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_晃冲之 | 宋代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作者:晃冲之 朝代:宋代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复至新乡廨寄张穉原文

驱车出吾庐,落月犹在树。
我行欲何之,所以河源去。
去去益已远,炯炯不可论。
群语车铎间,尚想犯女喧。
稍步原上路,渐见柳下村。
雾草结夙露,风林散朝暾。
悠悠望蘧庐,我仆欣载奔。
蓝出日在毕,今出壁中昏。
昔如水上鸥,今中槛中猿。
所忧负平生,岂但感寒暄。
明济十里黄,猗猗见淇园。
晚投伯氏廨,拓落复何言。
周览故时居,愐见松菊存。
故侣未易招,且自置肴樽。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诗词问答

问:复至新乡廨寄张穉的作者是谁?答:晃冲之
问:复至新乡廨寄张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晃冲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晃冲之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参考注释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驱车

乘车或驾车

驱车来到国宾馆,首相已在迎门口迎候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吾庐

我的屋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 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我行

犹言我这里。《水浒传》第十四回:“ 雷横 又駡道:‘贼头贼脸贼骨头,必然要连累 晁盖 !你这等贼心贼肝,我行须使不得。’”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河源

河流的发源地,特指黄河的发源地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去去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宋· 柳永《雨霖铃》词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炯炯

明亮——多用于目光

两眼炯炯有神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上路

起程,动身

天色未明就出门上路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柳下

(1).柳树之下。 北周 庾信 《小园赋》:“桐间露深,柳下风来。”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松江早春》:“柳下江餐待好风,暂时还得狎渔翁。” 宋 楼钥 《再题行看子》诗:“不知几出横门道,双立柳下青阴浓。”

(2). 春秋 鲁 柳下惠 的省称。 汉 刘向 《列女传·柳下惠妻》:“ 柳下 既死,门人将誄之。妻曰:‘将誄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於是君臣离而名教薄,世多乱而时不治。故 蘧 宁 以之卷舒, 柳下 以之三黜。” 宋 黄庭坚 《柳閎展才德甚美作诗赠之》:“陆沉百世师,寄食 鲁 柳下 。”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冥感》:“莫不是向坐怀 柳下 潜身?”参见“ 柳下惠 ”。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散朝

指朝见结束。 元 傅若金 《寿王左丞》诗:“焚香凤阁春开宴,鸣玉龙墀午散朝。”《 * 词话》第十八回:“ 杨干办 只刚纔去了,老爷还未散朝。”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蘧庐

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犹今言旅馆。《庄子·天运》:“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 郭象 注:“蘧庐,犹传舍。” 唐 刘禹锡 《管城新驿记》:“蘧庐有甲乙,牀帐有冬夏。” 金 党怀英 《村斋遗事》诗:“人生天地真蘧庐,外物扰扰吾何须。” 严复 《原强》:“法制者,圣人之芻狗,先王之蘧庐也,一陈不可復用,一宿不可復留。”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欣载

同“訢载”。

心悦诚服地拥戴。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出日

(1).朝日。《书·尧典》:“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蔡沉 集传:“出日,方出之日。”

(2).日出之处。《书·君奭》:“我咸成 文王 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孔 传:“日所出之地。”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水上

(1).水面上。《易·涣》:“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 唐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见孤峯水上浮。”

(2).犹水边。《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 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 信 、 张耳 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 洞庭 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3).旧时谓妓女开始接客。《史林残花》:“妓女始荐寝曰水上。”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岂但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仅]

岂但喜爱足球,他样样都喜爱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寒暄

问寒问暖。今多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地气反寒暄,天时倒杀生。——白居易《桐花》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明济

聪明干练。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夫其明济开豁,包含弘大,陵轢卿相,謿哂豪桀,笼罩靡前,跆籍贵势,出不休显,贱不忧戚,戏万乘若寮友,视儔列如草芥。”《世说新语·赏誉》“推此与君,同济艰不者也”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文帝 《文章志》:“ 刘恢 字 道生 , 沛国 人。识局明济,有文武才。”《北史·李奖传》:“ 奬 前后所歷,皆以明济著称。”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猗猗

(1).美盛貌。《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 毛 传:“猗猗,美盛貌。”《文选·班固<西都赋>》:“兰茝发色,曄曄猗猗。” 吕向 注:“猗猗,美貌……言草树花色美盛。” 宋 苏轼 《鸦种麦行》诗:“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毛稀。” 明 何景明 《花崖梧桐》诗:“桐生何猗猗,其叶何油油。” 郑泽 《长沙谒烈士词》诗:“会见兰宇旁,猗猗竹林长。”

(2).柔美貌;美好貌。 汉 焦赣 《易林·坤之巽》:“白驹生芻,猗猗盛姝。赫谊君子,乐以忘忧。” 晋 石崇 《楚妃叹》诗:“猗猗 樊姬 ,体道履信。” 晋 郑丰 《答陆士龙》诗之二:“猗猗硕人,如玉如金。”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淇园

古代 卫国 园林名。产竹。在今 河南省 淇县 西北。《史记·河渠书》:“是时 东郡 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 淇园 之竹以为楗。” 裴駰 集解引 晋灼 曰:“ 淇园 , 卫 之苑也,多竹篠。”《后汉书·寇恂传》:“ 恂 移书属县,讲兵肄射,伐 淇园 之竹,为矢百餘万。” 宋 司马光 《送龚章判官之卫州》诗:“ 淇园 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清 吴伟业 《通元老人龙腹竹歌》:“ 淇园 已竭苍生痛, 会稽 正採征人哀。”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伯氏

(1).长兄。《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高亨 注:“伯氏,大哥。” 唐 韩愈 《复志赋》:“常岁行之未復兮,从伯氏以南迁。”

(2).长子。《国语·晋语一》:“伯氏不出, 奚齐 在庙,子盍图乎!” 韦昭 注:“伯氏为 申生 。伯氏,犹言长子也。”

(3).伯父。《左传·昭公十五年》:“王曰:‘伯氏,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 晋 独无有,何也?’……叔父 唐叔 , 成王 之母弟也。” 杨伯峻 注:“ 周王 于诸侯,同姓者,无论行辈,俱称伯父或叔父。”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拓落

(1) 失意;不得志

(2) 形容宽广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周览

(1).遍览;巡视。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歷五都。” 宋 司马光 《进<资治通鉴>表》:“每患 迁 固 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徧,况於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 清 林则徐 《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拟於旬日之间,出赴中路之 虎门 澳门 等处,与水师提臣 关 ( 关天培 )乘船周览,以便相机度势,通计熟筹……随时会同 邓 ( 邓廷楨 )等覈实办理。”

(2).谓细看。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辱赐书,周览累日,竦然增敬。”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松菊

松与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赠别》诗:“田园松菊今迷路,霄汉鸳鸿久絶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八:“ 陶潜 酷似 卧龙 豪,万古 潯阳 松菊高。”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故侣

以前的友伴。 南朝 梁 吴均 《别鹤》诗:“别鹤寻故侣,联翩 辽 海间。” 唐 刘禹锡 《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诗:“故侣不可追,凉风日已寒。”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未易

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复至新乡廨寄张穉]自置

(1).自行设置。《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始, 悼惠王 得自置二千石。”

(2).犹自居。《后汉书·符融传》:“二子行业无闻,以豪桀自置,遂使公卿问疾,王臣坐门。”

(3).谓自置其身。 宋 苏辙 《过韩许州石淙庄》诗:“将追 赤松 游,自置青云外。”

,

  • 【与信阳王君仪司理约游首山寺不遂】_毕仲游 | 宋代
  • 【与信阳王君仪司理约游首山寺不遂】_毕仲游 | 宋代 >> 【与信阳王君仪司理约游首山寺不遂】_毕仲游 | 宋代...

  • 【花时遍游诸家园】_陆游 | 宋代
  • 【花时遍游诸家园】_陆游 | 宋代 >> 【花时遍游诸家园】_陆游 | 宋代...

  • 【王宏】_徐钧 | 宋代
  • 【王宏】_徐钧 | 宋代 >> 【王宏】_徐钧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