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挽刘学谕玗】_廖行之 | 宋代

【挽刘学谕玗】作者:廖行之 朝代:宋代

[挽刘学谕玗]挽刘学谕玗原文

诗礼家传旧,箕裘世袭良。
蚤同花萼秀,晚并桂椿芳。
方恨违同气,那知叹肯堂。
斯文今已矣,继踵属贤郎。

[挽刘学谕玗]诗词问答

问:挽刘学谕玗的作者是谁?答:廖行之
问:挽刘学谕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廖行之的名句有哪些?答:廖行之

[挽刘学谕玗]参考注释

[挽刘学谕玗]诗礼

(1) 《诗经》和《礼经》,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书

(2) 旧时常用来称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诗礼之家

[挽刘学谕玗]家传

(1) 叙述家人事迹以传示其子孙的传记

(2) 另见 jiāchuán

[挽刘学谕玗]箕裘

《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孔颖达 疏:“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意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业。后因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晋书·陈寿司马彪等传论》:“咸能综缉遗文,垂诸不朽,岂必克传门业,方擅箕裘者哉!” 宋 楼钥 《送张子宓分教澧阳》诗:“君家世为儒,青箱袭箕裘。” 明 杨柔胜 《玉环记·童儿暗毒》:“愿爹爹百岁寿高,养童儿箕裘承绍。” 欧阳予倩 《晴雯补裘》第二场:“ 贾母 :箕裘付与儿孙辈,我自含饴乐余年。”

[挽刘学谕玗]世袭

指帝位、爵位、领地等世代承袭

世袭财产

[挽刘学谕玗]同花

(1) 与王牌一样的其他同色牌

(2) 在一人手里特定的同花色的牌

一手五张同花

[挽刘学谕玗]同气

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此指同胞兄弟

宽其同气之罪。——唐· 李朝威《柳毅传》

[挽刘学谕玗]肯堂

见“ 肯堂肯构 ”。

[挽刘学谕玗]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挽刘学谕玗]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挽刘学谕玗]继踵

(1).接踵,前后相接。《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及二人羈旅入 秦 ,继踵取卿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自《七发》以下,作者继踵。” 唐 胡曾 《咏史诗·五湖》:“不知 范蠡 乘舟后,更有功臣继踵无?”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如 李成 、 关仝 、 范宽 、 董源 之迹, 徐熙 、 黄筌 、 居寀 之踪,前不籍师资,后无復继踵者。” 闻一多 《冬夜评论一》:“他们喊道:‘诗坛空气太沉寂了!’于是《冬夜》、《草儿》、《湖畔》、《蕙的风》、《雪朝》继踵而出。”

(2).形容人多。《晏子春秋·杂下九》:“ 临淄 三百閭,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唐 皇甫湜 《编年纪传论》:“自 汉 至今,代以更八,年几歷千,其间贤人摩肩,史臣继踵。”

[挽刘学谕玗]贤郎

对他人儿子的美称。《太平广记》卷一一八引 唐 李亢 《独异志·严泰》:“其夕,有乌衣五十人,扣 泰 门,谓其父母曰:‘贤郎附钱五千,可领之。’” 元 黄溍 《次韵题庐陵解君行卷》:“贤郎亦復事舒阔,吐辞歷落正不葩。”《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见他那上司平日如此如此,更兼他那位贤郎又是如此如此,任他那上司百般的牢笼,这事他絶不吐口应许。”

,

  •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_释印肃 | 宋代
  •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_释印肃 | 宋代 >>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_释印肃 | 宋代...

  • 【送程公明】_李新 | 宋代
  • 【送程公明】_李新 | 宋代 >> 【送程公明】_李新 | 宋代...

  • 【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_郭印 | 宋代
  • 【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_郭印 | 宋代 >> 【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_郭印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