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英十咏·其二·玉簪】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秋英十咏·其二·玉簪原文
砌头墙角自婆娑,瑟瑟金风清馥过。
底事月明难辨色,盛鬋斜堕自嫦娥。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诗词问答
问:秋英十咏·其二·玉簪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秋英十咏·其二·玉簪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秋英十咏·其二·玉簪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十九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参考注释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墙角
相邻墙壁的交角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瑟瑟
(1) 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秋风瑟瑟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形容颤抖
瑟瑟发抖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风清
(1).谓风轻柔而凉爽。 南朝 梁元帝 《锺山飞流寺碑》:“云聚峰高,风清鐘彻。” 唐 戴叔伦 《泊湘口》诗:“露重猿声絶,风清月色多。”
(2).谓社会清平。《魏书·邢峦传》:“ 淮 外謐以风清, 荆 沔 於焉肃晏。”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辨色
(1).犹黎明。谓天色将明,能辨清东西的时候。《礼记·玉藻》:“朝,辨色始入。” 郑玄 注:“辨犹正也,别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恶得及第》:“选内人美少者十餘辈,执烛跨乘列於 长兴 西门。既而将入,辨色,有朱衣吏驰报曰:‘ 胡子 郎君未及第。’诸炬应声掷之於地。” 明 高攀龙 《三时记》:“酒酣下榻,觉而辨色矣。”
(2).察看脸色。《再生缘》第六一回:“这件事,岂难决断岂难分,不要讲,详情就理须明印,就筭是,辨色观风也晓闻。”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盛鬋
女子美盛的鬓发。《楚辞·招魂》:“盛鬋不同制,实满宫些。” 洪兴祖 补注:“女鬢垂貌。” 明 归有光 《招张贞女辞》:“来逆復兮神女迅众,齐懽睦兮靡颜盛鬋。” 清 吴伟业 《永和宫词》:“丰容盛鬋固无双,蹴踘弹碁復第一。”
[秋英十咏·其二·玉簪]嫦娥
(1) 又作[姮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后从人间飞升到月亮。
羿请不死之药于 西王母, 嫦娥窃之以奔月。——《搜神记》
(2) 后比喻美女
乾隆,清代,玉簪,秋英十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