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闻官军收复新息】_曹彦约 | 宋代

【闻官军收复新息】作者:曹彦约 朝代:宋代

[闻官军收复新息]闻官军收复新息原文

降敌知无日,和戎事已休。
百年艰国步,九世忆家雠。
获蔡驰新捷,收京有定谋。
可无蜂虿虑,马健更防秋。

[闻官军收复新息]诗词问答

问:闻官军收复新息的作者是谁?答:曹彦约
问:闻官军收复新息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彦约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彦约

[闻官军收复新息]参考注释

[闻官军收复新息]无日

(1) 没有一天;表示时间不间断

无日不思念故土和亲人

(2) 不日;不久

亡无日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祸至无日矣。——《资治通鉴》

无日而非可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吾村亡无日矣。——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祸至无日

[闻官军收复新息]戎事

军事,战争

[闻官军收复新息]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闻官军收复新息]国步

(1) 国运

国步艰难

(2) 国土

国步连营五千里

[闻官军收复新息]九世

(1).九代。《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 皇晋 受命 河 汾 ,来迁 吴 楚 ,数歷九世,年踰十纪。”《新唐书·孝友传序》:“ 张公艺 九世同居。”

(2).指九世仇。 古直 《秋兴和草堂韵》之四:“ 炎 黄 列祖应含笑,九世《春秋》大孝思。”参见“ 九世仇 ”。

[闻官军收复新息]定谋

(1).决定谋略。《淮南子·人间训》:“凡人之举事,莫不先以其知,规虑揣度而后敢以定谋。”《宋史·岳飞传》:“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

(2).指既定的谋略。 清 薛福成 《援越南议》上:“庙堂之上,坚持定谋,始终不摇。”

[闻官军收复新息]蜂虿

亦作“蠭蠆”。1.蜂和虿。都是有毒刺的螫虫。《国语·晋语九》:“蜹蚁蜂蠆,皆能害人,况君相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侍御史谓之掐毒,言如蜂蠆去其芒刺也。” 清 唐甄 《潜书·全学》:“士或遇蠭蠆而色变,触棘刺而失声。”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小小的讥刺可以惨于蜂虿,小小的慰借可以暖于春阳。”

(2).比喻恶人或敌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摧压鲸鯢,抵落蜂蠆。” 唐 杜甫 《遣愤》诗:“蜂蠆终怀毒,雷霆可振威。” 唐 元稹 《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一战而蜂蠆尽歼,不时而梟獍就戮。”

(3).比喻狠毒凶残。《文馆词林》卷六六二引《太宗文皇帝伐辽手诏》:“弑逆其主,酷害其臣,窃据边隅,肆其蜂蠆。”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我国家朝堂,汝安得恣蜂蠆而狼顾耶!” 明 张景 《飞丸记·故旧存身》:“梟獍狼豺,误触髭髯戟两腮,蜜口生茶蕒,笑脸藏蜂蠆。” 清 郑燮 《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 始皇 虎狼其心,蠭蠆其性,烧经灭圣,欲剜天眼而浊人心,故身死宗亡国灭,而遗经復出。”

(4).指蜂尾的刺。亦比喻毒害或困难等不大。《好逑传》第一回:“ 铁公子 道:‘蜂蠆小难,若不能为兄排解,则是古有豪杰,今无英雄矣,岂不令 郭解 冷齿?’” 孙中山 《党员要注重宣传的奋斗》:“好像守门的蜂,尾上藏有蜂蠆,知道它的职务,是保护全羣安全的。”

[闻官军收复新息]防秋

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旧唐书·陆贽传》:“又以 河 陇 陷 蕃 已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移防》:“ 黄河 曲里防秋将,好似英雄末路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唐 用主要兵力到京西防秋(防 吐蕃 秋季入侵),对藩镇不得不从姑息转为忍辱退让,对其他野心节度使的控制力也大为削弱,到处出现半独立的割据者。”

,

  • 【霜天晓角(为夜游湖作)】_姜特立 | 宋代
  • 【霜天晓角(为夜游湖作)】_姜特立 | 宋代 >> 【霜天晓角(为夜游湖作)】_姜特立 | 宋代...

  • 【绍兴祀大火十二首】_佚名 | 宋代
  • 【绍兴祀大火十二首】_佚名 | 宋代 >> 【绍兴祀大火十二首】_佚名 | 宋代...

  • 【和之美讽古二首】_司马光 | 宋代
  • 【和之美讽古二首】_司马光 | 宋代 >> 【和之美讽古二首】_司马光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