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初辞长洲县庠】_王汝玉 | 明代

【初辞长洲县庠】作者:王汝玉 朝代:明代

[初辞长洲县庠]初辞长洲县庠原文

潜鳞贵幽沈,迅翮当上征。

伊抱孱陋质,俯仰难为情。

进趋既匪任,退武复怀惊。

念往感多变,顾始愧将倾。

兹焉幸返旧,游息在柴荆。

谷行晨晻暧,岭眺夕澄明。

红泉演绿涧,碧磴披丹英。

时升烟霞表,恍若凌长清。

素心自昭旷,外物徒纷荣。

愿同战胜者,弄化保嘉贞。

[初辞长洲县庠]诗词问答

问:初辞长洲县庠的作者是谁?答:王汝玉
问:初辞长洲县庠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王汝玉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汝玉

[初辞长洲县庠]注释

1. 押庚韵

[初辞长洲县庠]参考注释

[初辞长洲县庠]潜鳞

即鱼。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潜鳞在渊,归雁载轩。” 唐 杜甫 《上后园山脚》诗:“潜鳞恨水壮,去翼依云深。” 明 李东阳 《与顾天锡夜话》诗:“潜鳞自足波涛地,别马长怀秣饲心。”

[初辞长洲县庠]幽沈

亦作“ 幽沉 ”。1.犹堙没。《文子·自然》:“道为之命,幽沉而无事,於心甚微,於道甚当,死生同理,万物变化,合於一道。”《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五年》:“ 王 〔 王弼 〕、 何 〔 何晏 〕蔑弃典文,幽沉仁义,游辞浮説,波荡后生,使搢绅之徒翻然改辙。”

(2).卑微。 唐 黄滔 《薛舍人》:“伏承舍人学士,不以 滔 幽沉,荣赐论荐。”

(3).深藏;隐藏。 元 皇甫明子 《海口》诗:“蛟龙恃幽沉,怒气雄屈蟠。”

(4).指潜藏在内心的怨恨或不平。《红楼梦》第七八回:“既怀幽沉於不尽,復含罔屈於无穷。” 清 恽敬 《答赵青州书》:“ 敬 尝观之古人……或毁败於谗讥,或展转於疾病,使歷睽变之人情,发幽沉之己志。”

(5).隐居。 唐 柳宗元 《读书》诗:“幽沉谢世事,俛默窥 唐 虞 。”

(6).低沉;阴沉。 清 顾炎武 《华阳县朱子祠堂上梁文》:“睇琳宫之绚烂,悲木鐸之幽沉。” 许地山 《光的死》:“一种幽沉的颜色早已现在脸上。”

[初辞长洲县庠]迅翮

指迅疾的飞鸟。 南朝 齐 萧子良 《后湖放生诗》:“迅翮摶清汉,轻鳞浮紫澖。”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 君山 鸿渐,鎩羽仪於高云; 敬通 凤起,摧迅翮於风穴。”

[初辞长洲县庠]当上

犹值班。《北史·崔彭传》:“性谨密,在省闥二十餘年,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堕容。上每谓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初辞长洲县庠]孱陋

低劣鄙陋。 宋 欧阳修 《谢襄州燕龙图惠诗启》:“岂伊孱陋,敢辱褒称。” 宋 岳飞 《奏辞男云特转恩命第四札子》:“陛下误恩擢置重任,以孱陋之资,将军旅之众,顾惟匪称。”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旨酒肥羜,见和平蕃衍之祥;香稻来牟,皆调节登丰之报,顾惟孱陋,坐食甘腴。”

[初辞长洲县庠]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初辞长洲县庠]难为情

害羞,脸面不好看;情面上过不去

众目睽睽之下,她倒有点难为情

[初辞长洲县庠]进趋

亦作“ 进趣 ”。亦作“ 进趍 ”。1.举动;行动。《庄子·天道》“ 老子 曰:而容崖然” 晋 郭象 注:“进趋不安之貌。”《北史·王轨传》:“ 宣帝 之征 吐谷浑 也, 武帝 令 轨 与 宇文伯 并从,军中进趣,皆委 轨 等, 宣帝 仰成而已。”《旧唐书·马燧传》:“造甲者必令长短三等,称其所衣,以便进趋。” 宋 岳珂 《桯史·晦庵感兴诗》:“进趋极虔恭,退息常端庄。”

(2).努力向上;立志有所作为。《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吁,子危我哉!此乃孤幼时进趣之行也。”《世说新语·排调》“头责 秦子羽 云”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敏 《头责子羽文》:“子欲为进趣也,则当如 贾生 之求试, 终军 之请使,砥礪锋颖,以干王事。”《宋书·乐志三》:“盛壮智惠,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唐 杜牧 《题桐叶》诗:“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

(3).追求;求取。《列子·说符》:“﹝ 孟氏 ﹞羡 施氏 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於进趣, 三辅 诸儒莫不慕仰之。”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予忝大臣之子孙,虽才不足以经国理物,然畴类之好进趍之业,而所知不能远余者,多挥翮云汉,耀景辰霄者矣。”《晋书·荀勖传》:“位不可以进趣得,誉不可以朋党求。”《太平广记》卷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刘政》:“﹝ 刘政 ﹞乃絶进趋之路,求养生之术。”《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十年》:“ 寔 以时俗喜进趣,少廉让,欲令初除官通谢章者,必推贤让能,乃得通之。” 胡三省 注:“趣,读曰趋。” 清 姚鼐 《覆蒋松如书》:“利禄之途一开,为其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

(4).进攻;攻取。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北齐书·斛律羌举传》:“大军济 河 ,集诸将议进趣之计。”《南史·王琳传》:“ 琳 屯兵 长沙 ,传檄诸方,为进趣之计。”《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 亮 上言於 汉 主曰:‘……今贼适疲於西,又务於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初辞长洲县庠]多变

(1) 易变的

多变的风

一种多变的气候

(2) 不同种类的,各式各样的;多样化的

地形狭长而多变的国家

[初辞长洲县庠]游息

(1).犹行止。《淮南子·要略》:“故言道而不言事,则无以与世浮沉;言事而不言道,则无以与化游息。”

(2).游玩与休憩。《孔丛子·嘉言》:“子,吾心也。子以 齐 为游息之馆,当或可救,子幸不吾隐也。”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学有堂筵斋讲,有藏书之阁,有宾客之位,有游息之亭。” 郁达夫 《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还有那个 三皇殿 哩,再过两年,怕庙址都要没处去寻了。我不懂 北戴河 的公益所,何以不去修理修理,使成一避暑的游息之所。”

游玩和休息。 汉 扬雄 《逐贫赋》:“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唐 卢照邻 《释疾文·悲夫》:“出户庭兮游息,千万里兮无极。”《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卓王孙 ﹞园中有花亭一所,名曰 瑞仙 ,四面芳菲烂熳,真可游息。”

[初辞长洲县庠]柴荆

(1).做柴用的小木。 唐 杜甫 《晨雨》诗:“暂起柴荆色,轻霑鸟兽羣。” 仇兆鳌 注:“柴荆,小木。”一本作“ 紫荆 ”。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薪》:“依人斩蒿艾,无处拾柴荆。”

(2).指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唐 白居易 《秋游原上》诗:“清晨起巾櫛,徐步出柴荆。” 宋 王安石 《送赞善张君西归》诗:“柴荆雀有罗,公子数经过。” 清 白华山人 《<十洲春语>序》:“今晨初霽,予方畚掘拥土,周匝樊槿,啄啄然闻有叩柴荆者。”

(3).借指村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唐 温庭筠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诗:“一水悠悠隔 渭城 , 渭城 风物近柴荆。”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春风桃李遍柴荆,花馆琴书不絶吟。”

[初辞长洲县庠]谷行

循谷而行。《淮南子·修务训》:“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 高诱 注:“水势虽东流,人必事而通之,使得循谷而行也。”

[初辞长洲县庠]晻暧

(1).昏暗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遂排金扉而北入,宵蔼蔼而晻曖。” 张铣 注:“晻曖,暝色。” 唐 温庭筠 《苦楝花》诗:“晻曖迷青琐,氤氲向画图。” 郁达夫 《杭州小历纪程》:“午后五时,赶到 三郎庙 江边,正夕阳晻暧,萧条垂暮的时候。”

(2).盛貌。 南朝 梁武帝 《朝云曲》:“张乐阳臺歌上謁,如寝如兴芳晻曖。” 宋 苏辙 《次韵和人咏酴醿》:“已怜正发香晻曖,犹爱未开光的皪。” 明 张煌言 《梅岑山居诗引》:“振锡名山,玄风晻曖。”

掩映。 唐 张怀瓘 《书断·王献之》:“ 子敬 出戏,见北馆新白土壁,白浄可爱。 子敬 令取扫帚沾泥汁中以书壁,为方丈一字,晻曖斐亹,极有妙势。”

[初辞长洲县庠]澄明

清澈明洁

河水澄明

[初辞长洲县庠]红泉

红色的泉水。传说 汉 东方朔 小时掘井,陷落地下,有人欲引往采仙草,中隔红泉不得渡,其人以一屐与之,遂泛红泉,至仙草之处,采而食之。见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后遂以红泉为传说中的仙境景色之一。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 铜陵 映碧涧,石磴泻红泉。” 唐 钱起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诗:“日暖风恬种药时,红泉翠壁薜萝垂。” 明 屠隆 《綵毫记·知几引退》:“红泉无恙,白云千顷疎。”

[初辞长洲县庠]碧磴

青石阶。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赋》:“映 铜陵 之素气,濯碧磴之红泉。” 元 吴镇 《慈里山》诗:“ 慈里山 居林屋西,遶山碧磴接丹梯。”

[初辞长洲县庠]丹英

红色的花朵。 晋 潘岳 《萤火赋》:“熠熠荧荧,若丹英之照葩。” 南朝 梁 江淹 《渡西塞望江上诸山》诗:“松气鑑青蔼,霞光鑠丹英。” 唐 杨衡 《经端溪峡中》诗:“素羽漾翠涧,碧苔敷丹英。” 宋 宋祁 《益部方物略记·锦带花》:“緑叶丹英,蔓衍纷垂。”

[初辞长洲县庠]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初辞长洲县庠]恍若

(1).茫然。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使者復命, 顺 忽然而寤,恍若自失。” 金 段成己 《醒心亭》诗:“翛然自得天游趣,恍若那知地境灵。”

(2).好像,仿佛。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 元宾 之面容,恍若相接。” 宋 叶适 《医工叹重赠柳山人》诗:“一身尽异形质变,恍若土木徒人言。”《老残游记》第二回:“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 刘白羽 《火光照红海洋》:“狂啸的海风与澎湃的海涛从几面袭来,使你恍若置身于海上悬崖。”

[初辞长洲县庠]素心

(1) 本心;素愿

与素心相违

(2) 心地纯洁

素心人

[初辞长洲县庠]昭旷

犹言开朗豁达。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 秦 信左右而亡, 周 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拘挛之语,驰域外之义,独观於昭旷之道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清 魏源 《青浪滩夜雨》诗:“得失亦乘除,平生秉昭旷。”

[初辞长洲县庠]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庄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龙逄 诛, 比干 戮, 箕子 狂, 恶来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沉约 《述僧中食论》:“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唐 高适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诗:“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 宋 曾巩 《救灾议》:“先王之於救灾,髮肤尚无所爱,况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赠林公辅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为外物所移夺者,自轻者也。”

(2).谓超脱于物欲之外。《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外物弃志,涤荡机变,忘富逸贵,杜遏劝沮,不恤乎穷,不荣乎达,不戚乎毁,不悦乎誉,道家之业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劳生愧 严 郑 ,外物慕 张 邴 。”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讯访东宫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坏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补接既多,不可见移,亦恐外物或为异论,不审可有垂许送东府斋理不?”《梁书·陶弘景传》:“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为务。” 唐 元稹 《赠乐天》诗:“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宋 陆游 《感怀》诗:“一窗修灯下,超然傲 羲 轩 。外物自变迁,内景常默存。”

[初辞长洲县庠]战胜

在战争、竞争或竞赛中取得胜利或取得成功

战胜而得。——宋· 苏洵《六国论》

燕、 赵、 韩、 魏闻之,皆朝于 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

[初辞长洲县庠]嘉贞

见“ 嘉禎 ”。

,

  • 【溪上闻夜香】_伍瑞隆 | 明代
  • 【溪上闻夜香】_伍瑞隆 | 明代 >> 【溪上闻夜香】_伍瑞隆 | 明代...

  • 【同彭玉润游摄山·其一】_佘翔 | 明代
  • 【同彭玉润游摄山·其一】_佘翔 | 明代 >> 【同彭玉润游摄山·其一】_佘翔 | 明代...

  • 【寄贺家严诞日】_李辕 | 明代
  • 【寄贺家严诞日】_李辕 | 明代 >> 【寄贺家严诞日】_李辕 |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