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原文
往来同路不同时,前后相思两不知。
行过关门三四里,榴花不见见君诗。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诗词问答
问:《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 书法图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书法作品
全唐诗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参考注释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往来
(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同路
走相同之路
同路人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不同
(1).不相同;不一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 前蜀 韦庄 《关河道中作》诗:“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毛 *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二:“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他们的历史习惯,跟我们不同。”
(2).不同意。《宋书·张邵传》:“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欲席捲奔 鬱洲 ,自海道还都。”《南齐书·鄱阳王锵传》:“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出天子置朝堂,二王夹辅号令, 粲 等闭城门上仗,谁敢不同?”
(3).不和。《后汉书·孔融传》:“﹝ 融 ﹞与中丞 赵舍 不同,託病归家。”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前后
(1) 早于或迟于某一特定时间的一段时期
冬之望日前后。——清· 林觉民《与妻书》
春节前后
(2) 大约在特定的时间
在1969年前后
(3) 指时间上从开始到结束
全场演出前后用了两小时
(4) 总共
她前后来过四次
(5) 某一地点的前面和后面
宅院前后都已绿化
(6) 正面和背面
前后受敌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关门
关口上的门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三四
(1).犹言再三再四。《北齐书·崔逻传》:“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为数不多。 宋 欧阳修 《归自谣》词:“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榴花
(1).石榴花。 唐 李商隐 《茂陵》诗:“ 汉 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元 刘詵 《和东坡四时词》之二:“槐影横阶午簟凉,榴花满地风帘静。” 明 孙仁孺 《东郭记·郁陶思君尔》:“良人去久,没个人儿走,风吹榴花红欲剖,问道儿家知否?”
(2).据《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载, 顿逊国 有酒树似安石榴,采其花汁停瓮中,数日成酒。后以“榴花”雅称美酒。 南朝 梁元帝 《刘生》诗:“榴花聊夜饮,竹叶解朝酲。” 唐 李峤 《甘露殿侍宴应制》诗:“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 宋 王安石 《寄李士宁先生》诗:“渴愁如箭去年华,陶情满满倾榴花。”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武关南见元九题山石榴花见寄]诗文赏析
关门:一作关西。
唐代,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