。”《周礼·考工记·轮人》“谓之国工” 汉 郑玄 注:“国之名工。”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你的父亲原是一个铸剑的名工。”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咨嗟

(1).赞叹。《楚辞·天问》:“何亲揆 发 ,定 周 之命以咨嗟?” 王逸 注:“咨嗟,叹而美之也。”《南史·张绪传》:“ 刘悛 之为 益州 ,献 蜀 柳数枝…… 武帝 以植於 太昌 灵和殿 前,常赏玩咨嗟。” 宋 欧阳修 《赠无为军李道士》诗:“ 李师 琴纹如卧蛇,一弹使我三咨嗟。” 王闿运 《曾孝子碑文》:“学士大夫高尚其道,负贩佣嫗咨嗟其行。”

(2).叹息。 汉 焦赣 《易林·离之升》:“车伤牛罢,日暮咨嗟。”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雁门太守行》:“﹝ 王涣 ﹞病卒,老少咨嗟,奠酬以千数。” 明 刘若愚 《酌中志·正监蒙难纪实》:“是时, 高公 已居林下,颇为咨嗟,然已无可奈何。”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一刻

(1) 指短暂的时间;片刻

一刻千金

(2) 某钟点之后15分的时刻

十点一刻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白璧

平圆形而中有孔的白玉。《管子·轻重甲》:“ 禺氏 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史记·滑稽列传》:“于是 齐威王 乃益齎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鲍丘水》:“ 北平 徐氏 有女, 雍伯 求之,要以白璧一双。” 宋 刘过 《念奴桥·留别辛稼轩》词:“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心学

(1).犹言思想修养。 宋 范成大 《寄题筠州钱有文明府新昌小道院》诗:“忠厚平生心学,敏明随处民功。”

(2).以 陆九渊 、 王守仁 为代表的 宋 明 理学的一个流派,即所谓良知之学。为学主“明本心”、“致良知”。认为心为宇宙的本原。 明 宋濂 《六经论》:“‘六经’皆心学也。心中之理无不具,故‘六经’之言无不该,‘六经’所以笔吾心之理者也。” 明 王守仁 《<陆象山先生全集>叙》:“圣人之学,心学也。”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心学》。

(3).即心理学。 严复 《原强》:“继乃论生学、心学之理,而要其归於羣学焉。”参见“ 心理学 ”。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珊瑚

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树状,供玩赏

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说文》。按,似树,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错,无叶,有青色者,曰琅玕。

珊瑚在网: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来了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作风

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文艺家或作品的风格

工作作风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帝王

帝国的君主或最高统治者,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清· 黄宗羲《原君》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见赏

赏识我;被赏识。 唐 朱湾 《筝柱子》诗:“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宋 王安石 《石竹花》诗之二:“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春风。”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下》:“前人名著,见赏后来,往往略其全篇,诵其精要。”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 陆贾 虽称説《诗》《书》,顾特以辩才见赏。”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提携

(1) 牵扶;携带

长者与之提携。——《礼记·曲礼》

及其堤决也,哭声盈耳,凫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康有为《大同书》

(2) 照顾;扶植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 白居易《伤友》

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沈从文《王谢子弟》

(3) 提拔

荷蒙提携

(4) 携手;合作

我已命 * 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联遗书》

(5) 指代小孩

伛偻提携。——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把握

成功的根据或信心

有把握

毫无把握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建章

见“ 建章宫 ”。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掩抑

低沉抑郁

弦弦掩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摧藏

(1) 奏乐时的抑按的动作

(2) 亦作[藏摧]

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抵掌反复,抑按藏摧。——东汉· 蔡邕《琴赋》

(3) 引申指人抑挫之貌

和乐怡怿,悲伤摧藏。——晋· 成公绥《啸赋》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强烈的抑按动作

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晋· 左思《吴都赋》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张女弹

乐府曲名。《文选·陆机<拟今日良宴会>》诗:“ 齐 僮《梁甫吟》, 秦 娥《张女弹》。” 李周翰 注:“《梁甫吟》、《张女弹》,皆乐府曲名。”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养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热情周到

殷勤的服务员

(3) 勤奋

殷勤小心

(4) 礼物

日后致殷勤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促柱

(1).急絃。支絃的柱移近则絃紧,故称。 汉 马融 《长笛赋》:“若絙瑟促柱,号钟高调。”

(2).指移近支絃的柱,以使絃紧。 宋 陆游 《真珠帘》词:“归去,想闲窗深院,调絃促柱。”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绮人传》:“所惜鶡旦不鸣,三絃不敢促柱,吹笛者往往宛转高下以就之。”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楚明光

古琴曲名。 唐 阎朝隐 《明月歌》:“挥玉指,拂罗裳,为君一奏《楚明光》。” 唐 乔知之 《倡女行》:“且歌《新夜曲》,莫弄《楚明光》;此曲怨且艷,哀音断人肠。”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年月

1.年和月,泛指时间。 2.时代。 3.岁月;日子。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遥遥

(1) 距离很远

遥遥百有余里。——《广东军务记》

(2) 时间久远

遥遥无期

(3) 漂遥流动的样子

舟遥遥以轻飏。——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夜夜

(1)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

夜夜不得息。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未央

未已;未尽

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

此恨未央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采女

(1).原为 汉 代六宫的一种称号,因其选自民家,故曰“采女”。后用作宫女的通称。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六宫采女凡数千人,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乡中閲视童女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长壮皎洁有法相者,因载入宫,谓之采女也。”《后汉书·皇后纪序》:“又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

(2).古时宫廷中的一种女官。《隋书·后妃传序》:“ 煬帝 时……采女三十七员,品正第七,是为女御。”《旧唐书·后妃传序》:“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3).仙女名。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 采女 者,亦少得道。”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争先

争着赶在前头

争先恐后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拂拭

掸去或擦去尘土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生光

指日食或月食过程中的一种位置关系,即地球阴影和月亮圆面或月亮阴影和太阳圆面第二次内切,也指发生这种位置关系的时刻。生光发生在食甚之后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茱萸锦

古锦名。 晋 陆翽 《邺中记》:“锦有大登高,小登高……大茱萸,小茱萸,大交龙,小交龙,蒲桃文锦,斑文锦,工巧百数,不可尽名也。” 南朝 梁 吴均 《赠柳真阳》诗:“朝衣茱萸锦,夜覆葡萄卮。”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玉作

制作玉器。亦指玉制品。《通典·职官九》:“大 唐 於京师置冶置,有令、丞各一人,掌造铸金银铜铁、涂饰琉璃玉作等事。”《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便将 崔寧 到宅里相见官人,承揽了玉作生活,回路归家。”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枯树

凋枯之树。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蛊》:“寄生无根,如过浮云,立本不固,斯须落去,更为枯树。”《晋书·王羲之传》:“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五:“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颯颯枯树湿。” 元 虞集 《画枯木赋》:“夫谁画此枯树兮,临不食之散泉。” 明 刘基 《彭泽阻风》诗:“枯树掛崖眠復起,老藤牵石坠还留。” 杨朔 《蚁山》:“蚂蚁时常借着一段砍剩的枯树桩子做梁架,一点一点衔着土粒往上垒。”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不学

(1).不学习;不求学。《论语·季氏》:“不学《诗》,无以言。”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诚知不学之弊,硕儒之贵。” 宋 曾巩 《宜黄县县学记》:“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贼盗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歟?”

(2).谓没有学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又以《文选》 李善 注在五臣后,其疏浅不学,几於 王侍书 题阁帖矣!”《老残游记》第三回:“兄弟以不学之资,圣恩叫我做这封疆大吏。”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衡山

古称“南岳”,中国五岳之一。在湖南省中部。山势雄伟,有七十二峰,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五峰最著名。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名胜古迹众多,有南岳庙、祝圣寺、方广寺、南台寺、藏经殿、祝融殿等建筑。以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为“南岳四绝”。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南岭

广西、广东北部、湖南、江西南部的山系的总称,又称[五岭]。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山峰海拔多在1500米左右。山间隘口为南北交通要道。有色金属储量丰富,为世界上最集中的钨矿产地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

  • 【奉和同泰寺浮图诗】_庾信 | 南北朝
  • 【奉和同泰寺浮图诗】_庾信 | 南北朝 >> 【奉和同泰寺浮图诗】_庾信 | 南北朝...

  • 【还都道中诗】_鲍照 | 南北朝
  • 【还都道中诗】_鲍照 | 南北朝 >> 【还都道中诗】_鲍照 | 南北朝...

  • 【周宗庙歌 皇夏】_庾信 | 南北朝
  • 【周宗庙歌 皇夏】_庾信 | 南北朝 >> 【周宗庙歌 皇夏】_庾信 |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