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平桥三首·其二】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晓发平桥三首·其二]晓发平桥三首·其二原文
十里刚过亦放晴,觐光黎庶夹河迎。
曾何解泽苏闾闬,惭愧同声感戴诚。
[晓发平桥三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晓发平桥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晓发平桥三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晓发平桥三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晓发平桥三首·其二]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八
[晓发平桥三首·其二]参考注释
[晓发平桥三首·其二]放晴
阴雨后天气转晴
雨后,天很快就放晴了
[晓发平桥三首·其二]黎庶
众民,民众
[晓发平桥三首·其二]解泽
(1).布施恩泽。《史记·乐书》:“上自朝廷,下至人民,得以接欢喜,合殷勤,非此和説不通,解泽不流。” 张守节 正义:“言非此乐和适,亦悦乐之不通,散恩泽之事不流,各一世之化也。” 宋 王安石 《谢李舜举赐诏书药物表》:“而离明昭晰于隐微,解泽频繁于疏逖。”
(2).指恩泽。 清 顾炎武 《感事》诗之二:“詔令屯雷动,恩波解泽流。”
[晓发平桥三首·其二]闾闬
(1).古代里巷的门。《管子·八观》:“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閭閈不可以毋闔。”
(2).借指街坊,里巷。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閭閈有盈,歌吹无絶。”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因指前后閭閈:‘此皆我祖先之故业。’”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世庙时有 吕四官 ,以力闻,为暴于乡,不容于閭閈,走海上。”
[晓发平桥三首·其二]惭愧
(1)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运,侥幸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
[晓发平桥三首·其二]同声
(1) 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
(2) 声音相同。比喻志趣相同或志趣相同者
同声相应
(3) 众口一辞;随声附合
台下同声叫起好来
(4) 言语腔调相同
亦须择言而发;不与净、丑同声。——清· 李渔《闲情偶寄》
[晓发平桥三首·其二]感戴
感激爱戴(用于对上级)
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飧粥相继,士民感戴之。——《三国志·朱桓传》
乾隆,晓发平桥,清代